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3 毫秒
21.
晚播对菜用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及鲜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期是大豆高产栽培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正常大豆播种期为对照,研究了三个相对晚播日期对菜用大豆物候期、根系、干物质及鲜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明显缩短生育期,播期越晚,播种到出苗的时间越短,整个生育日期越短,晚播能促进营养生长,增加苗期干物质的积累,但显著降低苗期根表面积和减少根长,根冠比下降.晚播也显著增加地上干物质的积累,6月14日播种R6期的干物重最高为:51.1g·株-1.适当的晚播可有利于菜用大豆的鲜荚产量形成.6月4日和6月14日播种R6期后10 d鲜荚产量最高,可作为哈尔滨地区的菜用大豆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22.
从大豆群体冠层内部的光、CO2、温度等微环境指标和冠层光合特性两方面综述了与产量的关系。微环境与光合特性关系密切,产量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黑龙江省大豆近期区试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3个试点15个参试品种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各性状的品种(基因型)、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相对变异。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脂肪总含量在品种间、地点环境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存在品种×地点交互作用。蛋白质含量以品种效应的相对变异最大,脂肪含量以品种×地点交互作用的相对变异最大,蛋白脂肪总含量的各效应中以地点效应的相对变异最大。将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分解为各参试品种的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发现,参试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均存在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并且有些品种的互作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24.
大豆新品种东生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生2号大豆新品种是以合93-128为母本,以北95-10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海5046.200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5.
大豆氨基酸组分影响蛋白质含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62份东北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对17个影响蛋白质含量的氨基酸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2个影响较大的氨基酸进行通径分析,研究其对蛋白质含量影响力的大小及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期为大豆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以稳定的大豆新品系进行连续2年的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存在较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尤其在R5期后,产量较高的海-560的根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长均大于观-009;施肥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降水较多的年份土壤中的根系密度较高,施肥增强这种趋势,尤以0~30 cm内的土层显著;根系性状与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根长与产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在雨养农业中,选育根系强大的品种,并根据气候变化因地制宜的科学施肥,协调水肥关系,提高水分及养分利用率,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7.
中国菜用大豆研究现状、生产中的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菜用大豆(毛豆),对调节人们膳食结构和改善营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今公认的保健食品,它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概述了中国蔬菜大豆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蔬菜大豆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