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明  叶三梅  潘霞 《农业与技术》2023,(16):162-167
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面已经成为重要抓手,有利于带动区域农产品产业升级和发展。本文以安徽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Geoda软件、灰色关联分析(GRA)等方法,对安徽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看,安徽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集中程度在逐步改善,地理集中指数从2012年的61.06下降到2021年的31.04,但在市域尺度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程度的集中;从类型尺度上看,在同一类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上,水果和蔬菜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茶叶、粮食及水产等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集中,主要集中于皖南、皖中等区域;在影响因素方面,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关联度,其中,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生产总值影响关联程度较大。因此,安徽省各地政府应加大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支持力度,与生产者、使用者合力打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组合拳,构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机制,进而提升安徽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邢攸荷  潘霞 《中国乳业》2001,(11):16-17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对鲜奶需求量的增加,各地饲养奶牛的头数也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为提高奶牛的产乳量和经济效果,养奶牛专业户针对冬季昼短夜长气温低,牛耗能多的这一实际情况,为了满足泌乳奶牛维持和产乳的热能需要,根据“马不喂夜草不肥”的道理,对奶牛的饲喂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由过去传统的单纯白天早、中晚的常规喂法,改为中午舍外休息晒太阳,而在午夜进行饲喂的养牛方式,使泌乳奶牛的产乳量较传统常规饲养法有了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种养牛方式的效果,从而为养牛户提供科学依据1997年12月至1998年1…  相似文献   
14.
积雨云和雷暴是大气探测中必有的项目,更是大气探测实行自动化后仍然由人工进行的观测项目,真实准确地观测好积雨云和雷暴,须了解积雨云和雷暴形成的过程及特征并掌握正确的观测方法.本文重点从积雨云和雷暴的形成、具备的特征、观测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进而为做好这两个项目的观测奠定基础.笔者通过14年的地面观测,积累了一些观测技巧,供气象同行在业务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小苏打对提高青贮饲料喂奶牛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小苏打在反刍家畜瘤胃中,能中和青贮饲料的大量有机酸,调整瘤胃pH值,有利于瘤胃内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从而对提高生产性能具有良好作用。为证实添加小苏打提高青贮饲料饲喂泌乳奶牛的效果,我们于1997年1月10日至3月10日,在本市高官寨镇奶牛基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西鄂尔多斯高原5种荒漠灌丛土壤碳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厘定西鄂尔多斯高原地区5种天然荒漠灌丛土壤碳排放的主控因子,估算灌丛土壤碳排放量,并阐明不同灌丛土壤的碳排放特征,选用5种典型荒漠灌丛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碳通量ACE(automated soil CO_2exchange station)监测系统分别测定了5种灌丛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湿度及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5种灌丛土壤碳排放速率日动态总体呈现"不对称钟形"单峰曲线特性,峰值在11:30—13:30。5种灌丛生长季土壤碳排放速率均显著高于非生长季,其中半日花灌丛(Helianthemum songaricum Schrenk)比其他灌丛高0.76~1.67倍。土壤年平均碳排放量沙冬青灌丛为8 090.63 kg·hm~(-2)·a~(-1)、四合木灌丛7 868.16 kg·hm~(-2)·a~(-1)、霸王灌丛7 287.40kg·hm~(-2)·a~(-1)、半日花灌丛8 375.69 kg·hm~(-2)·a~(-1)和红砂灌丛7 618.47 kg·hm~(-2)·a~(-1);(2)在3种未来气候情景(低排放情景B1、中等排放情景A1B和高排放情景A2)下,5种灌丛土壤碳排放量将比基准情景高达8.30%,其中霸王灌丛变化最为明显。不同类型灌丛地土壤碳排放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可为全球环境变化下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碳平衡估算提供数据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与依法治国对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要求相比,广大农民的法律素质并不高。农民法律素质不高主要在于农村的基础教育、普法教育和执法环境的不完善以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针对农民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重视加大对农民基础教育和普法教育,改善农村的执法环境,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推进我过新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子的品质关系到后期玉米种植收获的好坏,也是玉米收获后的重要加工环节,一般在收获的玉米中挑选出品质优良的作为种子。利用计算机视觉对玉米种子品质进行挑选,具有效率高、准确度高的优势,可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节省了大量劳动力。计算机视觉技术是通过对玉米种子采集的图像进行格式转换、图像变换、图像直方图信息统计、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及形态学处理等一系列图像预处理技术,并提取有效图像进行分析验算。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玉米种子品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玉米种子的品种、纯度、活力、裂纹等方面的检测,本文对玉米种子的检测智能化进行了阐述,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聚半乳糖醛酸酶在食品和饲料行业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发现新的聚半乳糖醛酸酶不仅能够补充该酶的相关信息,还能为工业应用提供更多选择。从一株嗜热费希新萨托菌(Neosartorya fischeri P1)的基因组中克隆得到一个外切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Nf-pg),将Nf-pg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异源表达,重组酶Nf-PG纯化后进行性质测定。Nf-PG在p H 4.5和55℃时活性最高,在p H 2.0~9.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50℃热处理60 min仍能保持80%的剩余酶活;去除N-糖基化的酶蛋白Nf-PG-D最适温度为50℃,热稳定性降低,最适p H和酸碱稳定性无明显改变。产物分析证明Nf-PG是严格的外切聚半乳糖醛酸酶,优异的性质使其成为食品加工行业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减氮配施牡蛎壳粉对优质晚籼稻抗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优质晚籼稻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弱,倒伏问题已成为发展优质晚籼稻生产的关键限制因素。为探究减氮配施牡蛎壳粉调理剂对晚籼稻植株抗倒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泰优871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T1,180 kg N·hm-2)、减氮施肥(T2,135 kg N·hm-2)和减氮配施牡蛎壳粉调理剂(T3,T2基础上增施3 t·hm-2牡蛎壳粉调理剂)3个处理,分别测定茎秆的形态指标、生物力学指标、基部第2节间碳水化合物、茎秆钙积累量及碳代谢相关酶活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单株鲜重、株高、重心高、基部第2节间长度、折断部位至穗顶长、倒伏指数、纤维素酶活性以及有效穗数显著降低,蔗糖合成酶活性显著提高。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倒伏指数、重心高、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纤维素含量、肉桂酸-4-羟化酶活性、有效穗数及产量显著提高,且T3处理齐穗期干物质、茎鞘物质输出率,齐穗期及成熟期茎秆钙积累量均显著高于T1、T2处理。综上,减氮后配施牡蛎壳粉调理剂不仅能够增加籼稻的产量,还显著提高了籼稻的抗倒伏能力。本研究为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抗倒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