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9篇
  10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奉新毛竹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定量研究了奉新县平衡施肥毛竹林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养分存在半方差结构,多数为球状模型。奉新毛竹林土壤的变程为32~398.m,取样距离15~20.m,能满足毛竹林土壤空间变异评价的要求。N、P、K等养分的空间相关性小,人为经营、施肥等措施对土壤速效N、P、K的影响大于Ca、B、Fe、Mg等养分。奉新毛竹林土壤养分的分数维值排列顺序为:Cu>Mn>全P>Zn>P>N>Fe>K>Mg>S>OM>Ca>B>全K>全N。施肥时间长对于养分的空间分布均匀性有调和、促进作用。毛竹林土壤养分结构性变异大于随机变异,土壤内在属性(土壤矿物和地形)比人为因素(栽培管理水平和施肥措施)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在氮、钾肥最佳用量的基础上,依次设置5个磷水平处理,对油茶幼林开展施磷肥试验。结果表明:低于每年900 g/株磷肥水平时,油茶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乘积增幅、叶绿度、叶面积及叶片养分N、P、K随着磷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在每年900 g/株磷肥水平下,各项指标达到最大值;大于每年900 g/株磷肥水平时,各项生长指标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说明过度施入磷肥,导致植株磷肥利用率的降低,影响植株体内干物质积累,不利于植株生长;不同磷水平处理中,对油茶各指标的影响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叶片养分与油茶树体指标间呈极显著相关性,施磷肥与各项指标关系密切。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对磷水平的响应,说明合理施用磷肥有利于油茶植株树体的生长和叶片养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63.
抗生素土霉素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在小麦根际的微生态效应。【方法】通过根箱模拟栽培法,研究了土霉素对小麦烟农21(对土霉素不敏感品种)和核优1号(对土霉素敏感品种)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1)土霉素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核优1号根区、近根区和远根区土壤脲酶、蔗糖酶(根区除外)、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只显著降低了小麦烟农21根区、部分近根区和远根区相应的土壤酶活性。(2)土霉素能够显著增加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且其影响作用随着距根表距离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就小麦品种而言,土霉素对烟农21的影响大于核优1号。土霉素显著降低了小麦根际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且随着距根表距离的增加,其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就小麦品种而言,土霉素对烟农21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小于核优1号。【结论】土霉素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是有影响的,且存在基因型差异。如就土壤酶活性而言,土霉素对耐性品种的影响弱于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64.
配方施肥对吴茱萸药材林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吴茱萸药材林为对象研究了平衡施肥对吴茱萸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对吴茱萸平均单株地径的增长有明显的影响.施肥区域的地径增长均大于未施肥区域,不同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施肥区域中吴茱萸春梢数量及产量均大于未施肥区域,不同处理间春梢数量差异不显著;春梢数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施肥处理间叶绿度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不同草篱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法研究狼尾草和野古草2种草篱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在坡耕地上狼尾草的水土保持效果优于野古草,平均减少地表径流52%,减少土壤侵蚀量为76%。在0~60 cm土壤中野古草和狼尾草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接近,均超过对照;0~100 cm土壤中野古草处理的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51和5.30 mg/kg,均显著高于狼尾草和对照处理;各处理土壤各层次全量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大。草篱对土壤各层次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显著。[结论]草篱能有效地减少坡耕地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  相似文献   
66.
赣县稀土采矿区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衡量土壤抗蚀性的16个指标中,优化得到赣县稀土采矿区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7个最佳评价指标:分散系数(X1)、团聚度(X2)、>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X3)、>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X4)、<0.05 mm粉黏粒含量(X5)、>0.25 mm团聚体破坏率(X6)和<0.001 mm黏粒含量(X7),并以此为变量分析比较不同林龄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大小为:1年生林地>2年生林地>4年生萌芽1 a林地>裸露地。在此基础上,以上述7个评价指标为自变量,以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Y)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稀土采矿区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方程为:Y=0.309 X1+0.038 X2 -0.161 X3 -0.643 X4 +0.491 X5 -0.032 8 X6 +0.129 X7 +41.637,因子决定系数R2=0.991 5,F=49.84,各因子间显著相关,方程拟合较好,可为构建稀土采矿区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氮素的转化、 吸收和利用是油茶生长和高产的关键要素。为了研究不同肥料对油茶林土壤氮素含量和相关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探讨不同肥料对土壤氮素养分循环及土壤微生物类群影响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油茶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以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油茶基地赣无油茶无性系(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试验对象,设计油茶专用肥(ZYF)、 生物有机肥(YJF)、 复合肥(FHF)和不施肥(CK)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样地。【结果】不同施肥处理油茶林土壤中全氮、 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全氮年平均含量ZYF>FHF>YJF>CK,不同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季节变化均为春季至秋季呈递增趋势,秋季达到最大值。铵态氮年平均含量为ZYF>YJF>FHF>CK,硝态氮年平均量为ZYF>FHF>YJF>CK,不同处理铵态氮和硝态氮季节动态变化均不一致。不同施肥处理氨化细菌数量间和亚硝化细菌数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氨化细菌与亚硝化细菌年平均量均为YJF>ZYF>FHF>CK。氨化细菌数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但亚硝化细菌数量季节变化不明显。氨化作用强度与硝化作用强度年平均量均为YJF>ZYF>FHF>CK。不同处理氨化作用强度均为从春季到秋季呈递增趋势,之后递减,冬季达最小。不同处理硝化作用强度季节动态变化较为复杂。不同施肥处理油茶林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与土壤氨化细菌数量、 氨化作用强度显著相关(P0.01)。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土壤硝化细菌数量、 硝化作用强度显著相关(P0.01)。FHF、 YJF、 ZYF与CK相比,油茶单株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27.55%、 76.10%、 77.57%。【结论】施用复合肥、 油茶专用肥和生物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氮素含量、 微生物群落数量及其生物作用强度以及油茶产量均有显著效果。尤其富含有机质和有益菌的生物有机肥和营养元素更全面的油茶专用肥的效果更佳。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在施用常规复合肥的同时,增加油茶专用肥和生物有机肥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武功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在武功山金顶附近采集土样,重点分析了海拔高度和干扰程度的变化对武功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分布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武功山草甸土壤微生物总数最多的是放线菌,其次是细菌,最后是真菌;海拔高度会影响武功山三大草甸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三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干扰程度对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适度的干扰会增加草甸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不同的生态因子对草甸土壤微生物的分布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适合圆叶福禄桐扦插的生根剂及浓度.[方法]开展IBA、NAA和根太阳3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时对圆叶福禄桐扦插生根效果的研究.[结果]各个处理的综合排名次序为NAA-400 mg/L,NAA-100 mg/L,IBA-200 mg/L,根太阳200 mg/L,IBA-400 mg/L,IBA-100 mg/L,根太阳-400 mg/L,NAA-200 mg/L,CK,根太阳-100 mg/L.[结论]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多重分析和综合评价,当NAA生根剂浓度为400 mg/L时,圆叶福禄桐扦插枝条的综合生长情况达到最优;当NAA生根剂浓度为100 mg/L时,综合排名位居第2,但成活率高于400 mg/L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70.
华南严重侵蚀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条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华南崩岗侵蚀区现有各阶段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随着植被恢复的进程,土壤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崩岗侵蚀地区植被恢复过程是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过程,也是土壤养分不断积累的过程。一定的土壤条件对应相应的植被类型,在红壤严重侵蚀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重建的群落必须与侵蚀地土壤环境条件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