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9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雌激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用雌激素诱导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试验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雌激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增殖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在雌激素诱导下CTGF、FGF-2、TGF-β1、VEGF、MMP-2、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上升,且呈现时间依赖性增高。说明雌激素能够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CTGF、FGF-2、TGF-β1、VEGF、MMP-2、PCNA等生长因子的表达产生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作用机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评价我国冀北山区(宽城、滦平、承德县)规模化猪场猪舍春季温热环境,试验选择4个规模化猪场(场A、B、C、D)中的仔猪舍和肥育舍(共8个)进行温湿度和风速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除场B肥育舍外的7个猪舍温度均表现为中午高、早晚低的变化规律,而相对湿度的变化恰好相反;8个猪舍均有9 h以上的时间处于最适温度范围(20~25℃)内,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场A仔猪舍06:30(74.33%),相对湿度最低值出现在场B肥育舍00:00(18.14%),除场A仔猪舍和肥育舍以外的6个猪舍相对湿度均低于70%,场D仔猪舍和场C肥育舍内风速均为0。说明春季猪舍环境与猪群类型、猪舍建筑特点和饲养管理方式相关;冀北山区早春气候变化频繁,温度较低,是猪场环境调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新安江流域降水、径流的演变特征,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新安江流域近57年的降水、径流数据的月、年际变化,年序列的突变和周期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的4—7月是新安江流域降雨和径流最为集中的时段,新安江流域年降雨、径流的年际变化均呈明显增多的趋势,新安江流域年径流、降雨的突变异常时间基本吻合,两组序列的第1主周期均为17 a,第2,3周期分别是7 a,3 a,目前正处于不同周期中的丰水年中。两组序列高度相关,且具有极其吻合的同步变化特征。可见新安江流域属于雨水补给型河流,降雨是影响该流域径流最主要的因子。新安江流域可利用径流和降雨两组序列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其拟合和预报效果较好,在流域长期径流量预报业务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苋菜对砷的吸收能力及植株磷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苋菜对As(Ⅴ)的耐性、富集能力及其植株中P、As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As(Ⅴ)浓度为2 mg·L~(-1)时,As(Ⅴ)促进了花红柳叶、红柳叶苋菜的生长,但对其他品种苋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当营养液中As(Ⅴ)浓度达到4 mg·L~(-1)时,As(Ⅴ)对所有品种苋菜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As(Ⅴ)浓度处理下,苋菜不同品种地上部砷含量均为白圆叶苋菜≈红柳叶苋菜花红柳叶苋菜花红苋菜严选红圆叶苋菜。当营养液中As(Ⅴ)浓度为2 mg·L~(-1)时,苋菜地上部P含量与As含量有显著相关性(r=0.881),当营养液中As(Ⅴ)浓度为4 mg·L~(-1)时地上部P、As含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但相关系数达到0.816。苋菜种子中P含量与两种As(Ⅴ)浓度处理下地上部As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r=0.937,0.971)。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并表征了3种三氮唑基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氮唑盐([Bmim]tr)、N-甲基-N-丁基吗啉三氮唑盐([Bmmo]tr)和N-丁基吡啶三氮唑盐([Bpy]tr),其中木质素在[Bmim]tr中的溶解性能最佳,在55℃的微波加热条件下,木质素溶解度达到58.61 g。采用HSQC、GPC、FT-IR和XRD等技术对[Bmim]tr溶解再生前后的木质素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溶解过程中微波加热更有利于破坏木质素的氢键和β-O-4'结构,加速木质素的溶解,并导致木质素非晶态化,而其基本结构单元没有发生改变。分析表明:木质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机理是氢键的破坏与重组、β-O-4'连接结构的断裂。  相似文献   
18.
黄土沉积是地质时期沙尘天气形成的粉尘堆积物,其粒度特征记录了粉尘搬运过程中的古大气环流格局和古环境演化信息。文中对鲁中山地北麓的青州、淄博和济南三个剖面末次盛冰期黄土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分析,并与黄土高原地区西峰剖面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鲁中山地北麓黄土的粒度频率分布、粒度特征参数与黄土高原黄土非常相似;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后,不同地区黄土的粒度均呈现出细(C1)、中(C2)、粗(C3)三个组分,上述特征表明鲁中山地北麓黄土为风成成因的粉尘堆积物质。但反映粉尘搬运距离的粗粒组分的中值粒径和百分含量在两个地区大致相同,根据粉尘动力学原理,鲁中山地北麓黄土不可能与黄土高原黄土一样来自西北内陆荒漠地区,主要来源应为近源的黄泛平原和渤海湾陆架的松散堆积物。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养殖户中存在着不同的新城疫饮水免疫使用剂量,为了探索一个最佳的剂量以提高免疫效果,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我们采取了2-5倍剂量新城疫Ⅳ系活疫苗于第7d对不同实验组进行饮水免疫,分别于第7、14、21、283、5、42d采血并测量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4倍量饮水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方法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保障粮食安全,减少稻田生态系统氮肥投入,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氮素流失成为重要的农业和环境措施。本研究在位于湖南岳阳的农业部岳阳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开展为期1年的早稻、晚稻田间试验,比较了不施肥(T_1)、尿素常规施肥(T_2,施N 280 kg·hm~(-2)、P_2O_5 165 kg·hm~(-2)、K_2O 120 kg·hm~(-2))、控释肥常规施用(T_3,施N 230 kg·hm~(-2)、P_2O_5 165 kg·hm~(-2)、K_2O 120 kg·hm~(-2))、高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_4,施N 230 kg·hm~(-2)、P_2O_5 138 kg·hm~(-2)、K_2O 120 kg·hm~(-2))、中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5,施N 180 kg·hm~(-2)、P_2O_5 123 kg·hm~(-2)、K_2O 120kg·hm~(-2))及低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6,施N 140 kg·hm~(-2)、P_2O_5 123 kg·hm~(-2)、K_2O 120 kg·hm~(-2))下氮肥的养分利用率、作物产量及氮素流失情况,以期为稻田氮素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侧条施用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减少面源流失。1)在减少稻田秧苗数量和氮肥施用量的条件下,T_4处理的水稻早晚稻产量分别比T_2处理增加13.17%和4.72%,与T_3处理相比亦分别增加7.27%和1.74%;2)侧条施肥处理有效降低了稻田氮素流失量,年氮流失量为0.466~0.673 kg×hm~(-2),比常规施肥处理降低地表径流氮流失量3.54%~29.36%;3)侧条施肥有效提高了氮肥利用率,T_4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是T_2、T_3处理的1.70倍和1.22倍。因此,采用合适的施肥方式、配施适量控释氮肥可获得较高的产值和收益。高量控释肥侧条施用(T_4)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对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