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01.
拮抗细菌BRF-1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生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大豆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BRF—l,经扫描电镜观察和耐高温试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对峙培养试验表明,该菌对大豆根腐病菌、南瓜疫霉病菌、大豆立枯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立枯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等7种病原其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BRF-1的培养滤液可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耐酸、碱及高温特性。盆栽接种结果表明,该菌可促进大豆、小麦幼苗生长;在豆长连、重一年和正茬土壤上,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53.9%、34.4%和15.8%。  相似文献   
202.
缓释、控释肥料对大豆植株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缓释或控释肥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大豆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分配、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间总干物质的积累,结英期以前所有缓释肥料的处理均高于对照,尤以LP-40(缓释肥料40d释放型)和LP-70(缓释肥料70d释放型)的处理作用明显,而结英后仅LP-40、LP-70和LP-SS100A(缓释控释肥料100d,相当正常施肥量的1/2)3处理的干物质量高于对照;缓释时间短的肥料对N素吸收影响不大,而时间长的则减少前期的吸收,缓释或控释肥料均能增加K^ 的含量,但对PO4^3-影响不大,控释肥料LP-SS100A可增产21.9%,而缓释肥料LP-70和LP-180A(缓释肥料180d,相当正常施肥量的1/2)分别增产13.1%和12.2%。  相似文献   
203.
三种溶磷真菌对不同磷源溶解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溶磷菌株P39(Aspergilusspp.)和P66、P2.3(Penicilliumspp.)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对5种难溶性磷源的溶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溶磷菌株在所有磷源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但它们之间的溶磷量相差很大,菌株P39对不同磷源的溶磷效果为磷酸铁>磷酸铝>磷酸钙>宜昌磷矿粉>摩洛哥磷矿粉,其溶磷率分别达到96.60%、84.00%、66.05%、61.43%和41.52%;P66菌株对不同磷源的溶磷效果为磷酸铝>磷酸钙>摩洛哥磷矿粉>宜昌磷矿粉>磷酸铁,溶磷率分别为78.18%、58.45%、41.09%、33.00%和14.27%;而菌株P2.3对不同磷源的溶磷效果要小于菌株P39和P66,研究结果表明P2.3菌株对磷酸铁不具有溶磷活性,对其它4种不同磷源的溶磷效果为磷酸钙>磷酸铝>摩洛哥磷矿粉>宜昌磷矿粉。对不同菌株培养滤液可滴定酸含量和pH测定结果发现,菌株P39的培养滤液可滴定酸含量与pH值之间存在直线相关,菌株P66和P2.3处理的二者相关性不显著,表明不同的溶磷菌株在不同磷源条件下,可能从有机酸组成和含量两方面发生了变化而影响对难溶性磷的溶解。  相似文献   
204.
用中华樱桃改接美国巨大早红、意大利早红、红灯、拉宾斯、那翁、先锋、早红宝石等品种,嫁接成活率平均达90%以上,高者达95.6%,6年生嫁接树产量达到710 kg/667m2,最高达945.7 kg/667m2,收入1.42万元,比中华樱桃增收1.33万元。  相似文献   
205.
本文对混凝土的断裂破坏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裂缝的产生与扩展过程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初始裂缝对混凝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6.
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以稳定的大豆新品系进行连续2年的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存在较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尤其在R5期后,产量较高的海-560的根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长均大于观-009;施肥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降水较多的年份土壤中的根系密度较高,施肥增强这种趋势,尤以0~30 cm内的土层显著;根系性状与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根长与产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在雨养农业中,选育根系强大的品种,并根据气候变化因地制宜的科学施肥,协调水肥关系,提高水分及养分利用率,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7.
缓释、控释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缓释或控释肥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大豆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分配,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间的总干物质的积累,结英期以前所有缓释肥料处理的均高于对照,尤以LP-40和LP-70的处理作用明显,而结荚后只有LP-40,LP-70和LP-SS100A3个处理的干物重高于对照;缓释时间短的肥料对氮素的吸收影响不大,而时间长的则减少前期的吸收,然而,缓释或控释肥料均能一定程度的增加K^ 的含量,但对PO4^3-影响不大。控释肥料LP-SS100A可增产21.9%,而缓释肥料LP-70和LP-180A分别增产13.1%和12.2%。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反硝化作用导致农田土壤氮素损失和温室气体N2O的排放。研究不同作物茬口对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旨在揭示作物茬口影响N2O排放的相关机制。  【方法】  定位试验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乡光荣村(47°23′N,126°51′E),种植方式包括玉米连作(CC)、大豆连作(SS)以及玉米–大豆轮作,每年一季。取样时,轮作体系玉米已倒茬三次、大豆两次。采集CC、SS以及轮作体系中的大豆茬口(SSC)和玉米茬口(CSC)的表层土壤(0—15 cm)样品,利用实时定量PCR (q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中的nirS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丰度和群落组成。  【结果】  在4个作物茬口土壤中,CC处理的反硝化速率最高,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中SSC和CSC处理的反硝化速率显著高于SS处理。轮作体系两个茬口SSC和CSC处理的nirS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基因丰度多显著高于SS处理,而与CC处理多差异不显著。PCoA结果显示,SSC和CSC处理的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间差异显著,而CC和SS处理的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RDA分析结果表明,NO3–-N和C/N分别是nirS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分异的最主要驱动因子。SEM分析结果显示,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与反硝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R2=0.92),而nirS和nirK型基因丰度与土壤反硝化速率无显著相关关系。  【结论】  作物茬口显著影响黑土农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和丰度组成。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而非反硝化细菌丰度是反硝化速率变化的决定性因素,nirS型反硝化细菌对土壤反硝化作用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209.
腐蹄病又称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是一类引起反刍动物蹄部感染的传染病,以跛行、指(趾)间皮肤肿胀和炎症为主要特征。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羊腐蹄病发病率日益增加,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养羊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羊腐蹄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总结性的报道较少。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快速诊断和防治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论文以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为基础,从羊腐蹄病病原、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羊腐蹄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0.
正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能力的通知》(农市发[2015]4号)和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视频会议精神,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与相关单位共同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市[2016]35号),我厅高度重视,在总结去年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年的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和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