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40篇
  50篇
综合类   35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118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81.
鸡传染性支气管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病毒血清型较多,易于发生变异而难以免疫预防,成为养鸡业发展的重大阻力。文章就引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为防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了确定‘七月鲜’苹果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以该品种不同着色度果实为试材,通过室内测定研究了果实主要组成成分在果实发育过程的变化动态。【结果】结果表明,绿熟、商熟、完熟3种成熟度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差异不明显,随果实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单宁含量、果皮花青苷含量显著升高,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果实呼吸速率在绿熟期和完熟期较低,商熟期达到最高。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醇类、醛类、酮类、萜烯类和苯类;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醇、苯乙烯、3-甲基-4-羰基戊酸、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结论】‘七月鲜’属"酯香型"品种,商熟期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83.
王冬梅  唐燕琼  周鹏 《草业科学》2005,22(10):25-30
通过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转化过程中预培养时间、农杆菌Agrobacterium侵染浓度、乙酰丁香酮、植物组织浸提液、脯氨酸、硝酸银和农杆菌浸入法对农杆菌、外植体及共培养基的处理,研究了提高柱花草基因转化率的方法.试验结果:用预培养2 d处理外植体,10 μmol/L乙酰丁香酮和稀释5倍的番木瓜Carica papaya浸提液预处理农杆菌,1.5 mg/L的脯氨酸处理共培养基及采用农杆菌浸入法侵染外植体可以明显地提高柱花草的转化率;对农杆菌进行稀释,用柱花草浸提液预处理农杆菌及硝酸银处理共培养基对转化率无明显的影响.用SAS软件进行2×2的卡平方(x2)检验在最佳条件下的遗传转化表明:子叶和真叶的出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都达到极显著.  相似文献   
84.
试验采用小麦单基因系TcLr19,感病对照Thacher(Tc)及叶锈菌小种366和165,利用组织化学方法,对接种后不同时间点叶锈菌在亲和和不亲和寄主上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表现不同侵染型的TcLr19-叶锈菌组合中的2种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的活性变化及发生过敏性死亡(HR)的细胞面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伴随着叶锈菌的侵染,TcLr19接种叶锈菌小种366(侵染型为0;)后PAL的活性分别在24,72 h出现高峰,PO活性在48 h达到最高峰,发生HR的细胞面积从接种后24 h逐渐增加直至96 h达到高峰;而接种叶锈菌小种165(侵染型为1)后2种酶活性变化及HR的变化和接种366具有相同趋势,但是前者的酶活性峰值低于后者,且发生HR的面积在96 h之前一直也小于后者.小麦对叶锈菌的抗性表达程度与防卫反应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5.
试验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雏鹅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将160只1日龄健康苏牧白鹅仔鹅,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0-3周龄雏鹅饲喂两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观察其对雏鹅日增重、饲料报酬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鹅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复合微生态制剂组显著高于不添加组。随着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肉鹅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上升的趋势,料重比呈下降后的趋势,其中试验3组的日增重与采食量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与试验1组、试验2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日增重相同。  相似文献   
86.
引进优质籼粳杂交晚稻品种甬优9号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总结示范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内容.  相似文献   
87.
88.
正整地是森林营林生产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能够创造适宜的造林环境、保证林木的茁壮生长。整地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树苗的存活率和生长状态,同时决定着森林营林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适时整地的作用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整地工作质量提供指导。1适时整地的作用适时整地指在进行森林营林生产之前,选取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科学方法、选择适宜时间开展整地工作,是当今森林营林生产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适  相似文献   
89.
林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和人口不断的发展壮大,林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以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越来越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如果要以可持续发展来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要改变林业经济的原有模式,积极采用新模式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0.
正猪皮肤红斑指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的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点。导致猪皮肤出现红斑的原因复杂,一般认为有传染性因素、寄生虫性因素、饲料因素等。要分清病因,积极防治。1传染病引起1.1急性猪瘟引起(1)猪突然发病,体温达41℃左右,可视黏膜和皮肤上有针尖大小、密集的出血点。(2)防治方法:实行猪瘟免疫。使用猪瘟细胞苗,公、母猪和165日龄以上的后备猪一年免疫3次。仔猪30~3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