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7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牛nanog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6周龄的胎牛(Bos taurus)原始生殖嵴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nanog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然后再亚克隆到pGEX-KG表达载体上,获得原核表达质粒pGEX-KG-nanog,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测序证明所插入片段为牛nanDg基因编码序列。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Escherichia coli),在不同的培养温度(25、30和37℃)和不同浓度的IPTG(0.10、0.25、0.50、1.00和2.00mmol/L)诱导下均获得了表达,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IPTG浓度对GST-Nanog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影响甚微;经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蛋白约60kD,并具有GST抗原活性,证实目的蛋白为Nanog蛋白。  相似文献   
22.
发光细菌携带的lux基因簇能够利用体内脂肪酸分子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发荧光。本研究将携带lux基因簇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感受态细胞中,测定发光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和荧光光谱等生物学特性;同时,利用活体成像系统(IVIS)检测其生物发光活性,并收集对数生长期的发光大肠杆菌,注射到ICR小鼠(Mus musculus)盲肠内,24 h后检测小鼠肠道内微生物的荧光反应。结果显示,转lux基因簇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较强的蓝绿荧光,持续发光16 h以上,且在完成肠道注射后能够观测到发光菌的荧光,表明发光大肠杆菌可在不影响小鼠正常生理活动的条件下完成在肠道内的定植。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大肠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生存变化的实验模型,为进一步监测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动物肠道内的活动和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