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2篇
  1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应用两组 5× 5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中国高粱千粒重的遗传。结果表明 :中国高粱千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 ,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存在 ,加性效应更加重要 ;有 3个主效基因控制着千粒重的遗传 ,大粒对小粒为显性 ,且为超显性 ;亲本的显性基因频率 (p)和隐性基因频率 (q)无差异 ;不育系 2 731(γ 2 731)、二黑高 (二黑早 )显性基因多 ,易配出大粒杂交种 ,矬 1(矬 2、白矬 3)隐性基因多 ,需与大粒恢复系杂交才能获得大粒杂交种。  相似文献   
52.
指夹式精量玉米排种器改进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满足精密播种作业要求,采用夹持充种、振动清种及柔性导种等方式,对指夹式精量玉米排种器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对其工作原理的分析,对关键部件取种指夹、振动区及零速导种带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为提高排种器作业性能,得出其最佳工作参数,以工作转速和弹簧丝径为试验因素,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运用Design-Expert 6.0.10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建立因素与指标之间数学模型以进一步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弹簧丝径为0.77 mm,排种器转速小于19.2 r/min时,合格指数为86.90%,重播指数为9.62%,漏播指数为3.51%,合格指数比改进前提高13.5%,破损率为0.4%。在此基础上进行排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指夹式精量玉米排种器对大扁马齿型籽粒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满足精密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3.
针对联合收获机稻谷含水率实时检测过程中因样本含杂率高而导致精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搭建了兼具二次筛分除杂功能的稻谷实时采样台架,基于采样台架采用电容法设计了联合收获机稻谷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设计了检测系统硬件电路,开发了上位机监控界面,实现了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分析了温度和含杂率变化对电容差值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采样台架性能试验,建立了电容差值、温度和稻谷含水率输出的关系模型,其二阶模型决定系数为0.986 6,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样台架筛分后的稻谷含杂率均小于1.2%;室内试验时,检测系统最大误差为0.42%,平均误差为0.22%,检测装置平均相对误差不大于1.25%;田间试验时,检测装置相对误差小于3%,有效提高了在线检测精度。本研究可为稻谷含水率的在线获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正> 牛只的个体标号是科学实验、育种和饲养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使用液氮冷冻标号法,牛体被冷烙部位长出新的白色毛或变成秃印,清晰明显,极易辨认,永不消失.同时对牛皮损伤小,牛无剧痛感.该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个体标号法.目前,此法在我省参加黑白花奶牛育种协作组的牛场已广泛使用.我们于1977年以来在省院试验牛场和开封市国营奶场进行了液氮冷冻烙号试验,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55.
狂犬病活疫苗的研制(第Ⅳ报)──ERA/BT冻干疫苗中间试生产及区域试验修文远,陈明毅,王奎,裴春生,王奇(吉林省生物制品厂)孙序新,江焕贤(中国兽药监察所)狂犬病ERA株犊牛睾丸细胞适应毒活疫苗的研制,在完成了实验室研究及田间试验(Ⅰ、Ⅱ、Ⅲ报)的...  相似文献   
56.
多花白澳山龙眼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花白澳山龙眼组织培养中的无菌发芽、增殖培养、幼芽伸长生长、根诱导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中的发芽率比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发芽率高5%,最佳丛芽增殖配方为1/2MS 1.0BA 0.01NAA 15B9 30 g/L蔗糖,最佳幼芽伸长生长配方为1/2MS 1.5BA 0.01NAA 5B9 30 g/L蔗糖,最佳生根配方为1/2MS改良 30 g/L蔗糖。  相似文献   
57.
奶农是将奶牛养殖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奶农劳动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云南省乳制品生产力和竞争力,有力促进奶业增效、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理、昆明、德宏为例,阐述云南省原料奶生产的人力资源现状并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提高系统控制力。优先采用抗(耐)病虫品种、健身栽培、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协调应用高效环保药剂与精准施药防治技术。强调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促进重大病虫害有效治理,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9.
云南省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互联网+"在创业、就业、创新和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互联网+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云南省已将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领域,但发展相对滞后。文章在分析云南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管理等各环节,对农业全产业链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生产、精准农产品营销、精准物流与追溯、精准农业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60.
垦区水稻施肥指标体系与施肥技术参数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稻"3414"肥效试验、施氮量及基追肥比例试验和配方校正试验的研究,探索垦区水稻施肥参数,制定水稻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贡献率占主导地位,钾肥次之,磷肥对产量影响不大。当施纯N 272.3 kg/hm2、P2O5119.6 kg/hm2、K2O 97.6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10 689.0 kg/hm2;当施纯N 269.3 kg/hm2、P2O5 112.5 kg/hm2、K2O 83.2kg/hm2时,水稻最佳产量为10 674.7 kg/hm2。氮肥基施比例为43.5%~49.4%。作物产量与基础产量相关方程为Y=1000X/(151.97+0.066X);目标产量平衡系数法确立氮、磷、钾肥施用量是适宜的。播后上水氮肥追施量苗肥、蘖肥和穗肥所占比例分别为15%、20%和15%;幼苗旱长分别占17%、25%和15%。磷、钾肥一次性基施。氮素(尿素)当年利用率为39.0%,磷素(重钙)利用率为7.2%,钾素(硫酸钾)利用率为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