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7篇
  14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Snea253生物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防放线菌Snea253菌株发酵液为主,配合其它微生物菌株制备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于播种后30~35 d计数大豆根外胞囊数量、土壤中胞囊数量和根内线虫数量,研究了Snea253生物种衣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A(复配菌株Snea253+Sneb207+元素组合+助剂)在康平和大庆...  相似文献   
52.
黑曲霉植酸酶基因phy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大量、高活性植酸酶以及研究和开发新型微生物生物制剂,从自行筛选的黑曲霉中提取RNA.通过反转录合成模板cDNA,根据pyhA成熟肽编码序列设计出一对引物,PCR扩增phrA,对扩增片段进行了克隆,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DNA测序证明phyA基因克隆成功.从pBS-T-phyA克隆中获取phya编码序列,将其与pET28a+质粒连接,构建pET28a+-phyA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本研究成功克隆phyA,该基因全长1404bp,以ATG为起始密码子,TGA为终止密码子,编码46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phyA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成熟植酸酶的分子量约为51kDa.在0.4g·L-1的IPTG的诱导下,植酸酶活性最大(1174U).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青霉素、甘氨酸、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菌龄、再生培养基对生防芽孢杆菌Snb2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培养液中青霉素和甘氨酸的终含量分别为0.3%和1.0%时,菌株Snb2的生长量最佳;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是,溶菌酶浓度为2.0mg·mL-1,酶解温度为35℃,生产原生质体的最佳菌龄为对数生长中期;在最佳再生培养基HCNB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再生率为66.0%。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早期基因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探索大豆的抗病机制。【方法】以抗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3号生理小种的小粒黑豆(Glycine max)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大豆胞囊线虫诱导大豆根部早期表达的SSH-cDNA 文库,并结合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280个表达序列标签(EST),经 CAP3 软件聚类拼接,得到166个unique EST,在GenBank进行Blastn与Blastx同源比对,有119条EST与已知蛋白或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占全部EST的83%,已知基因功能的EST涉及信号识别和传导、能量与物质新陈代谢、膜及转运、木质素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抗病防御、细胞保护和转录调控。【结论】本研究在大豆胞囊线虫侵染早期发现了表达频率较高的基因如过氧化氢酶、泛肽素、几丁质酶、脂肪氧合酶、水通道蛋白、成熟调控蛋白、金属硫蛋白、脂膜嵌入蛋白、细胞色素P450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并推测这些基因在大豆与胞囊线虫的非亲和互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改革和转型的目标,信息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当前学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创新能力培养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措施等方面。研究对改进信息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模式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6.
普洱茶提取物与绿茶提取物降糖功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整体动物模型研究比较普洱茶提取物与绿茶提取物的降糖功效。以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将遗传性糖尿病(KKAy)小鼠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普洱茶提取物与绿茶提取物4周,以空腹血糖、血糖曲线下面积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二者的药效作用;以SD雄性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糖尿病大鼠,根据初始空腹血糖值随机进行分组,连续灌胃给予普洱茶提取物与绿茶提取物4周,以空腹血糖、血糖曲线下面积和空腹血清胰岛素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普洱茶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对KKAy小鼠和STZ糖尿病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均有降低作用,同时均能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但是不同的是普洱茶提取物在降低动物空腹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方面要优于绿茶提取物,同时普洱茶提取物能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而绿茶提取物在降低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比较了两种茶提取物对糖尿病的体外靶酶糖醛还原酶和PTP1B的抑制作用,发现普洱茶提取物对PTP1B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88.0%,绿茶提取物对该酶无抑制作用。综合实验结果表明,普洱茶提取物的降糖功效优于绿茶提取物。  相似文献   
57.
长期施肥对水稻根系有机酸分泌和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研究以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田(始于1981年)为对象,分析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有机无机配施(NPKM)3种施肥措施对水稻根系有机酸分泌速率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和NPKM处理水稻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下同),其中NPKM处理最高,提高了54.78%;相对于CK处理,NPK处理水稻根系酒石酸分泌速率显著增加,提高了82.63%,NPKM处理的草酸与苹果酸分泌速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69.93%、110.98%,而NPK和NPKM处理的柠檬酸分泌速率分别降低了36.57%与40.57%。与CK处理相比,NPKM处理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可溶性有机碳均显著增加,而NPK处理却无显著变化;可溶性有机碳结构的进一步分析表明,NPKM处理促进了可溶性有机碳中类胡敏酸和类富里酸物质的累积,在可溶性有机碳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1%、44%,NPK处理可溶性有机碳结构无明显变化;CK和NPK处理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有机物来源主要是植物与微生物的混合源,而NPKM处理主要是微生物代谢所分泌的产物。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不同发芽床上干旱胁迫对夏枯草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滤纸和基质为发芽床,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夏枯草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幼苗的主根长、株高、鲜重、干重等指标。结果:基质组夏枯草幼苗地上鲜重均高于滤纸组;滤纸组幼苗地下鲜重随PEG浓度的升高均高于基质组。两组幼苗随PEG浓度的变化,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结论:基质及滤纸发芽床均表现出低浓度(2. 5%~5%)胁迫作用小,抑制不明显;高浓度(15%~20%)胁迫作用大,对各指标均产生显著抑制;10%浓度促使地下根长生长。不同发芽床及不同浓度的PEG干旱胁迫对夏枯草幼苗生长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9.
根结线虫是危害最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其分布广、寄主多,是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病原物。生物防治是控制根结线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筛选获得1株对南方根结线虫有高毒力的生防真菌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Snef2367。通过室内试验测定该菌株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J2)的毒性和卵孵化抑制的效果,并利用盆栽和温室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生防效果。室内试验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J2具有强毒杀作用,处理24h和72h时,J2的校正致死率分别高达89.16%和98.44%;该菌株代谢产物也显著抑制卵的孵化,处理48 h和72h时,相对抑制率分别高达80.20%和67.6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产黄青霉Snef2367代谢产物可显著降低根结指数和土壤中J2数量,并且显著增加株高、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温室田间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均可显著降低根结指数和土壤中J2数量,并且显著增加株高和根长,但由于田间根结线虫发生严重,使番茄植株根鲜重和根干重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同时,盆栽试验显示Snef2367代谢产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的减退率高达56.67%,温室田间试验的防效高达64.29%。可见,产黄青霉Snef2367菌株代谢产物具有很好的促生和防病效果,为植物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生防资源。  相似文献   
60.
根据得到的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e(Walker)]中肠V-ATPase A亚基(VHA-A)基因(VATPA),预测其三维结构,构建定点突变并复性。利用Swiss-Model在线预测VHA-A三维结构,确定突变位点,通过重折叠PCR(Overlap-PCR)技术构建突变基因并将其整合到pET-22b(+)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ET-22b(+)-TSCA,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最后通过亲和层析纯化包涵体蛋白质并进行透析复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突变基因和融合表达载体,融合蛋白质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并得到大量纯化的可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