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 园址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建园. 2 温室建造 要求温室向南偏东或向南偏西2°,墙体厚度为1 m,脊高4 m,后墙高2.8 m,跨度9 m.后墙高距地面1.5 m,每隔3.6 m设一高、宽均为60 cm的通风孔.温室长度一般为60~80 m,后屋面内以麦草或玉米秸秆填充保温.  相似文献   
32.
优质、高产、抗病虫杂交棉新品种湘 S- 26系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由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采用当地高产、优质、抗病品系湘 V24选系做母本,国产双价抗虫棉 SGKZ11选系做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杂交育成,在生产上利用杂交一代.该品种于 1998年配组, 1999- 2000年进入课题组田间筛选试验, 2001年参加优系比较试验, 2002- 2003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区域试验, 2004- 2005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在试验中以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良特性提前进入生产试验,是国家" 863"计划项目和湖南省"十五"重大专项科研计划的成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基于多年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试验,探究吉林省中部黑土区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及群体氮素累积与分配特征。  【方法】  本试验于2017—201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为双因素田间试验。主因素为施氮水平,分别为0 (N0)、60 (N60)、120 (N120)、180 (N180)、240 (N240)、300 (N300)、360 (N360) kg/hm2;副因素为品种,分别为富民985 (Fumin 985)和翔玉211 (Xiangyu 211)。测定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及产量构成。  【结果】  增施氮肥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年份、处理、品种对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N0处理的产量随着年限的增加而逐年递减,2018年和2019年相比于2017年产量分别降低10.9%和26.2%;各处理间差异也逐渐增大,2017年N180处理比N0处理产量增加23.2%,到2019年N180处理比N0处理产量增加55.1%;品种间比较,2017—2019年翔玉211产量均高于富民985产量,并且翔玉211适宜施氮量略高于富民985适宜施氮量。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氮肥处理的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累量均于吐丝期至乳熟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N180处理的茎、叶、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不同施氮水平下,花后氮积累量分配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下,秸秆理论带入全氮养分量差异明显,且不同施氮水平的氮还田量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而逐渐上升,2017年,N300处理下氮还田量最高,为68.9 kg/hm2,较N0、N360处理分别增加155.0%、15.2%;2019年,N240处理下氮还田量最高,为109.9 kg/hm2,较N0、N360处理分别增加156.7%、33.4%。本研究以2017和2019年数据拟合方程,计算得出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后玉米最佳经济产量为13028 kg/hm2,适宜氮肥用量为162 kg/hm2。  【结论】  在吉林中部黑土区,多年连续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虽然年际条件、品种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依然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吐丝至乳熟期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本试验条件下保持产量水平12~13 t/hm2的氮肥适宜用量为160~165 kg/hm2。  相似文献   
34.
我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土地是城市一切活动的场所和空间载体,是城市中最主要的资源之一,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5.
鹿书强  王岭 《饲料博览》2003,(12):13-15
由于全价颗粒料比粉料有很大的优越性(营养全面、消化率高、吸收率高等),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对全价颗粒料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全价颗粒料生产过程中,影响制粒质量的因素及比重分别为:饲料配方组成占40%、饲料原料粒度占20%、加工工艺占40%(其中调质20%、环模制粒性能15%、冷却干燥5%)。1饲料配方组成饲料配方组成对颗粒饲料质量影响最大,在设计饲料配方时除要满足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外,还要兼顾饲料原料成分特性(原料制粒性能)对颗粒饲料品质的影响。颗粒饲料生产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制粒性能,在充分了解饲料原料制…  相似文献   
36.
不同密度与施肥量对燕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黑龙江省广泛栽培的燕麦品种——白燕2号作为试验材料,应用二因素随机区组的方法,在比较施肥量、密度、肥密互作对燕麦产量影响的研究前提下,结合对燕麦干草产量的相关分析,提出燕麦品种最佳的密肥组合:即675万株·hm-2的密度、180kg·hm-2的施肥量是燕麦品种高产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7.
桃树生长快 ,在温室内高密度栽培 ,一年即可郁闭 ,形成产量。但控制树体的扩大、解决树体通风透光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关键环节 ,温室果树生产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维持较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目前 ,生产中主要应用采果后对果枝重回缩 ,夏秋生长季节应用化控及摘心的方法达到控树促花、维持产量的效果。但此法经实践观察 ,发现了很多弊端 ,一是连续重回缩对树体伤害较大 ,在温室有限的营养生长空间内 ,树体易衰弱 ,往往出现部分果树叶片黄化、树体生长受阻现象 ;二是重回缩后 ,其所发枝条生长旺 ,难以控制成花 ;三是多次使用多效唑 ,造成积累过量 ,…  相似文献   
38.
杨升  张桂芝  王岭  田丽美  李德泽  李响 《种子》2019,(10):122-123,131
耐寒绿美是2009年从北京井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黄瓜杂交种。该品种为早熟密刺型。主蔓结瓜,瓜条长棒形,腰瓜长24~26cm,节成性好,刺瘤密,瓜条顺直,瓜把短、瓜色深绿油亮、无瓜棱,瓜腔小,果肉淡绿色,口感清香,平均产量80439.5kg·hm^-2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日光温室春抢早栽培。  相似文献   
39.
退化草地的系统性恢复:概念、机制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草地是地球陆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的多功能生态系统,长期以来过高的家畜数量使草地超载过牧,同时气候变化也对草地的生态稳定性产生负向作用,导致世界及我国的草地出现普遍性退化。草地退化是制约草地实现生产、生态功能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地使退化草地恢复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科学与技术挑战。迄今对草地恢复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这些研究总体上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且实践多于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有共识的草地恢复理论。只有深刻认识草地恢复的过程、机制及途径等理论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建立其相关的技术基础,进而研发出行之有效的草地恢复技术。本文作者针对草地恢复问题,分析总结了以往建立的草地恢复模型,即恢复演替理论、阈值模型、选择状态模型及过滤模型等,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草地的系统性恢复概念,即通过构建基本的草地关键组分(植被-动物-微生物的营养级物种与优势种)激发草地生态(跨营养级的养分-水分联系、地上-地下耦合等)的自组织过程,实现以系统稳定平衡和多功能协同为目标的恢复方式。草地的系统性恢复强调:恢复目标是接近或达到新的稳定平衡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保证维持草地主体功能即可。草地的恢复方式是从营养结构到生态过程和多功能的“系统化”,实际上是从“系统”角度定义、实施草地恢复;草地结构的恢复,即需要恢复草地的优势种或营养级物种,以此构建的生物多样性、食物网或生态网络之框架;草地过程的恢复是实现其自组织性,即依赖草地的内源动力,促发草地过程“自然地”达到稳定状态,这种内源动力源于草地系统存在的生物组分,由于生物可以进行新陈代谢而产生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反馈;草地功能的恢复主要是恢复草地的多功能(产品生产与生态服务),并使多功能之间形成协同与耦合,最终体现的是草地恢复的结构整体性、过程自组织性和功能完整性。文中还阐释了草地系统性恢复的相关机制,同时,对草地系统性恢复的主要方式或途径——封育式自然恢复、人工辅助式干预恢复、适度利用式激发恢复等,进行了深刻解析。鉴于我国牧区的草地面积、家畜数量基数、以及社会生产状况,草地的适度利用恢复可能是一种现实而有效的恢复途径。尽管草地恢复与草地退化密切关联,然而,草地恢复的过程与机制远比想象得更加复杂。本文构建了草地系统性恢复的概念框架,试图丰富、推动发展草地恢复的一般性理论。今后,仍然需要在不同的退化草地上,开展更多的长期试验与技术实践来检验、修正及发展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40.
西瓜"垦蜜1号"是以"海-01-19"为母本,以"海-02-18"为父本育成的早熟西瓜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果皮韧性强,不易裂瓜、抗性强。果实正圆形,果皮深绿色,果肉大红色,多汁爽口,单瓜质量4~5kg,抗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枯萎病病情指数13.96%,炭疽病病情指数17.64%。平均每667m~2产量4 400kg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