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篇
  41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稻根际中铁的形态转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建林  刘芷宇 《土壤学报》1992,29(4):358-364
本文以熟化红壤性水稻土、淀浆白土、红壤和赤红壤为样品,研究了植稻后根际中铁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两种水稻土根际中无定形氧化铁、游离氧化铁、络合态铁、土壤中氧化铁的活化度及两种红壤上根际中的络合态铁均低于非根际土;而两种红壤上其余各项在根际内外分布趋势均与水稻土相反.用穆斯堡尔谱仪分析表明,所有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相比,四极矩分裂增大,内磁场下降,说明根际中氧化铁被活化.同时,水稻土上根际中Fe2+增多,赤红壤中根际出现新矿物磁赤铁矿.根际中铁被活化,可能会影响根际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特性、植物的铁素营养及对其它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水肥耦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根系形态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黄河三角洲轻度和中度盐碱地小麦根系分布情况,分析水肥耦合对小麦的根系分布的影响。[方法] 设置不灌水,灌底墒水,灌底墒水和拔节水,灌底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4种灌水方式;不施肥,施有机肥,施有机肥与无机复合肥和施无机复合肥4种施肥方式,探索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根系形态和分布情况。[结果]结果显示,盐碱地小麦根系主要集中在0-30cm土层,且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在本文中,各根系形态指标之间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灌水次数和施肥种类对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灌2次水,施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根系活力最高,根系形态最好。[结论]因此,在黄河三角洲轻度和中度盐碱地,小麦根系分布主要集中于前30 cm,拔节水和无机复合肥有利于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可获得较好的根系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贡嘎南山-拉轨岗日山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不同海拔高度取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指标,现场调查植物物种数、土壤类型等,研究了该区域0~20cm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为5.1625±1.2786kgm-2,变异系数24.77%。在海拔4424~4804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分布特征。相关分析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植被盖度、30~40cm地下生物量、10~20cm土壤含水量、海拔高度、坡度、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关系,而与0~10cm土壤含水量、30~40cm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N呈负相关关系,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关键的环境因子是30~40cm地下生物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N含量。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日照与春播小麦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研究温度和日照与春播小麦品质的关系,用3个小麦品种于1998~2001年在日喀则、拉萨、林芝、北京和沈阳进行了春播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一些品质性状在不同地点之间以及不同年度之间差异极大。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降落值间均呈正相关。播种-成熟天数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抽穗-成熟期间的平均日均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平均昼夜温差呈负相关。湿面筋含量与同期平均日均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沉降值、降落值与此期间的平均日照时数均呈正相关。西藏自治区一般不具备发展强筋小麦的条件,应主要发展中筋小麦  相似文献   
15.
红壤的磷肥有效性差异及其土壤化学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发育于玄武岩和花岗岩的红壤及其水稻土作水稻盆栽试验研究红壤的磷肥有效性差异及其土壤化学特点,试验表明,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及其水田的磷肥有效性与Fe,Al有关,而玄武岩发育者,不仅占Fe,Al,而且还与Mn有密切关系,对土壤-植物系统中磷肥有效性与Fe,Mn元素相互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对5具双峰驼后肢骨骼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单峰驼、马、牛的后肢骨骼做了比较,发现双峰驼后肢骨骼的特征如下:髋结节薄而窄小,荐结节厚而宽大;坐骨结节粗大,坐骨弓呈深“V”字形;转子窝很深,约3.5cm,无第三转子;膝盖骨呈上下行的椭圆球形;胫骨很发达,其骨干的外侧部较内侧部锐利;腓骨退化,近端只残留一痕迹,远端退化成胫骨远端外侧部下伸的踝突,无骨干;跗骨有6块排成3列。后肢其余的脚骨(跖骨、近趾节骨、中趾节骨和籽骨)较前肢相应的脚骨细、长,亦无远籽骨。  相似文献   
17.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个黑杨派(P.deltoides)杨树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1a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1个灰色系统,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5以上。关联度分析表明降水量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影响最小;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较大,降水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腾冲县中和镇新歧村月芽地和杨保田基地郁闭度为0.9,密度为2100株/hm2,13a生秃杉林分设置强度间伐(50%)、中度间伐(25%)及不间伐3个处理,间伐4a后,调查林分胸径、树高、单株蓄积、林分蓄积量等指标,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其生长量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对13a生秃杉林选择强度间伐为50%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实行科学合理的农作物品种轮作、套种栽培,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培肥了地力;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又最大限度增加了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解决了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现将我县种植面积万亩以上,亩产值、效益较好的水稻—大蒜轮作栽培;地膜西瓜—玉米套种栽培;菜花—玉米轮作栽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