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有机磷农药三唑磷半抗原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氯硫磷、苯唑醇、6-氨基己酸为原料,采用三步反应,合成三唑磷半抗原6-[O-乙基-O-(1-苯基-1H-1,2,4-三唑-3-基)硫代磷酰胺基]己酸,经质谱和1H-NMR鉴定表明合成成功,为进一步制备三唑磷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以除草剂丁草胺、巯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丁草胺半抗原,用氢核磁共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方法进行鉴定;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丁草胺人工抗原,用紫外扫描法鉴定;免疫动物后,间接竞争ELISA检测鉴定抗体.结果表明,巯基丙酸与丁草胺连接生成半抗原,半抗原被连接到载体蛋白上,抗血清能被丁草胺阻断,丁草胺人工抗原合成成功,获得了抗丁草胺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43.
射阳县中耀蚕种场始建于1989年,地处沿海,桑园面积600亩,土壤为盐碱性土质。由于长期施肥结构不合理,滥施无机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理化性质差;桑叶成熟较缓,易老化,叶质低下,严重影响了蚕儿生长发育,所制蚕种卵质不充实、卵粒偏小,不良卵多,克卵粒数最多达1900粒,蚁蚕生命力低。针对这种情况,从2008开始,蚕种场着重对桑园土壤进行改良。通过三年改良,土壤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养蚕制种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4.
马铃薯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供应状况可通过马铃薯营养体和收获器官的生长而影响块茎产量和品质。通过小区试验研究相同施氮水平下氮肥追施时期及追施比例对马铃薯中晚熟品种‘克新13号’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N 180 kg/hm2用量条件下,块茎形成末期追施1/2氮,获得最高产量38.1 t/hm2,与形成初期和膨大初期2次追肥的处理相比,产量提高14.1%(P<0.05),收获指数提高16.7%(P<0.05);与块茎形成初期追施3/5氮的处理相比,商品薯率提高4.4%(P<0.05)。块茎膨大初期追肥或块茎形成末期追施占总氮量67%氮肥,会降低块茎干物质含量(P<0.05),但不影响块茎比重。研究还表明,在基肥中有适量氮供应的条件下,氮肥追施时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比基追比例更大。  相似文献   
45.
【目的】为建立除草剂丁草胺的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方法,对关键试剂示踪物进行合成与鉴定。【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乙二胺和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异硫氰酸荧光素乙二胺(EDF)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己二胺(HDF)两种中间体,薄层层析法分离出目标产物,电喷雾电离质谱法鉴定;然后将5-氨基荧光素(AF)、EDF、HDF分别与丁草胺半抗原(BMPA)连接,得到3种不同间隔臂的示踪物(BMPA-AF,BMPA-EDF和BMPA-HDF),利用抗血清稀释曲线测定抗血清效价,竞争抑制曲线测定不同示踪物检测灵敏度。【结果】3种示踪物合成成功,抗血清稀释曲线和竞争抑制曲线显示3种示踪物的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600、1/1500和1/60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 292、433和298 ng•ml-1。【结论】合成出3种不同间隔臂的丁草胺示踪物,对示踪物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为下一步建立丁草胺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王弘 《蚕桑通报》2014,(2):64-64
近几年来,中耀蚕种场在蚕一代杂交种生产各阶段镜检中发现,同一批蚕种在母蛾体内能检到微粒子孢子,导致蚕种带毒,但是在蔟中死蚕镜检时却很难检到微粒子孢子。我们知道,微粒子病的发生途径有两种:1胚种传染各级原种饲育,通过胚种传染的机率很小。因为原种都是通过单蛾镜检,带毒卵圈都被挖掉,所在一般原种都是无毒的。即使漏检,这批原种在小蚕期就发病了,整批小蚕都会被淘汰,不进行制种。因此,不会上蔟结茧,不会到达蔟中阶段。  相似文献   
47.
48.
除草剂丁草胺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出3种不同结合比的酶标抗体,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标记抗体固相抗原直接竞争ELISA(cdELISA)检测丁草胺的方法。结果表明,酶标抗体克分子比为1.55时偶合物活性最高,包被浓度1μg·mL-1,酶标抗体800倍稀释,稀释液采用2×PBS,不含BSA、甲醇,建立的标准曲线IC50=1.7ng·mL-1,检测限为0.006ng·mL-1,检测范围0.06~2616.7ng·mL-1,批内变系数9.25%,批间变异系数23.55%。蒸馏水以及稀释10倍后的矿泉水、池塘水、稻田水添加1ng·mL-1和10ng·mL-1的丁草胺,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27%、158.50%、119.75%、124.51%。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丁草胺免疫分析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试验,找出最佳杀灭效果的消毒净药液浓度及消毒时间,以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效率。在莱粉蝶微粒子孢子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消毒净药液,观察杀灭效果及所需时间。通过试验,得出最佳消毒浓度与消毒时间,为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50.
马铃薯生产的氮肥管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氮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多年来中国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氮肥管理始终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许多优质马铃薯品种的产量优势和品质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合理施用氮肥,协调马铃薯茎叶生长与块茎生长,促进块茎的形成和膨大,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是马铃薯氮肥管策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马铃薯生长与块茎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措施,综述国内外马铃薯氮肥管理的研究结果,以期为中国马铃薯养分管理提供研究思路,同时也为马铃薯生产的氮肥施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