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仪器分析方法作为食品分析技术的一种,具有发展速度快、实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表现出高灵敏度及高准确度等多项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食品安全性及人们的生活健康。本文总结了当前仪器分析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新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生物炭用量对塿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果树树干、枝条制成的生物炭添加4~5年后,其添加量对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为生物炭改良土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陕西关中土的长期田间试验,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及Biolog-ECO检测法,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添加量 (0、20、40、60、80 t/hm2) 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P、C/N的动态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活性。结果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当生物炭添加量 ≥ 4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C/N;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P没有显著影响。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P的季节波动;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的季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高量生物炭的添加有降低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的趋势。当生物炭添加量为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了均匀度指数;当生物炭添加量 ≥ 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糖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多酚化合物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但生物炭添加量为60 t/hm2时,土壤微生物显著降低了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率;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是土中微生物比较偏好、利用率较高的碳源。结论生物炭添加4~5年后,在第7季作物冬小麦生育期内,其不同添加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依然有显著的差异。生物炭添加量为40 t/hm2时,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C/N,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季节波动;生物炭添加量大于40 t/hm2时,土壤微生物的整体代谢活性,表征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因此,生物炭添加量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对鲜食葡萄果实单萜合成关键基因进行eQTL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深入了解单萜合成调控机制,为优良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培育及种质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摩尔多瓦'×'瑞都香玉'F1代群体及亲本为供试材料,分别在转色期和成熟期采集葡萄果实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技术对7个单萜合成途径基因(VvDXS1、Vv...  相似文献   
3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云南省5个三七主要产区的34株三七圆斑病原菌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R. Hartig) Deighton对嘧菌酯、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并对不同敏感性菌株进行了生存适合度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嘧菌酯及苯醚甲环唑对所有供试槭菌刺孢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杀菌剂的EC50值分别在0.03~1.91 mg/L、0.18~2.36 mg/L和0.45~2.15 mg/L之间,即该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对高于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低敏感性菌株的致病力和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性菌株间无显著差异,说明供试槭菌刺孢菌株在当地均具有较高的生存适合度。  相似文献   
35.
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化学污染物,是在食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这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对于啮齿类动物,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多位点致癌物,可以导致动物发生多种癌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认定为极致癌物,鉴于其对人类具有潜在的致癌性,酒里的氨基甲酸乙酯已成为食品安全里的热点话题。本文归纳了当前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新进展,并指出了对氨基甲酸乙酯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6.
‘瑞都摩指’葡萄是从‘摩尔多瓦’ב美人指’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抗病晚熟新品种,集合了母本高抗霜霉病和父本长粒果形的特点。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质量550.8 g,平均单粒质量8.9 g,果粒长椭圆形或束腰形,含种子2~3粒,果皮紫红—红紫色,中等厚,较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50%,可滴定酸含量0.48%。在北京地区9月下旬成熟,高抗葡萄霜霉病,产量24 000 kg·hm-2。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葡萄玫瑰香味性状,为生产中筛选合适的砧木以及相关配套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将早熟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瑞都香玉’和‘瑞都红玉’嫁接在5种砧木(110R、1103P、SO4、3309M、5BB)上,以自根苗为对照,形成10个砧穗组合。以成熟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果实中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和糖苷结合态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依据NIST11谱库和化合物保留指数进行化合物定性,建立标准曲线进行化合物的定量和半定量。比较不同砧穗组合葡萄果实香气含量的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香气轮廓分析。【结果】就香气化合物种类而言,各种组合一共检测到56种游离态化合物和33种糖苷结合态化合物。其中,5BB对两个品种的游离态香气化合物种类没有影响,瑞都香玉/3309M中未检测到2-甲基-3-丁烯-2-醇、庚醛和3-甲基丁醛,瑞都红玉/3309M中未检测到1-己醇和β-大马士酮。此外,就香气化合物含量而言,1103P、110R和SO4可显著增加‘瑞都香玉’果实中游离态萜烯化合物总量,而5BB对‘瑞都香玉’各类游离态化合物的浓度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5种砧木都可以提高‘瑞都红玉’果实中游离态萜烯化合物总量,但对两个品种果实中糖苷结合态化合物的影响都不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明显将两个品种区分开。回归分析表明,1-己醇、香叶酸和里那醇是‘瑞都红玉’各种砧穗组合中共有的特征化合物。从香气轮廓上看,110R、1103P、SO4和3309M对‘瑞都香玉’果实中柑橘香和其他花香的贡献显著高于自根苗,而5BB则对‘瑞都红玉’果实中的花香贡献最大。【结论】为充分发挥香气品质,推荐使用110R、1103P和SO4作为‘瑞都香玉’的砧木,不建议使用5BB作为‘瑞都香玉’的砧木;110R、1103P、SO4、5BB和3309M都适合用作‘瑞都红玉’的砧木。  相似文献   
38.
脱氢乙酸在食品检测中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氢乙酸是一种低毒高效广谱防腐剂,是吡喃的衍生物。脱氢乙酸对水的溶解度小,其盐类脱氢乙酸钠对水的溶解度较大,因此后者也常用来作为防腐剂。于常见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对比可以得到,脱氢乙酸的抑菌效果是防腐剂苯甲酸钠的2~10倍,也就是说,脱氢乙酸只需要使用很少的量,就可以起到更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东胜区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举全力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狠抓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和机制,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开拓了新的思考和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40.
新疆液态奶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新疆以生产加工液态奶为主业的乳品企业产销两旺,喜获丰收。本文分析了4家液态奶企业的经营实绩,认为取得显著经营效益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牛奶和乳制品营养健康作用的认识加深,产品结构较合理,抓住机遇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大力推广学生饮用奶,原料奶价格较低。文章还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