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3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PEG-6000胁迫对小麦三叶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干旱胁迫下小麦蛋白质表迭的变化,选取旱地品种蝈D27、陕优225和水地品种新麦18、小偃22、10-31为材料,在小麦三叶期,用18%和35%两种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待试小麦24 h后,月TCA丙酮法提取叶片全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小麦在干旱胁迫后的蛋白质带谱,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新麦18的35.0 kD干旱敏感蛋白条带.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后分子量28.0 kD蛋白在水地品种中消失,在旱地品种中正常表达或诱导表达.此外,干旱胁迫使抗旱品种烟D27诱导产生33.0和23.0 kD干旱应答蛋白务带,导致抗旱性弱的水地品种新麦18的35.0 kD蛋白条带消失.对新麦18的35.0 kD蛋白条带进行液相色谱分离结合质谱分析后发现其含有17种与基本生命活动有关的蛋白,这些蛋白与小麦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代谢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2.
非生物逆境是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为揭示小麦抗逆胁迫响应机制,并为培育转基因抗逆种质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普通六倍体小麦中国春中克隆出TaSKIP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及基因定位,同时对TaSKIP基因在PEG6000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克隆得到3个TaSKIP基因,其中2个基因被定位于6A和6D染色体上。序列分析表明,TaSKIP-6A编码区长为1 827bp,编码608个氨基酸,TaSKIP-B和TaSKIP-6D编码区长均为1 824bp,编码60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小麦TaSKIP蛋白与水稻、玉米和大麦等禾本科植物SKIP蛋白的同源性均大于88%,而且含有相同的SKIP/SNW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结果表明,TaSKIP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表达量上调,暗示该基因在小麦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品种来源:陕农78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所选育。1999年参加陕西省关中灌区高肥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34.
 【目的】以2份六倍体小麦Opata85和W7984及其重组近交系(RIL)的111个株系和3份小麦二倍体野生近缘种为材料,研究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检测普通小麦中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方法】利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2份六倍体小麦和3份小麦二倍体野生近缘种TaDREB1基因的DNA序列,在B基因组上发现了2个SNPs。以其为3?端,设计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及其互补引物,对SNP进行分型,同时研究了特异引物3?端碱基错配对等位基因特异PCR的影响,优化了PCR反应体系。【结果】等位基因特异引物3?端不同位置的碱基错配及不同类型的碱基错配对PCR结果影响较大;在等位基因特异PCR中,Mg2+、dNTP及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均大于普通PCR。【结论】只要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3?端加上合适的错配碱基,并且优化其PCR反应体系,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方法检测六倍体小麦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M_1代变异的SSR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试验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次级混合粒子场,模拟次级宇宙射线,分别以0、109、145、195、284和560Gy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混合粒子场辐射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微卫星(SSR)标记谱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粒子场处理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生长受到的损伤逐渐增加。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小麦B基因组的多态性位点频率占总多态性频率的46%,在3个基因组中最高,可能为“热点”突变基因组。高能混合粒子场对冬小麦幼苗的生长抑制和微卫星DNA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  相似文献   
36.
BN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N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14+2.0mg/l 2,4-D KT0.5mg/l 11%蔗糖诱导培养基中添加BN可以明显缩短出愈时间,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BN在低浓度1.0-1.5μg/l时对愈伤组织诱导起促进作用,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1.7-4.2个百分点;而当浓度升至10.1μg/l时,则有抑制愈伤组织形成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提高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的产生频率,采用了2,4-D中含有不同体积浓度的二甲基亚砜和不同的激素处理组合两种方法诱导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研究其对得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平均得胚率而言,在二甲基亚砜激素浓度处理中,最佳的二甲基亚砜体积浓度为3.0%(得胚率为17.0%),而且各不同浓度的处理均高于对照(9.7%);在不同激素配比试验中,2,4-D+3%二甲基亚砜单独处理的得胚率(7.3%)﹥2,4-D两次处理(6.9%)﹥2,4-D与2,4-D+3%二甲基亚砜配合处理(5.5%)﹥2,4-D一次处理(2.9%)。  相似文献   
38.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肥宝对小偃6号小麦种子发芽的效应,结果表明,在肥宝用量分别为0mg(CK)、15mg,20mg,30mg和35mg的6个处理中,用量从15mg逐渐增加至30mg,对种子的发芽势、根条数、根生长量均有明显或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尤以30mg拌种的效果最佳,可使小麦种子发芽势提高20%,根条数增加0.41个,根生长量加快19.2mm,芽生长量加快0.97mm,35mg用量的作  相似文献   
39.
以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材料,探讨用花 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可行性,并与常规轮回选择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不仅可行,而且简单、省事、高效。  相似文献   
40.
无融合结籽是近年来植物育种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二倍体无融合结将可以固定农作物杂种优势,单倍体无融合结籽可以进行单倍体育种。二者不仅可以应用于农作物育种,而且可以应用于遗传研究。本文对无融合结籽的植株优缺点、植株获得及利用方式进行了论述,供深入开展这项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