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7篇
  19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目的】探究大球盖菇菌渣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评价菌渣对土壤环境质量的改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在江西吉安开展菌渣原位还田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菌渣原位还田+常规施肥(JZ)和秸秆全量还田+常规施肥(JG)3个处理,分析不同栽培措施下水稻的生物量、产量和养分吸收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菌群丰度和微生物多样性等土壤环境的差异。【结果】与CK处理相比,JZ和JG均显著提高了水稻的生物量和产量,产量增幅分别为9.51%和4.89%。JZ和JG处理促进了水稻对氮(N)、磷(P)、钾(K)养分的吸收,成熟期N、P、K吸收量分别提高了41.44%和31.01%、48.64%和33.13%、28.44%和26.74%。JZ处理土壤pH较CK略有升高,JG处理移栽前期和幼穗分化期则显著降低;JZ和JG处理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明显升高;施用菌渣和秸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JZ处理土壤中与有机质降解相关的菌群丰度明显升高。【结论】大球盖菇菌渣原位还田和秸秆全量还田均能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水稻产量,菌渣原位还田对稻田土壤环境和水稻生...  相似文献   
362.
对江西省9个野生灵芝属菌株以及全国多地收集的31个栽培灵芝菌株进行ITS序列测序和分析,结果 9个野生菌株有灵芝、紫芝、南方灵芝、有柄灵芝、树灵芝等。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9个野生灵芝属菌株与31个栽培灵芝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9个野生灵芝属菌株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3.
为开发出适宜于飞防的苦参碱可溶液剂,并明确其润湿性能及喷雾性能,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分散剂种类及用量,测试了各配方的热贮和低温稳定性,利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制剂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利用水敏纸测试苦参碱可溶液剂在无人机喷雾时的雾滴密度及覆盖率,以此评价药剂的润湿性和喷雾性能。结果显示:BY-125为适宜于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剂,且当BY-125用量为1%~5%时,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随着BY-125用量升高,苦参碱可溶液剂的静态表面张力(SST)和动态接触角(DCA)逐渐下降。向稀释液中添加1.5%倍达通后,SST和DCA均分别降低48.78%~52.39%和56.59%~62.81%;桶混1.5%倍达通后,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燕麦蚜虫麦二叉蚜的防效、雾滴密度和覆盖率较未桶混倍达通时均有显著提高。研究表明,BY-125可用于配制苦参碱可溶液剂,其最佳用量为1%,桶混1.5%倍达通可显著提高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性能和沉积性能,本文优化了苦参碱可溶液剂在飞防中的喷雾性能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64.
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SnRK2)是一类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蛋白激酶,属于Ser/Thr类蛋白激酶,在多种信号转导中均能发挥作用。为了研究SnRK2蛋白激酶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分析了SnRK2基因家族的特点及研究历程,归纳了SnRK2基因在调控植物叶片气孔孔径,响应干旱胁迫、盐胁迫以及响应种子萌发和发育等方面的功能,指出SnRK2基因在多种信号转导中均能发挥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SnRK2基因在种子萌发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今后SnRK2分子机理研究和植物品种培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5.
为构建适宜的玉米群体结构,实现玉米高产抗逆栽培,以嫩单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6.00×104株·hm-2(M1)、6.75×104株·hm-2(M2)、7.50×104株·hm-2(M3)、8.25×104株·hm-2(M4),在8叶展叶期喷施化学调控剂玉多十(HK)和清水对照(CK)2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株高、穗位高显著增高,茎秆节间长变长,茎粗变小,扁率增大,茎秆强度变弱。HK处理较CK,株高、穗位高显著降低,4~5节位节间长大幅度减少,茎粗增加,扁率降低,茎秆强度增强。化学调控处理后,茎秆的压折强度与穿刺强度增强,其中,茎秆4~5节位提升幅度最大。倒伏率随种植密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化学调控处理可显著降低倒伏率,4个种植密度下倒伏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4.62%、43.81%、37.26%和30.82%。  相似文献   
366.
为摸清开鲁县玉米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模式下不同施肥水平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特在当地进行了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开鲁县玉米水肥一体化模式下氮肥与钾肥的利用率均达到40.00%以上,分别为42.93%、57.61%,高于全国的平均肥料利用率;磷肥的利用率偏低,为34.79%。  相似文献   
367.
以40个灵芝属菌株(包括9个江西野生菌株和31个国内栽培菌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菌丝特征、子实体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菌丝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菌株G23、G06、G17、G15的菌丝平均生长速率较快,长势较好。不同菌株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以及菌盖大小、形状、菌柄长度、直径等农艺性状差异较大。野生菌株G01、G06和G09具有较大的驯化潜力,可进一步开发利用,栽培菌株G33、G32、G11、G12、G30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江西省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68.
近年来,江西省大球盖菇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大球盖菇主产区之一。针对江西省大球盖菇产业存在的优良品种缺乏,菌种繁育难,栽培方式单一,产业化程度较弱,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推动江西省大球盖菇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69.
齐禾401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自育自交系Q428为母本、自育自交系F1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抗病性强,收获时含水量低等特点,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