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2篇
  9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为了研究麦冬须根中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ODS和Sephadex LH-20多种柱色谱技术对麦冬须根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与理化性质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从麦冬须根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甲氧基-6-甲基-7-羟基-8-醛基-3S-(3', 4' -亚甲二氧基苯)-4-二氢色原酮(1)、甲基麦冬黄烷酮A(2)、甲基麦冬黄烷酮B(3)、大黄素(4)、肥牛木素(5)、E-对羟基桂皮酸(6)、Z-对羟基桂皮酸(7)、4-羟基苯甲酸(8)、25R-spirost-5-ene-1β, 3β-diol 1-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9)和β-谷甾醇(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命名为麦冬黄烷酮D',化合物5和7为首次从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
为进一步研究国产人工打洞法所结沉香中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从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2-苯乙基)色酮二聚体(+)-3′,3′′′-dihydroxy-4′,4′′′-dimethoxyaquisinenone G (1)和aquilasinenone F (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都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化合物2的IC50 值为(64.6±1.6)mol/L,阳性对照为L(+)-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53.
应用Richards方程对散穗型和紧穗型水稻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研究两种穗型水稻品种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散穗型品种和紧穗型品种强、弱势粒在籽粒充实程度上有较大差异。散穗型品种整体灌浆速率、弱势粒灌浆效率均明显高于紧穗型品种。对两种穗型品种叶绿素含量和根系伤流强度两项生理指标的测定表明,散穗型品种虽然低于紧穗型品种,但其下降幅度亦低于紧穗型品种。总之,水稻籽粒灌浆特性与叶绿素含量和根系伤流强度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4.
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与拟南芥野生型Col-0是一种非亲和相互作用,激发依赖于EDS1(ENHANCED DISEASE SUSCEPTIBILITY 1)和PAD4(PHYTOALEXIN DEFICIENT 4)的抗病性,推测TIR-NB-LRR(TOLL INTERLEUKIN 1 RECEPTOR 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S)类抗病基因参与对O.heveae的抗病性。本研究通过筛选针对O.heveae的TIR-NB-LRR类差异表达基因,发现WRR4C(white rust resistance 4 C)基因受O.heveae的诱导上调表达。经过表型分析鉴定,O.heveae可以在2个wrr4c单突变体上形成浓密的菌丝网络和少量的分生孢子。同时,O.heveae在wrr4c突变体上激发的细胞死亡、胼胝体沉积和致病相关基因PR1(Pathogenesis related 1)的表达都显著降低,暗示着WRR4C基因正调控拟南芥对橡胶树白粉菌的抗病性。然而,通过白粉菌细胞进入率测定,WRR4C基因并不参与拟南芥对...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决欧李枝条等农林废弃物农业环境污染和资源循环利用问题,以欧李枝条、玉米秸秆、牛粪沼渣和河沙为原料,将基于欧李枝条复配的6种基质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研究了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保温、保水、保肥性能及其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所有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欧李枝条∶玉米秸秆∶牛粪沼渣∶河沙=1∶1∶1∶1比例为基础的复配基质C1具有较好的保温、保水及保肥性能,并且能够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主成分分析表明,C1是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维持基质质量的最佳配方,该研究为利用农林废弃物开发新型蔬菜栽培基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正>1现状调查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用电负荷的剧增,城市配电网正在飞速扩张,此时如仅用箱式开关站作为配电网联系点和开口点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环网柜由于接线方式灵活、原理简单和运行可靠的特点,近年来已在城市配电网普遍应用,从现有技术条件来看,环网柜的负荷开关与接地刀闸之间都装有机械防误闭锁装置,对于单一进出线能可靠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但在环网柜采用环网供电及"手拉手"网络接线方式进出线较  相似文献   
57.
苜蓿秸秆压缩仿真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提高苜蓿秸秆压缩过程中离散元仿真研究所用参数的准确度,该研究采用物理试验和仿真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首先,以接触参数物理试验结果为仿真参数选择依据,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对初始参数进行显著性筛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秸秆-苜蓿秸秆静摩擦系数、苜蓿秸秆-苜蓿秸秆滚动摩擦系数、苜蓿秸秆-45钢静摩擦系数对仿真休止角影响显著。进一步以休止角的相对误差值为评价指标,对3个显著性参数进行最陡爬坡试验,优化显著性参数取值范围,并基于Box-Behnken试验建立休止角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以物理试验得到的38.88°休止角为目标值,对显著性参数进行寻优,得到最优组合:苜蓿秸秆-苜蓿秸秆静摩擦系数为0.45、苜蓿秸秆-苜蓿秸秆滚动摩擦系数为0.08、苜蓿秸秆-45钢的静摩擦系数为0.54。最后利用T检验得到P0.05,表明仿真休止角与物理试验值无显著性差异,验证了最优参数组合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上述各优化试验来标定离散元仿真参数是可行的,同时标定的参数可为苜蓿秸秆的其它仿真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本文应用化学药剂对云杉腮扁叶蜂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300倍液防治云杉腮扁叶蜂成虫,防治效果为28.57%;利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为62.24%;利用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达82.65%;利用弥雾机按高效氯氰菊酯、柴油、水的体积比为1:2...  相似文献   
59.
杂交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祁家凤  王昊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15-116
选用12个棉花新品种(系),就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皮棉产量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德抗杂1号、东杂10号及皖杂5号的丰产性较好.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衣分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2.5%跨长与单铃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果枝数正相关;马克隆值与单株果枝数呈较大的负相关,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较弱;比强度与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间呈弱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0.
吕春华  刘旭  谭军  王昊  陈芬  刘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11-8213
[目的]对不同郁闭度下无刺构骨的地径和株高进行研究。[方法]用游标卡尺和直尺分别测量各样方内无刺构骨的地径和株高。[结果]中度郁闭的无刺构骨生长状况最优,比最高郁闭度和最低郁闭度植株地径生长量分别增产38.8%和289.8%,株高生长量分别增产48.1%和163.2%。通过曲线拟合确定最适宜无刺构骨生长的林分郁闭度为0.534~0.566。[结论]不同郁闭度条件下同一立地条件、同一年生的无刺构骨地径和株高生长量上存在显著的渐变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