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自1985年发明至今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在常规PCR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免疫学、计算机技术、原位杂交等技术的利用和相关仪器的运用,衍生出了各种PCR方法和技术,如原位PCR、复合PCR、反向PCR、定量PCR、不对称PCR、电子PCR及PCR芯片等。这些衍生出的PCR新类型和新方法有着独特的技术特点,解决了以往传统PCR的局限性。PCR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将不断推动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病原诊断、基因表达、遗传病检测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2.
为研究近年来引起雏鹅痛风病的新型鹅星状病毒流行毒株的病原学和遗传学特征,于2018—2021年从安徽省疑似感染新型鹅星状病毒的雏鹅中采集病料,使用健康鹅胚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到5例新型鹅星状病毒感染样品,利用鹅胚盲传3代成功分离到5株新型鹅星状病毒,均可在鹅胚上稳定传代,分别将其命名为AHAU2018、DY-19、ZY02、HR2105/2和HR2110/1株。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5株分离毒株的基因组全长均为7 175 nt。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5株分离毒株均属于致雏鹅痛风的新型鹅星状病毒,但2019年前的毒株与2019年后的毒株处于不同的进化亚分支上。新型鹅星状病毒在我国已发生变异,出现了新的进化亚分支,但优势基因型是否发生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3.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 4 型(PCV4)的TaqMan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 GenBank 已登录的 PCV3 和 PCV4 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 TaqMan 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构建标准曲线,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 PCR 方法对采自安徽省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与普通 PCR 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PCV3的标准曲线为Y=-3.534 6 logX+41.11(R2=1.00),PCV4的标准曲线为Y=-3.382 5 logX+40.67(R2=1.00)。PCV3 和PCV4 的检测限分别为49.5 和27.1 copies·μL -1。对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 2 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无特异性扩增,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1%。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 PCV3阳性检出率为 40.8%,PCV4 阳性检出率为 20.4%,混合感染率为 19.0%。建立了灵敏、特异,可同时快速、准确鉴别PCV3和PCV4的TaqMan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PCV3和PCV4的检测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