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云南、贵州、四川不同省市地区的水稻条斑病菌菌株141株,利用Rep-PCR技术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其DNA进行多态性分析.引物J3、ERIC、JELIR的扩增多态性较好,不同毒性菌株间的Rep-PCR指纹图谱差异很大.通过聚类分析显示,我国西南地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群体遗传分化明显,菌株的遗传族群与其致病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强、中、弱毒性菌株大致归为不同的类群.因此,Rep-PCR技术可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遗传变异与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2.
稻草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寒地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稻草不还田、0.5倍、1.0倍、1.5倍、2倍还田5个处理,N0(不施入尿素)、N1(150 kg·hm~(-2))、N2(300 kg·hm~(-2))3个氮肥施用水平,研究不同时期水稻氮素吸收情况、氮素积累量、氮素分配率以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分蘖期稻草还田量增加抑制水稻氮素吸收及积累,抑制作用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幼穗分化期稻草还田促进水稻地下部分氮素吸收,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0.5倍还田处理氮素积累量达最高值;收获期水稻地上和地下部分氮素均向籽粒部分转移,稻草还田配施氮肥情况下水稻分蘖及有效分蘖提升,N1施肥水平下1.0倍还田处理产量达最高值,N2施肥水平下0.5倍还田处理达最高值,稻草还田不配施氮肥或配施氮肥情况下稻草还田过量均降低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其中对乳头乳池粘膜上皮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硬化所致的乳头乳池闭锁性病变、乳头基部环行肌周围硬结性增生的病变及乳房内由于纤维素性增生形成硬块性乳房炎,虽采取多种方法治疗,但疗效均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84年以来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4.
15.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植物群落的演替起着决定作用,探讨灌丛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可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高原天然分布的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过渡区的不同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选择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植物群落,采用环刀法采集土壤样品,分析6个不同群落0-5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的过程中,1)0-50cm土层土壤质地发生显著变化(P0.05),由砂质壤土变为砂土,土壤砂粒含量由阶段Ⅰ的77.5%上升到阶段Ⅵ的89.2%,土壤黏粒、粉粒含量分别由阶段Ⅰ的0.59%和21.9%下降到阶段Ⅵ的0.21%和10.6%;表层土壤含水量由阶段Ⅰ的6%下降到阶段Ⅵ的4%,土壤容重由阶段Ⅰ的1.58g·m~(-3)上升到阶段Ⅵ的1.77g·m~(-3);2)土壤全氮、全碳、全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0-5cm表层土壤的全氮、全碳、全磷分别从阶段I的0.08%、0.77%、0.41%下降到阶段Ⅳ的0.03%、0.25%、0.23%,土壤全钾整体上波动较大。3)土壤表层肥力下降,质量降低,水分含量降低,限制了浅根系草本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深根系的半灌木植物油蒿的入侵。在鄂尔多斯高原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应注重提高表层土壤质量,促进灌丛化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石灰岩地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对高钙生长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本研究用多年生黑麦草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处理,探究温度和氯化钙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低浓度(≤1.5%)氯化钙处理的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普遍较高,而高浓度(≥2.0%)的氯化钙对其则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低浓度氯化钙处理时,温度对多年生黑麦草萌发几乎无影响,高浓度氯化钙处理时,15℃/25℃为多年生黑麦草萌发的最适温度。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黑麦草生态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也为石灰岩地区生态恢复、土地利用以及水土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九台市绿化苗木年销售额达到4亿多元,已成为九台市的主要优势产业。本文从政策扶持、科技服务、建立行业协会等方面介绍了九台市发展绿化苗木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石灰岩地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对高钙生长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本研究用多年生黑麦草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处理,探究温度和氯化钙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低浓度(≤1.5%)氯化钙处理的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普遍较高,而高浓度(≥2.0%)的氯化钙对其则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低浓度氯化钙处理时,温度对多年生黑麦草萌发几乎无影响,高浓度氯化钙处理时,15 ℃/25℃为多年生黑麦草萌发的最适温度.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黑麦草生态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也为石灰岩地区生态恢复、土地利用以及水土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用手术方法治疗急腹症病牛,成败均有。关于如何提高急腹症患牛的手术治愈率,谈谈看法。一、手术时机问题国内外文献记载及我们临床实践均证明了顽固性瓣胃阻塞、完全性肠阻塞、真胃右方转位及肠变位等疾病,非手术疗法多数无效,而手术时机是关键。具体看法如下。1.瓣胃阻塞:应在发病后1—3日内,用1—2剂大剂量的泻剂、前胃兴奋剂或瓣胃内往入药液治疗无效时,应立即手术。如药物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桓台县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老井灌区,现有水泥管机电农用井9489眼,井灌面积达48.3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93.45%。去年在全县机井现状普查中,发现机井经过几年使用后普遍淤积,据果里乡水利管理站65眼145米深的深井和258眼50米以上的浅井测试,在成井平均使用6-7年后,淤积厚度25.53米,每年每眼机井淤垫5.5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