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四川稻秆潜蝇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199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稻秆潜蝇在四川水稻上一年发生一代,生活史长达140d,麦田及沟边的看麦娘是其的主要越冬寄主,稻秆潜蝇翻颚茧蜂是越冬蛹的主要寄生性天敌,越冬蛹在次年水稻秧苗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时开始羽化并产卵,此期为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甘谷县辣椒生产及加工规模得到了大幅度增长,辣椒产业已逐渐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为加快甘谷县辣椒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辣椒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该文阐述分析了甘谷县辣椒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新品种选育推广、新技术应用、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等方面入手,提出促进甘谷县辣椒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3.
安县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安县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因素,总结当地稻瘟病的防治对策,以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不同耕作方法对土壤水温动态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华北高产农区连年旋耕导致耕层变浅、耕层生产能力下降的问题,在河北吴桥地区设置了6种耕作处理,研究大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法对土壤水热状况与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较大.耕作初期,深旋松耕处理土壤易于跑墒,随着时间推移,深旋松耕处理表现出利于降水入渗、储蓄更多水分的优势,并且越是干旱的时段,表现越突出,在抽雄吐丝期深旋松耕处理土壤蓄水量均极显著高于旋耕处理和间隔深松处理,其中深旋松耕50 cm处理的0~5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分别比旋耕处理和间隔深松处理增加37.67和26.41 mm,提高了60.57%和35.96%.土壤耕作结合地膜覆盖可以防止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其中深旋松耕30 cm+地膜处理的0~30和0~5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分别比深旋松耕30 cm增加18.18和24.67 mm,提高35.26%和24.64%.2)单纯耕作方法对春玉米土壤温度没有太大影响.深旋松耕结合地膜覆盖会在春玉米封垄之前气温较低时有较好的保温效应,从而延长生育期5d左右,延长了灌浆时间,利于提高产量.3)耕作方式的不同对土壤水温状况有影响,并进而影响春玉米物候期、群体LAI、干物质积累和灌浆速率以及产量的形成.所有耕作处理中,深旋松耕处理的春玉米产量显著高于深松耕作和旋耕耕作,其中深旋松耕50 cm+地膜处理产量最高达12 698.93 kg/hm2,与长期旋耕耕作相比增产27.45%.总体来看最适宜本地区的耕作处理是深旋松耕结合地膜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65.
以富含花生四烯酸(ARA)的微生物油脂为原料,建立了富含ARA的1,3-甘油二酯的酶法合成工艺。系统考察了酶促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及酶添加量对1,3-甘油二酯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实验,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2.7h,反应温度57℃,ARA与甘油的底物摩尔比为2.5∶1,酶添加量7.9%。在此最优条件下,1,3-甘油二酯的相对百分含量可达到73.5%,其中1,3-ARA-甘油二酯含量为38.1%。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剑毛帕厉螨(Stratiolaelaps scimitus)对不同虫龄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的捕食行为和捕食喜好,研究了剑毛帕厉螨对韭蛆1龄、2龄幼虫、卵及蛹的取食量和喜好性。结果显示剑毛帕厉螨对韭菜迟眼蕈蚊4种虫态的捕食喜好性为:1龄幼虫卵2龄幼虫蛹,对蛹完全不捕食。剑毛帕厉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猎物密度达到每试验小室10~15头时,捕食量增大速率开始变缓。  相似文献   
67.
利用调查和数据统计报道我国近年来的兽用抗生素使用、养殖业用药背景、抗菌药物耐药、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库研究及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等现状,并针对我国动物源细菌的耐药和监测现状,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各地区相关部门应科学评估分析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及变化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完善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加强教育和宣传等应对措施,为解决全球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8.
随着畜牧行业"禁抗"的落实,寻找合适的"替抗"饲料添加剂已然成为行业内的重要探索方向.单宁是一种植物源性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在过去,由于过量摄入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甚至产生一定的生理毒性,故其一直被归类为抗营养因子.但由于单宁的多酚属性,在适当的摄入量下,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和抗氧...  相似文献   
69.
为明确剑毛帕厉螨Stratiolaelaps scimitus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Yang et Zhang的捕食潜能,本试验研究了剑毛帕厉螨对韭菜迟眼蕈蚊卵、1龄幼虫和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剑毛帕厉螨对不同虫态韭菜迟眼蕈蚊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对3种不同虫态的捕食能力大小为:1龄幼虫卵2龄幼虫;对三者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8.76头、16.05粒和2.27头。对韭菜迟眼蕈蚊卵及1、2龄幼虫的寻找效应都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3h对卵和1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捕食速率也最高,在3~6h对2龄幼虫的捕食量和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70.
粉垄耕作对黄淮海北部春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在黄淮海北部引入一种称作“粉垄”的新型深土耕作措施,旨在解决由于连年旋耕所致的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现实问题。【方法】以旋耕和深松为对照,设置粉垄30 cm、粉垄50 cm、粉垄30 cm+地膜、粉垄50 cm+地膜等处理,探究其对春玉米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旋耕和深松相比,粉垄利于水分入渗,增加了土壤贮水,改善了土壤水分供给,提高了春玉米的穗粒数和籽粒含水率;尽管灌浆渐增期不具有优势,且耕作深度越深,起始生长势和平均灌浆速率越低,但灌浆快增期和缓增期平均灌浆速率随耕作深度增加的优势突出;最终粉垄的百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粉垄加盖地膜保存了更多水分,显著提高了穗粒数,灌浆渐增期灌浆速率便优势明显,且耕作深度越深,优势越明显,加之灌浆期延长,百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未覆膜两处理。【结论】粉垄覆膜的新型耕作措施为打破犁底层、解决耕层变浅、促进作物增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