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62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掺混型缓释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肥(CK1)和施用等NPK养分化肥(CK2)为对照,研究了掺混型缓释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2相比,施用掺混型缓释肥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增产幅度为23.77%;能促进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的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8.70%、19.02%、3.93%;可以改善小麦籽粒的品质,小麦籽粒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容重、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总糖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分别为3.49%,21.33%,1.58%,4.58%,10.73%,43.75%。  相似文献   
72.
金属采矿产生的尾矿不但粒度小、重量轻、表面积大 ,堆放时易流动和形成塌漏 ,而且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 ,对附近的村镇、农田、水源等构成极大威胁[1~ 3] 。因此 ,为保护环境、减小矿业开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金属尾矿库的土地复垦将非常必要[4 ,5] 。早期的结果表明 ,重金属的毒性和营养物质的缺乏是矿区植物定植的主要限制因子[6 ,7] 。添加改良剂和化学肥料来改变矿砂性质从而改善植物生长条件 ,实现尾矿库的植被恢复是一个可行的途径[8,9] 。有机物料的施用不但改善了尾矿砂较恶劣的物理性状 ,并且其分解产物具有一定的活性基团 ,很容易…  相似文献   
73.
从2009年7月到2010年6月,观察研究杭州植物园的鸟类及季节动态,共发现鸟类2 358只、97种,分属9目35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有3种,中国特有种有4种;古北界、东洋界和广布种各有32种、49种和8种;以留鸟居多,有55种,各季节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相差不大,所以各季节鸟类波动不显著;表现一定的周期性特征,物种数的高峰值位于5月和11月;仅有5种水鸟,占总种数的5.2%,且数量很少;鸟类的平均密度仅为每种5.85只/km2,明显低于纬度相近的青山湖和西溪湿地鸟类平均密度。  相似文献   
74.
植物组培快繁滤纸桥生根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组培快繁体系中所面临的难题 ,研究了一套实用的新型瓶外滤纸桥生根技术。该技术在温度 2 0~ 30℃、光强为 40 0 0~ 1× 10 4Lx、湿度为 85 %~ 95 %、在激素IBA10 0 0mg·L- 1 、使用 4号培养液时 ,用生根培养箱培养 ,可使组培苗提高生根率 ,苗木生长健壮旺盛。同时认为组培壮苗比弱苗生根率高出 6 5 %,生根数量多。夏季采用滤纸桥生根最快 ,春季次之 ;而苗木质量以春秋两季最好 ,夏季次之 ,冬季较差。生长季节所培养的 13种植物生根率能达到 87%~ 10 0 %,移栽成活率平均达到 95 %以上。所用成本明显下降到原来的 13.2 6 %。该方法简单、易行、低廉、快速 ,现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5.
氟化物对有机体影响较大,缺氟使动物的龋齿发病率增高,摄入适量的氟可以预防动物龋齿,有利于家畜的正常发育。氟过量可以引起家畜中毒,影响细胞酶系统的功能,骨质脆化,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家畜氟中毒主要通过饲料摄入,防治氟中毒的主要措施就是控制饲料含氟量。本方法能快速测定饲料中的氟化物。1试剂及仪器1.13M的乙酸钠溶液1.20.75M的柠檬酸钠溶值1.3IN的盐酸溶液1.4lug/ml的氟标准溶液1.5232型甘汞电极1.6标准氟电极极1.7PHS─2型酸度计1.8磁力搅拌器1.9聚乙烯塑料小烧杯2操作步骤取粉碎过40目的饲料0.50─2.00g于50ml的容…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赤铁矿的晶面效应对Cr(Ⅵ)迁移的影响,采用批实验研究了{001}主导晶面的片状纳米赤铁矿(HNPs)与{110}主导晶面的棒状纳米赤铁矿(HNRs)对Cr(Ⅵ)的吸附机制,并通过柱实验考察了不同环境因素(pH、入流浓度、流速和离子强度)对Cr(Ⅵ)在两种赤铁矿修饰石英砂表面的迁移规律。批实验结果表明:HNPs与HNRs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HNPs与HNRs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97 mg·g~(-1)和4.95 mg·g~(-1)。pH和离子强度增加,HNPs与HNRs对Cr(Ⅵ)的吸附量降低,表明吸附过程同时存在化学吸附和静电吸附机制。柱实验结果表明:pH增大,填充柱表面负电荷增多,减少了对Cr(Ⅵ)的滞留;增加初始浓度能够加快位点占据速度,增大流速导致Cr(Ⅵ)在柱内停留时间减少。离子强度增大,增强了阴离子竞争吸附,促进了HNPs与HNRs上Cr(Ⅵ)的解吸和迁移。相同条件下,由于{001}晶面对Cr(Ⅵ)的吸附点位密度低,导致Cr(Ⅵ)在HNPs中的滞留量小于HNRs。研究表明,赤铁矿不同主导晶面吸附构型的差异显著影响Cr(Ⅵ)吸附与迁移行为。  相似文献   
77.
水分管理对污染土壤中砷锑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结合传统的化学消化法、原位微束X射线荧光扫描图谱(μ-XRF)和微束X射线近边结构分析(μ-XANES)等技术,分析了湖南锡矿山地区高砷(As)/锑(Sb)污染土壤中As和Sb的形态;结合室内培养和传统离位化学提取法研究了淹水和干湿交替处理对该土壤As和Sb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供试污染土壤中As主要以As(Ⅴ)价态存在,且土壤中As的元素分布与铁(Fe)、钙(Ca)、硫(S)的分布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15、0.32、0.38,P<0.05);与干湿交替处理相比,淹水处理使得土壤溶液中As和Sb浓度分别提高了71.7%~4409%和3.53%~77.1%;土壤中无定形铁氧化物含量增加了13.8%,Fe结合态As和Sb含量分别增加了17.6%和32.33%,无定形铁氧化物含量与Fe结合态As和S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5、0.70,P<0.05)。尽管淹水处理下土壤中无定形氧化铁对As和Sb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增加As和Sb的固定,但铁锰氧化物的还原溶解而释放As、Sb对土壤溶液中As、Sb的含量影响更大,因此淹水较干湿交替提高了As、Sb的移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山东茶树良种组织培养及繁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取茶树嫩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以MS作基本培养基 ,经添加不同激素水平及组合的试验 ,得到最佳分化率 83% ,其培养基配方为MS +BA 1 5+ZT 0 5;最佳生根率 80 % ,其培养基配方为 1/ 2MS +IBA0 2 +2 0g糖。选出了最佳移栽基质为蛭石 +壤土 +木屑 ,其配比为 2∶1∶1,移栽成活率达 85%。一个外植体经三次继代培养可繁殖 4 7棵苗。  相似文献   
79.
杂交中籼稻机插适宜品种筛选和2种肥料水平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天长市目前麦茬高产施氮肥水平下,机插杂交中籼稻的用氮量以150 kg/hm2为宜;徽两优6号、徽两优3号、徽两优996、皖稻153综合性状好,可作为天长市麦茬机插中籼稻的主推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0.
Sb(Ⅴ)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有关Sb土壤环境行为的研究相对不足,通过吸附平衡实验研究了Sb(Ⅴ)在我国35种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土壤性质对Sb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土壤对Sb(Ⅴ)的吸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供试土壤中兴化沼泽土(60~80 cm)吸附量最高,是吸附量最低的韶关赤红壤的10倍。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Sb(Ⅴ)的吸附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吸附能力(吸附量和分配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b(Ⅴ)吸附量与土壤中水合金属氧化物含量,尤其是氧化锰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CEC)、溶解性有机碳(DOC)、全磷(P)含量显著相关。对土壤众多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各主成分与吸附能力之间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土壤富铁铝化程度、氧化锰、全磷等因子可解释吸附量回归模型变异的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