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97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鹿茸的割取     
一、收茸的保定目前,收茸保定大体上可分为机械保定、化学药物保定等两种方法。1.机械保定此法笨拙、费力,不安全,已基本不用。2.化学药物保定化学药物保定,就是将化学药物通过麻醉枪、长杆注射器或吹管注射器,注入到鹿的体内,使鹿麻醉而倒地,达到"制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对野性强的  相似文献   
132.
以UCDOS3.1为中文平台,以VBforDOS为编程语言,建立丰产林计算机操作系统。可进行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并对现实林分生产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3.
山区线形工程是指在山区修建的宽度基本均等 ,长度很长 ,宽度相对长度而言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工程 ,我们称之为线形工程 ,如在山区修建的公路、引水渠、引水管、输油管、输气管的埋设等工程。山区线形工程建设为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由于山区线形工程的特殊性 ,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常常被人们忽视 ,事实上山区线形工程的破坏性很大 ,它随工程长度、开挖宽度和坡面坡度成正比。线形工程压没面较易治理 ,但开挖面治理难度很大。本文提出三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可操作性强的治理方案 ,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34.
王继军  董文 《农村科技》2010,(10):62-62
<正>一、去角日龄7~10日龄给犊牛去角,最晚不超过15日龄。早期去角,不但利于操作、出血少、掉膘或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而且还会使感染几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5.
再论商品型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商品型生态农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实现“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合理化,并是农业生产与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因而黄土高原建设商品型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6.
县南沟流域农户生态经济行为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户生态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现实,以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县南沟流域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主要影响要素,并确定了各要素对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影响程度。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作为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表征变量,统计分析表明:农户的平均家庭受教育程度、户主的兴趣爱好、户主的风险意识、农户的土地利用率、户主的商品意识对农户的生态经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户主的商品意识对其影响最大,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户主的风险意识对其影响最小。这为新兴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7.
纸坊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阶段及驱动力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退耕还林(草)是恢复和重建生态经济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生态经济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调整产业结构的初期,土地的合理调整是突破口;稳定发展时期,提高工副业收入、增加单产是其主要驱动力;加速发展时期,以合理安排从土地上解放的劳动力,增加工副业收入为主要发展途径。草地收入水平太低是建立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8.
中国退耕还林(草)的发展历史阶段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土地荒漠化是我国21世纪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近几年来水旱灾害频发和沙尘风暴加剧的根源,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在分析了国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建国5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的5个阶段,可供决策部门在制订计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9.
黄土丘陵区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安全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安全系指满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态势,包含了3个层次的内容,具有3个重要特征。依据黄土丘陵区流域发展现状,农业生态经济安全状况可以划分为4个等级:安全、亚安全、不安全、极端不安全,大部分流域处于亚安全或不安全态势;以纸坊沟流域为例,分析了系统在亚安全态势下的具体表现。针对系统亚安全或不安全态势下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发展商品型生态农业,强化产业与资源的耦合关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建立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安全预警系统.及时调整系统外物、能输入。  相似文献   
140.
山西省处于中国中西部内陆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出现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形成生态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不相一致,制约了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形成。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生态改良、实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对策,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实施清洁生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