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15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侵蚀与非侵蚀黑土入渗性能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侵蚀与非侵蚀黑土的渗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非侵蚀土壤的渗透速率大于侵蚀土壤,且达到稳渗的时间长于侵蚀土壤;侵蚀土壤与非侵蚀土壤的渗透速率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侵蚀土壤达到稳定的时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延长,而非侵蚀土壤则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缩短。侵蚀与非侵蚀土壤的渗透速率均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下降;同一含水量下,非侵蚀土壤的渗透速率大于侵蚀土壤,且达到稳渗的时间长于侵蚀土壤;非侵蚀地与侵蚀地降雨前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均大于降雨后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且降雨前后非侵蚀地渗透速率都大于侵蚀地的渗透速率;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可知,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是影响土壤渗透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2.
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文件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文件A文件、分钟观测数据文件J文件中出现的缺测记录和疑误记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合理解决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观测数据文件中的缺测记录和疑误记录,保证了气象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准确性,从而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3.
以酵素菌为载体,鸡粪与玉米秸秆在不同配比条件下进行堆肥试验,观察其物理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结束时全部处理均没有恶臭味产生,堆体颜色都呈黑褐色且有灰白色菌群,堆体体积与重量缩小到原堆体的1/3,9种处理堆体升温速度,在堆肥第1 d时就有8种处理温度升到55℃以上,其中有4种处理满足堆肥卫生学要求,含水率随堆肥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有5种处理下降到20%以下,有4种处理在20%~30%之间。  相似文献   
44.
1 准备工作1.1 建营养液池营养液池是用来稀释浓缩营养液的,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用水泥砌成,位置最好建在大棚的中央,以便于供液主管合理布局,易于控制。营养液池的大小根据冬暖大棚的大小而定,一般每亩建5立方米的池子即可。池内壁可划上精确刻度,以便于观察容量。1.2 基质的选择与消毒常用的基质有砂、珍珠岩、炉渣、蛭石、废菇料等。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用40%的甲醛原液稀释50倍,将基质喷湿拌匀, 并用薄膜盖好,经25小时后揭膜风干,两周后即可使用。1.3 开地槽  相似文献   
45.
采收期对不同品种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采收期对不同主栽双孢蘑菇品种采收品质的影响,以4个双孢蘑菇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采收期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总酚等内在品质指标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上5种指标在同一采收期的不同品种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采收期Ⅰ(菌盖直径2~3cm)时这种差异表现得较为明显。在采收期Ⅰ时,不同品种间Vc含量的变幅最大,即13.2~105.5μg/g,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倍;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5.9~21.4mg/g,还原糖为1.51%~2.14%,总酚含量为333~680μg/g,PPO活性为34.25~88.25U/(g.min)。从整体趋势分析,随着采收期的延迟,不同双孢蘑菇品种中除PPO活性呈持续增加趋势外,其Vc、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总酚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采收期Ⅱ(菌盖直径3~4cm)或Ⅲ(菌盖直径4~5cm)达到最高。从营养学、生物学产量和贮藏特性考虑,综合分析以上5种试验指标,应选取未开伞且直径在4cm左右的双孢蘑菇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46.
不同化学添加剂对猪粪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氢氧化镁+磷酸、磷酸、磷酸二氢钾+氯化镁和磷酸二氧钙+氯化镁为固氮添加剂,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装置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了不同化学添加剂对猪粪堆肥过程中的保氮效果.结果表明,化学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堆肥化过程中氨气的排放率.氢氧化镁+磷酸、磷酸、磷酸二氢钾+氯化镁和磷酸二氢钙+氯化镁的氮素...  相似文献   
47.
水体底泥中磷的吸附-解吸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环境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意的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对水体底泥中磷的吸附-解吸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底泥磷在水体污染方面的作用,为底泥磷在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氨氮在底泥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通过以底泥作为研究对象,对氨氮在底泥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包括主要营养元素的环境意义和底泥对氨氮的吸附-解吸作用、基本概念及原理,以为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为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食用菌栽培中重金属污染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综述了土壤、空气、水和培养料中的Hg,Pd,Ag,Cd,Zn等重金属元素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富集情况,以及食用菌自身对重金属元素富集的性能,并提出了食用菌对重金属富集的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50.
为了充分挖掘土壤"磷库"资源,减少化学磷肥的施用量,减轻磷肥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PVK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溶磷菌XS2,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利用L25(53)正交设计试验,从碳源、氮源及p H对菌株XS2溶磷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PVK培养基测定了菌株XS2对多种难溶性磷源的溶解特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菌株XS2发酵液中有机酸的变化,对其溶磷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溶磷菌株XS2为巨大芽孢杆菌(Bucillus megaterium)。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p H 5条件下溶磷量最高,为401.33 mg/L;菌株XS2对Ca3(PO4)2、Al3(PO4)2、Fe PO4和磷矿粉均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发酵液中含有草酸、苹果酸、柠檬酸、乳酸、乙酸、琥珀酸和几种未知酸,其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而不同,柠檬酸、乳酸、乙酸和草酸可能是影响菌株溶磷的重要有机酸,试验获得了1株溶解难溶性磷的巨大芽孢杆菌XS2,它能够将多种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有效磷,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提高作物产量,为从源头上解决磷肥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