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27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严重侵蚀红壤封禁管理后群落的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严重侵蚀红壤采取人工施肥,补植与封山育林相结合进行治理(称封禁管理)的马尾松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封禁管理的马尾松平均木生物量是对照的40.0倍,乔木层和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分别为61.117t.hm^-2和1.598t.hm^-2,是对照的128.4倍和4.4倍,封禁管理群落的年净生长量是对照的28.7倍,乔木层的净生长量是对照的105.2倍,林下植被的是对照的3.0倍,治理后林地出现苔藓层,生物量为0.883t.hm^-2。因此,严重侵蚀红壤封禁管理后植被生物量的恢复演替速度较快,生产力较高,表4参12。  相似文献   
22.
迄今为止,USLE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水蚀模型。我省在引进、应用USLE的过程中对土壤主要侵蚀因素R、K、S、L、C、P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式USLE的特点,它来源于USLE,其形式和USLE相同,但因子的算法却不相同,尤其是它将USLE的6大因子完全基于GIS和RS的运算中,提高了精度和速度,成功地在福建省泉州市的11个县市区进行了推广应用。本文对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技术在福建省的应用和发展作了评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统计模型与过程模型的各自优缺点。  相似文献   
23.
 以裸露地为对照,研究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的土壤水库“库容”组成及其特性,以探讨森林土壤水库的蓄水调水机制。结果表明: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封山育林地土壤水库总“库容”,分别为503.95、471.62和451.48mm,分别是裸露地的1.23、1.15、1.10倍;兴利库容分别为326.87、332.21和309.94mm,分别是裸露地的1.23、1.25、1.17倍;死库容分别为114.29、89.60和101.46mm,分别是裸露地的1.11、0.87、0.99倍;防洪库容分别为62.79、49.81和40.08mm,分别是裸露地的1.52、1.21、0.97倍。最大有效库容为389.66、382.02和350.02mm,分别是裸露地的1.27、1.25、1.14倍。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的“库容”组成,均表现为兴利库容>死库容>防洪库容。与裸露地相比,林地土壤水库“库容”的增加,与林木生长对林地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和林地地表的良好覆盖有关。  相似文献   
24.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没有质量就没有投资效益,没有工期进度,没有社会信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工程项目控制的重点。本文就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方法、影响因素及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5.
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蓄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的蓄水特性,以期加深对森林土壤水库削洪补枯机理的认识。以裸露地为对照,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封山育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土壤水库的蓄水功能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和对照土壤水库的年均蓄水量分别为381.1,368.7,336.9和243.6mm,分别占各自总库容的75.62%,78.18%,74.62%和59.57%。不同季节中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的月均蓄水量大小顺序均为多雨期>雨量中等期>少雨期,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封山育林地土壤水库多雨期的月均蓄水量分别比对照的多124.8,121.9和85.0mm,少雨期的月均蓄水量也分别比对照的多141.0,129.2和91.0mm。  相似文献   
26.
长汀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长汀县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2000年以长汀县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被列为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已连续几年实施重点治理。应用2000年和2003年的SPOT数据,对长汀县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长汀县水土流失集中分布在以河田为中心的中部低丘区,向周围山区呈辐射下降趋势,87.21%水土流失分布在海拔200~500m的丘陵地带;近4a来,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都呈下降趋势,尤其以河田镇下降最大,但是剧烈流失在空间分布上呈扩散的现象。多年有效的治理是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且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燃料结构的变化保护了植被也是重要因素。由于开发建设项目和山地农业开发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是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和全省其它地方相比,长汀县水土流失仍然严重,治理任务还相当艰巨,应继续加大自然生态修复的力度,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开展水土流失监测等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7.
28.
安徽养蜂史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量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和小集水区试验技术方法,通过两年的降雨量数据观测,对闽北地区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和对照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小集水区进行坡面径流动态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小区地表径流的产生主要是受降雨量的影响,而与降雨强度的关系不大,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之间呈现出极显著的非线性二次抛物线关系(P<0.01)。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月平均径流量一般随月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同1月份间其平均地表径流量的大小趋势为:对照>封山育林>杉木>木荷,均是在6月份达到最大值,9月份出现最小值。对照比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更容易产生地表径流,林地具有较好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作用。  相似文献   
30.
福建省工程侵蚀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治理工程侵蚀提供科学依据,在GP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福建省于2002年对因工矿、城建、交通以及其他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工程侵蚀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福建省工程侵蚀点多面广,全省共有4481处存在工程侵蚀,侵蚀面积高达1万6671.36hm2;工程侵蚀用地类型复杂,以工矿造成的工程侵蚀为主,有3296处,占73.56%;59.58%工程侵蚀点处于在建状态。引起工程侵蚀的原因,主要是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大多数业主们水土保持意识淡薄,全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率仅为45.44%,没有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再加上缺乏相应有效的预防监督措施。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监测技术、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增加科研投入,探索科学治理措施,进行工程侵蚀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