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8篇
  23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51.
猪脂肪前体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2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出细胞成分均一、增殖旺盛的原代脂肪前体细胞。对所获细胞采用含50 nmol/L胰岛素+100 nmol/L地塞米松+0.25 mmol/L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0nmol/L罗格列酮的分化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少量细胞第2 d开始出现脂滴,大多细胞第3 d出现脂滴,分化率达95%以上,第4~7 d小脂滴逐步融合为大脂滴。在脂滴出现及汇聚快慢上本实验所采用诱导方法明显快于其他诱导方式。  相似文献   
52.
以3年生耐冬山茶为材料,进行耐寒性研究,采用人工冷冻处理,对不同处理温度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保护酶的活性、MD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耐冬山茶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SOD、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也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说明叶片内保护酶的存在和活性的提高减轻了由膜脂过氧化引起的伤害,是植物组织提高抗寒性、避免低温伤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平顶山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王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20-7222
利用平顶山1971~2000年5个气候代表站(汝州、鲁山、宝丰、郏县、叶县)30年气候整编资料,结合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平顶山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认为平顶山旅游气候适宜期长达7个月,其中4~5月、9~10月为最舒适月,可根据不同季节开展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探究不同微生物肥料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作用,在云南丽江永胜采用大田试验比较了德根贝和保得两种土壤微生物肥及移栽时施用和移栽成活后施用两种施用方法对烤烟大田期、生物量和根系、烟叶叶绿素、农艺性状、大田病害发生、经济性状、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德根贝对生物量和根系的效应好于施用保得,施用德根贝使根鲜重、茎鲜重、叶鲜重、根深度、根幅、根干重、叶干重、茎干重分别显著增加14.4%~15.6%,7.9%~13.8%,29.1%~47.6%,7.9%~10.6%,12.4%~16.1%,7.1%~12.2%,1.33%~2.22%,6.3%~10.2%。(2)德根贝增加节距、株高、茎围、叶片数、下部叶(第2叶)叶面积、中部叶(第9叶)叶面积、上部叶(第17叶)叶面积分别为2.0%~5.0%,8.6%~9.7%,8.0%~11.1%,9.8%~14%,8.6%~9.7%,9.9%~11.3%,16.3%~20.6%,63.9%~75.1%。(3)施用保得和德根贝对经济性状效应明显,增加的幅度德根贝较保得大,施用德根贝使上等烟、中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均价、级指、产指分别增加1.40%,5.93%,10.88%,15.68%,4.71%,462%,1567%。  相似文献   
55.
采用不用浓度激素配比对一叶萩组培快繁进行研究果表明,一叶萩最适外植体为茎段,接种成活率为96%,最佳初代培养基为6-BA 0.50 mg·L-1+IBA 0.20 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6-BA 0.50 mg·L-1+IAA 0.20 mg·L-1+GA30.10 mg·L-1,增殖系数达8.7;生根率最高的培养基为1/2MS+NAA 0.10 mg·L-1,培养30 d左右,生根率达88%,平均根长1.7 cm;最佳移栽基质是蛭石,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56.
喹唑啉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农药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真菌、杀虫、除草、抗病毒及杀螨等,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将不同药效团引入到喹唑啉骨架中,经结构修饰后能合成一系列具有农药生物活性的新型喹唑啉衍生物。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农药活性研究进展,旨在为喹唑啉结构的修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为揭示不同亚气候带烟叶质量的变化规律,以昆明3个主要亚气候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种植的K326、云烟87、云烟99、NC102、NC297等5个烤烟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烤后中部烟叶糖类物质及其相关指标和感官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感官评吸分值及所测糖类物质及其相关指标均以在暖温带最高、北亚热带次之、中温带最低;评吸总分与各种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与淀粉、总糖、糖氮比呈显著正相关,与两糖差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8.
59.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西南地区是中国重要农业生产区,季节性干旱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西南地区防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收集西南地区4个省(市)共97个代表气象站50a(1959年-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标准中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指标,以年、季为时间尺度,研究西南地区干旱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0a干旱强度和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年尺度干旱频率呈西部高,东部低的带状分布,高发区位于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云南西北部和中北部的山地、高原及河谷地带,发生频率在3年2遇以上;年干旱强度以中旱以上为主。不同季节干旱频率差异大:冬旱发生频率最高,春旱次之,秋旱较低,夏旱最低;干旱强度方面,冬旱强度最大,春旱次之,秋旱较小,夏旱最小;总体而言,干旱发生频率高的地方干旱强度也大。从年际变化看,西南地区总体上略有变湿的趋势,年干旱强度明显减弱,其中春旱、秋旱有减轻趋势,夏旱和冬旱有所增强;但近10a,年干旱强度增大明显,夏旱、秋旱、冬旱也明显上升,这与西南地区近几年干旱频繁发生相吻合。  相似文献   
60.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贵州省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马铃薯适宜种植区域广,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在贵阳市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跃居第三,仅次于水稻、玉米,达2.67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