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过量施用氮肥增加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监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寻求合理的氮素减排措施对农业生产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设置3个不同梯度喷涂吡啶尿素水平(N1-3)及不施氮肥(N0),在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期间采用静态箱法收集气体,研究土壤CO_2、CH_4和N_2O的排放特征,定量评价不同用量喷涂吡啶尿素的综合增温潜势。结果表明:不同喷涂吡啶尿素用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玉米和小麦季土壤CO_2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排放规律。CO_2平均排放通量小麦季明显低于玉米季,而CO_2累积排放量小麦季则高于玉米季;各施氮处理玉米和小麦季基肥和追肥后均出现显著的N_2O排放峰。整个轮作季,随喷涂吡啶尿素用量的增加,土壤对大气CH_4的交换通量有所降低,而土壤排放CO_2和N_2O的量有所增加。CO_2的综合增温潜势(GWP)对轮作系统总GWP贡献最大,而CH_4很小。玉米和小麦季各喷涂吡啶尿素处理的总GWP均高于对照;玉米季各处理的净GWP均为正值,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源;而小麦季各处理的净GWP均为负值,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汇。说明玉米/小麦轮作体系的综合增温潜势随施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合理减施氮肥可以有效降低大气增温效应。  相似文献   
42.
氮磷钾和微肥对高肥区夏玉米养分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N、P、K、Zn及Mn肥对高肥区夏玉米产量、植株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土壤N、P、K、Zn、Mn的贡献率分别为91.2%、100.3%、96.3%、99.4%、99.9%.玉米吸收的N、P、Zn主要积累在籽粒中,Mn主要积累在叶片和籽粒中,而K在植株各部位的积累相对均匀.在NPK处理的基础上增施Zn、Mn肥,显著降低了植株对P的吸收,而对产量、植株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土壤中P、Zn、Mn养分含量较高,完全能够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NK处理最为合理经济,有效地改善了玉米穗部和植株性状,平均产量达到9 821 kg/hm~2.  相似文献   
43.
鲜食花生高产优质高效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鲜食花生的需肥特性,并总结其施肥原则和技术,指出在肥料施用上,应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无机肥,并适当补充一些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44.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类型及特点,阐明了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及污染的原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缺磷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磷对9个玉米品种苗期的生长发育、根系形态、根系活性、氮磷钾吸收和转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减少玉米的叶片数、株高、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植株干重、氮磷钾吸收量和磷钾转运率,增加玉米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总吸收面积和根冠比。品种间比较,缺磷条件下以‘蠡玉16’的干重最多,相对生物量最高为95.6%,原因是该品种有较大的根系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氮磷钾吸收量、氮磷转运率和磷钾根效比。  相似文献   
46.
【目的】进一步探讨HA(风化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腐植酸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HA与微肥配合施用对茼蒿生物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①所有施肥处理比对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4.55%-18.08%。HA与微肥配施生物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4.14%;②所有施肥处理茼蒿VC(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32.97%,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VC含量;③所有施肥处理茼蒿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20.4%59.6%、17.82%--84.99%;HA与微肥配施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平均增加了51.1%、60.79%。【结论】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茼蒿的生物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进一步探讨HA(风化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腐植酸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HA与微肥配合施用对茼蒿生物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①所有施肥处理比对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4.55%-18.08%。HA与微肥配施生物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4.14%;②所有施肥处理茼蒿VC(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32.97%,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VC含量;③所有施肥处理茼蒿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20.4%59.6%、17.82%--84.99%;HA与微肥配施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平均增加了51.1%、60.79%。【结论】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茼蒿的生物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强筋和中筋小麦植株生长、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为选择适宜氮肥种类、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强筋小麦'藁优2018'和中筋小麦'济麦22'在河北邢台进行田间试验.在相同施氮量下,设置5个氮源处理:不施氮肥(CK)、酰胺态氮肥(Urea)、铵态氮肥(NH4+-N)、硝态氮肥(...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小麦籽粒蛋白组分、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黑龙港流域小麦高效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济麦22和藁优2018为供试品种进行了2年小麦田间试验。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在等氮肥用量条件下设氮肥基追比3∶7 (N3:7)、4∶6 (N4:6)、5∶5 (N5:5)和6∶4 (N6:4) 4个处理,氮肥追施在拔节期随灌溉一起进行。分析小麦生长关键时期的植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及蛋白组分含量、氮肥效率和籽粒产量。  【结果】  随氮肥基追比例的提升,两小麦品种的植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生育期的推进,两小麦品种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氮素积累速率呈“升―降―升”的趋势。拔节至挑旗期是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主要阶段,至成熟期藁优2018和济麦22分别以N4:6和N5:5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最高。N4:6处理的藁优2018具有最高的籽粒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含量,籽粒总蛋白质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3.66%~10.76%,籽粒产量是其他处理的1.07~1.13倍,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回收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显著提升。N5:5处理的济麦22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其他处理高2.55%~4.78%、4.11%~16.92%、3.42%~10.39%、1.35%~10.32%和2.95%~10.06%,籽粒产量是其他氮肥处理的1.03~1.08倍,氮肥回收率显著增加。在挑旗—成熟期,藁优2018的氮素积累速率与济麦22相比较高,籽粒蛋白组分含量较济麦22高出1.17%~5.72%;而济麦22各氮肥处理的籽粒产量比藁优2018增加5.4%~15.21%。  【结论】  满足小麦氮素积累特性的氮肥基追比有利于小麦的高产优质。中筋小麦 (济麦22) 品种在挑旗至成熟期氮素积累速率变小,氮肥基追比为5∶5较为适宜,而强筋小麦 (藁优2018) 品种氮素积累速率大,氮肥基追比提高到4∶6,可以促进小麦高产和增加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50.
为确定春玉米生产中的合理施肥量,采用田间试验法,在蔚县选择不同肥力水平的10个点进行春玉米"3414+1"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与春玉米产量之间均有极显著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春玉米最高产量和经济最佳产量时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因土壤肥力不同而异。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了蔚县不同肥力地块春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及经济最佳产量施肥量推荐范围;肥效利用率钾肥氮肥磷肥,且中高肥力土壤中钾养分对产量的限制较大,因此应适当增施钾肥,稳定氮磷肥,根据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进行分类指导、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