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探索树皮替代草炭栽培鸟巢蕨的可行性,选择树皮与丹麦草炭的复配基质进行鸟巢蕨盆栽试验,以100%泥炭处理为对照,分析不同配方基质物理性状及其对鸟巢蕨的株高、冠幅、叶片数以及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与树皮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基质密度、孔隙度、持水力介于两者之间,其栽培鸟巢蕨优于或接近单一使用草炭的效果,最佳配比为草炭80%+树皮20%,上盆8个月后,比使用纯草炭的株高增加4.5%,叶片数增加8.6%.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对人畜的毒性都不大,但共同的特点是产生过敏反应。在兽医临床中由于超大剂量也有中毒病例。在当前,药物过敏中青霉素的过敏问题在人已处于突出地位,无论在过敏发生率,过敏严重性,以致过敏死亡率方面青霉素均居于首位。在兽医临床上尚未处于像人那样的突出地位,不过家畜的青霉素过敏反应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测定6种药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菇棚药效试验中,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2%以上,其中高效绿霉净WP 1 500倍液、100%克霉先锋WP 1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其校正防效达96%;室内杀菌及抑菌毒力筛选试验中,70%菌绝杀SP 1 000倍液、高效绿霉净WP 1 500倍液对绿色木霉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平菇菌丝生长浓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探讨了茄子杂种一代制种技术:不同栽培形式、种株不同留种部位、制种田管理对茄子杂种一代产量的影响。实践证明开展茄子杂种一代优势利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前景十分广阔。 一、不同栽培形式对F1种子产量的影响 笔者在露地条件下进行茄子杂交制种,平均每666.7m2产15kg左右,而在保护地条件下制种,则平均每666.7m2产30kg左右,同时种子品质也有所改善。 二、种株不同留种部位对F1种子产量的影响 1987年笔者在1333m2大棚内选留种株不同部位的种果进行杂交制种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7.98m2,3个处理,即处理a:对茄…  相似文献   
15.
1 玉兰菜来源及主要特征特性 所用种子:荷兰VINTOR,购自法国威马Vilmorin蔬菜种子公司. 中文名玉兰菜,别名欧洲菊苣、苦白菜,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为粗壮的肉质直根,叶片数25~28,互生.株高18~20cm.花序头状,每个花序由16~21朵花组成,蓝紫色.花期5~8d.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再生力很强,气温达-3~-5℃时,叶色仍呈深绿色.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水分,但不能积水.喜肥沃的壤土pH5~8.适应性强,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6.
陕南地区种藕历史悠久,藕田养鱼虽有开展,但由于养殖种类价值较低,养殖户收益有限。因此,通过改变养殖品种结构,开发新的养殖模式,是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筛选适合冀北冷凉山区种植的粮饲兼用燕麦品种为目标,对燕麦新品种进行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的为坝燕4号,分别为2 509.5,30 435.0 kg/hm~2,抗病、抗倒等方面都相对较好;白燕15号的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 800.0,19 051.5 kg/hm~2,且生育期短;晋燕8号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 468.5,19 857.0 kg/hm~2;坝莜18号的干草产量为24 613.5 kg/hm~2,仅次于坝燕4号。因此,坝燕4号、白燕15号、晋燕8号可作为粮饲兼用品种,坝莜18号可作为饲用优良品种在冀北冷凉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春茬马铃薯提早上市可弥补市场空缺,后茬可种植燕麦草或蔬菜等作物,进行轮作倒茬防止马铃薯连作病害发生,且一年双季栽培效益较高。但春茬马铃薯种植缺少适合的品种,为筛选出适宜承德冷凉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2017年引进7个马铃薯品种,以荷兰15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茬马铃薯因为早收,商品性相对较好;张薯12品种适应性强、稳产性好;中薯3号、圣禾田品种具有明显的抗病性、适应性;这3个品种表皮光滑、薯块大、芽眼浅、耐旱性强,均适宜冷凉山区春茬推广栽培,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承德地区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不大,只是在山地或大田边缘零星种植,没有形成种植规模,主要原因是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农民种一点主要是自己食用。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大豆营养保健价值的认识,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产量普遍不高,大豆病虫害是造成大豆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每年因病虫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7%-12%,严重时高达30%以上。而大豆花叶病毒病在承德发生较普遍,是造成减产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播期和行距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燕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播期、 3个行距水平开展试验。结果表明,5月15日播种,行距30 cm水平,藜麦平均株高为128.3 cm,主穗宽18.1 cm,千粒重3.06 g,籽粒亩产量最高,为224.3 kg。综合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冀北冷凉区种植燕藜1号建议在5月中旬播种,亩密度0.8万~1.0万株,以实现藜麦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