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31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论述了冬季大体积砼施工中的砼裂缝的原因,选料的原则,尤其是水灰比致关重要,对温度的控制,养护的措施也作了具体的说明,对在-10℃的条件施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究生物炭对潮土和砂土钾素淋失的调控效应,通过土柱淋溶模拟试验,以水洗生物炭为研究对象,比较生物炭水洗前后不同形态钾含量、表面形貌和含氧官能团变化,进而探究不同用量水洗生物炭对2种类型土壤钾素淋失的阻控效应。结果表明:水洗处理可使生物炭水溶性钾含量由13.9 g/kg降至0.06 g/kg,而对生物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含氧官能团影响较小。水洗生物炭对潮土和砂土水分淋失的影响受其施用量的影响,表现为低量促进、高量抑制的趋势,添加1%水洗生物炭显著增加了2种类型土壤水分淋失总量。生物炭对2种类型土壤钾素淋失的影响各异,添加2%和4%水洗生物炭对砂土钾素淋失表现出显著的阻控效应(P0.05),钾素淋失量分别较不加生物炭处理降低了21.2%和28.3%,而添加1%水洗生物炭却增加了潮土钾素淋失量(P0.05)。另外,生物炭可提升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表层土交换性钾含量,且提升幅度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对砂土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因此,从钾素淋失角度考虑,生物炭更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较低、保肥能力差的砂质土壤上。  相似文献   
73.
以"泰山红"石榴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并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和育种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显示,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1.5 mg/L BA+0.3 mg/L IBA+2 g/LPVP,成芽率达85.7%,成芽个数为4.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B5+0.6 mg/L BA+0.5 mg/L IBA+0.3 mg/LAgNO3+0.2 mg/L GA3+100 ml/L椰汁+2 g/L PVP,增殖系数达5.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B5+1.0 mg/L IBA+100 ml/L椰汁,生根率达94.0%,移栽成活率达89.0%。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地区硒元素含量高的背景资源开发利用,以采集的土壤、农作物等样品分析测试获得大量的高质量、高精度的硒数据为主,对其在各类型土壤的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对影响土壤Se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赋存形式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研究其在土壤—农作物的迁移转化特征,评价土壤的硒元素丰缺及研究区产出农产品质量。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南部土壤硒含量为0.504mg·kg-1,表层土壤硒含量高于深层土壤,且不同相态硒含量与总量均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5.
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总体综合评价项目研究基础上,以松嫩平原南部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区为研究对象,面积约8.29km~2,采集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典型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及对应根系土壤样品,进行硒元素的测试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信息进行系统处理研究,查明研究区内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硒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南部表层土壤中硒含量为0.204mg·kg~(-1),达到了中等程度,在全国硒的地球化学分带中,处于低硒带分布区。大豆中硒元素的平均含量较高,反映大豆对土壤中硒元素的利用程度较高。玉米中硒平均含量最低,反应玉米对硒元素的吸收利用程度较差。松嫩平原南部地区居民硒摄入量处于极低水平,93%的居民硒摄入水平处于安全线以下,约53.5%人群处于缺硒状态。  相似文献   
76.
铅在石灰性褐土中的淋溶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灰性褐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模拟降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相当于山西省太谷县平均年降水量条件下,铅在土壤垂直方向上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肥力土壤中的铅在0~20cm土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迁移转化,肥力不同的土壤迁移转化的规律不同。淋溶后高肥力的土壤可促使其他形态的铅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铅转化,降低了铅的有效性。为探讨铅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循环特征及污染土壤的改良和修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4种蔷薇科园林植物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功能特征。[方法]以蔷薇科4种代表植物樱花、樱桃、紫叶李和红叶樱花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叶片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间的差异,分析彩叶树的光合特征。[结果]红叶樱花和紫叶李叶片的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大于樱花和樱桃,而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樱花和樱桃。相关性分析表明,Chla和Chlb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为典型的双峰曲线,红叶樱花和紫叶李的光补偿点高于樱花和樱桃的光补偿点。红叶樱花和紫叶李的第一光合高峰较樱花和樱桃要推迟0.5~1.0 h,其光合午休也相对平稳。4种植物间的热耗散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红叶樱花热耗散能力最强,紫叶李次之,说明红叶樱花具有较好的抗高温能力,但光能利用率较差。[结论]该研究可为彩叶植物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8.
美国白蛾是危害猖獗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笔者介绍了该虫蛹期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在介绍其中7种优势寄生性天敌对美国白蛾越冬蛹和夏季蛹的自然寄生率、寄主蛹中羽化的子代数和性比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舞毒蛾黑瘤姬蜂的分布、寄主、寄生率、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江苏省采用天敌昆虫开展生物防治的现状,探讨了应用舞毒蛾黑瘤姬蜂防治美国白蛾的研究方向与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9.
华北等低纬度地区自然分布的园林树种,如国槐、白蜡、垂柳等,引入到沈阳地区栽植已经有十几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这些低纬度树种在高纬度地区栽植后,特殊年份经常发生春季大量死亡的现象。通过光合速率测定、树干径流测定和气象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树种大量死亡的原因是树种的生理特征与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0.
王菲  代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04-4905
采用7种培养基对树莓品种“秋福”的花粉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散粉时间、不同散粉方式、不同培养基及不同组合处理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散粉24 h为最佳散粉时间,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管最长、最粗。整花散粉方式以0.75%琼脂+20%蔗糖+0.02%硼酸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最好,而花药散粉以0.75%琼脂+10%蔗糖+0.01%硼酸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最好,其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2.75%和31.43%。不同散粉方式花粉管长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整花散粉花粉管长度长,花药散粉花粉管长度短。不同培养基和散粉时间、散粉方式对花粉管粗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