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9篇
  7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如何确定某一区域适宜的森林覆盖率,已成为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我国对森林覆盖率的认识及开展的适宜森林覆盖率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强调了对西北地区尤其是不同类型区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研究。尽管到目前为止适宜森林覆盖率仍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相信今后随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结果将更加趋于准确、合理,并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2.
黄土高原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细根垂直分布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生长在陕西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区安塞县和半湿润气候区长武县的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获取根样,研究不同气候区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地刺槐细根分布差异较大,安塞县刺槐细根平均分布深度为250 cm,长武为200 cm;安塞阴、阳坡立地上刺槐细根表面积特征值分别是长武的5.06和8.29倍.无论是在阴坡还是阳坡立地上,安塞刺槐细根表面积特征值均在土壤表层0~20 cm处达到最大值,且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小;长武刺槐细根表面积特征值峰值出现在较深的土层,阴、阳坡均在60 cm左右.安塞刺槐细根约80%分布于0~150 cm土层中,长武集中在0~100 cm土层.此外,两地刺槐细根表面积特征值阴坡大于阳坡.水分条件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模型S=AhB(C Dh Eh2 Fh3)可以较好地拟合两地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安塞县不同立地的拟合决定系数R2均在0.94以上,长武县在0.80以上.  相似文献   
23.
刺槐人工林细根垂直分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陕西安塞县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详细调查,以细根表面积为指标建立了在土壤入渗水和深层土壤水混合作用下的刺槐细根垂直分布模型S=AhB(C Dh Eh2 Fh3),式中:A、B、C、D、E、F为经验系数,其中A>0、B>0、F≠0;S为从地表到一定深度的细根表面积(cm2·dm-3);h为土壤深度(cm).该模型可以从理论上确定细根分布的最大深度hmax和细根分布达最大值时的土壤深度hp,以及土壤入渗水对根系生长影响的最大深度hq,hq可以近似的作为土壤入渗水和深层土壤水对细根生长影响的分界点.根据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模型,刺槐林下土壤水分在剖面上的垂直分布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1层水分活跃层,从土壤表层到hp处,该层受降水影响最大;第2层土壤水分衰减层,位于hp~hq之间,该层受降水的补给程度变化较大,水分与细根垂直分布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大体均是从hp到hq逐渐减少;第3层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位于hq以下,在这一深度以下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运用该模型可解释细根分布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揭示黄土高原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壤干化现象的成因,为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进一步贯彻适地适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尚小娇  王迪海 《园艺学报》2016,43(11):2243-2250
以陕北‘七月鲜’枣树为材料,研究不同物候期(萌芽期、展叶初期、展叶中期、全叶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细根和叶中可溶性糖、蛋白以及C、N、P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根序增大,细根中可溶性糖、蛋白、有机C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全N和全P含量呈降低趋势;(2)不同物候期细根中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呈"W"变化趋势,叶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3)细根的有机C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果实成熟期,叶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展叶中期;(4)细根的全N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叶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全叶期和落叶期含量较低;(5)细根的全P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叶持续降低,直到落叶期有所增加;(6)细根与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C、N、P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细根与叶片的各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质量的内涵和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西北地区森林培育质量的评价应主要以人工林成长期水土保持功能的发展速度和成熟期持续发挥作用的保持水土功能为标准.西北地区高质量的人工林不仅要较快地具有高效的水土保持功能,而且要能够持续地具有生态效益.土壤干燥化和有害生物防治问题与西北地区森林培育密切相关.森林培育质量的持续提高不仅要依靠森林培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而且有赖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6.
MATLAB在航空遥感图像增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MATLAB软件,对航空遥感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比较分析了直方图均衡化、线性扩展和对数曲线、指数曲线扩展方法对农耕地、果园地、林地、牧草地、工矿居民地和道路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能够满足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要求,不仅速度快,方法科学,而且可为航片的判读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助于提高判读精度.  相似文献   
27.
黄土丘陵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措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半阴坡立地上,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抗旱造林综合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整地,保水剂浸根和穴施菌根菌综合措施营造油松,刺槐和侧柏,虽然增加了造林成本,但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根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经济有效的综合措施为:造林树种为刺槐,鱼鳞坑整地上保水剂浸根,穴施菌根菌。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经营方式对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为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夏在陕西省永寿县调查了果-蔬(Malus-Brassica)、果-草(Malus-Trifolium)、果-荒(Malus-Wild)和果-粮(Malus-Zea)等4种经营方式下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结合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冗余度分析(RDA)等方法,研究4种不同经营方式下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调查区土壤动物为23 811只/m~2,隶属4门11纲23目42科,其中优势类群有等节虫兆科、小杆科、厉螨科和美绥螨科,常见类群有10类,占采集总量的91.26%。较其他3种经营方式而言,果-草经营方式显著增加了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P0.05)。在垂直分布上,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随着土层的加深其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下降(P0.05)。果-草经营方式下各土层土壤动物多样性最丰富,且分布最均匀。冗余度分析(RDA)结果表明,速效磷(AP)、速效钾(AK)、酸碱度(pH)、含水率(WC)是影响残塬沟壑区土壤动物分布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结论】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分布特征与果园经营方式有关,果-草经营方式为土壤动物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有利于维持其群落结构的稳定,对果园表层(0~10 cm)土壤动物群落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五河县乡土树种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建议从培植观赏性强的城乡绿化用树种、发展经济型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等方面开发利用五河县乡土树种。同时,详细介绍了五河县当地几种优良乡土树种的特性及培育,包括乌桕、香椿、刺槐、国槐等。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陕北沙区沙蒿障蔽的营造技术,即沙蒿品种选择、黑沙蒿移植苗规格、沙蒿障蔽的营造季节、沙蒿障蔽栽植方法以及沙蒿障蔽的管护和平茬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