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4篇
  1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奶牛乳房炎在奶牛场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近4年对昌吉州54户养殖户350头成年的乳牛进行乳房炎及隐性乳房炎病因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阳性检出率为73.91℅。  相似文献   
32.
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基础物质之一,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高效高产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长期盲目过量施用所引发的系列农产品安全、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显,如何有效权衡粮食产量品质及生态安全与化肥减施增效间关系成为需要解决的系统工程问题。根据对科学施肥技术迫切需求,综合评价了中国化肥施用现状与形势,重点阐述分析了国内外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施用、精准变量施肥、灌溉施肥及部分大宗农作物典型施肥等现代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应用概况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农业发展需求分析了我国化肥施用的发展趁势,提出未来主要发展建议,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化肥减施增效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为科学的分析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该文在分析现有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建立了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参考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时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法测算2001-2008年黑龙江省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测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从2001年的45.91%增长到2008年的63.24%,平均每年增长2.17%。通过各评价指标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阻碍种植业机械化水平发展速度的原因,为指导黑龙江省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弹齿式苗间除草装置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设计了一种水田苗间除草作业的弹齿式除草装置,采用钢丝软轴传动,除草盘为弧形。分别在秧苗生长到第7天和第14天时采用二次旋转正交设计进行土槽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获得除草盘转速、机器前进速度、耕作深度之间交互作用及对除草率和伤苗率的影响。最终确定第7天作业时除草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为:除草盘转速230r/min、机器前进速度1.02m/s、耕作深度18mm,此时除草率73%及伤苗率0.13%;第14天作业的最优组合为:除草盘转速230r/min,机器前进速度0.48m/s,耕作深度27mm。根据第7天试验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参数组合能满足除草率要求,且伤苗率最小。  相似文献   
35.
36.
柿是我国栽培较广的经济林树种之一。过去多用稀植大冠栽培,管理不便,经营粗放,进入结果期较晚,经济效益较低。为了探讨柿树矮化密植、早果技术,我们于1982年春,在河北省易县西陵定植二年生君迁子苗1.07亩,共88株;株行距2m×4m。1983年春将其中一行嫁接柿树,共22株,其余三行1984年春全部嫁接。通过摘心、拉枝等夏季管理措施,实现了三年生砧木,当年嫁接、当年成花、第二年结果。初步看出柿树具有早成花、早结果的能力,以及实现矮化密植栽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7.
为提高机械除草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解决稻田除草机作业过程中除草率低、伤苗率高等问题,结合水田行间除草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遥控转向的稻田行间除草机。阐述了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除草机的力学模型,通过分析获得了主动除草轮所需最大驱动力矩为49.42N·m,根据阿克曼转向原理设计了梯形转向机构,通过分析确定了梯形转向机构的结构参数,对转向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得到梯形转向机构所需最大驱动扭矩理论值为4.57·m,并对转向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实现远程控制除草机转向及接收反馈信息功能。进行了除草机转向性能试验,记录除草机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转角与实际转角最大偏差为1.3°,控制系统精度较高,满足田间实际作业时的转向要求;进行了除草性能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草机除草率均不低于77.9%,伤苗率均不高于3%,满足水田除草农艺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水稻秸秆全量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秸秆全量深埋还田机作业时刀辊前方壅土问题,结合水稻秸秆全量深埋还田机作业过程,分析作业过程中刀辊前方壅土原因,通过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建立在加速阶段及抛运阶段土壤颗粒与还田刀间相对位移模型及在空转阶段土壤颗粒运动模型,利用Matlab对已建立模型求解,确定还田刀的弯折线角为55°、刀辊转速为190 r/min、还田刀弯折角为77°、还田刀宽度为80 mm,并对整机进行配置。以前进速度、留茬高度、离地间隙作为影响因素,以还田率、碎土率、地面平整度及耕深作为响应指标,设计田间试验,并在相对潮湿、粘重的土壤环境下进行适应性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全量深埋还田机可在牵引功率66 k W、留茬高度不大于260 mm、作业速度不大于3 km/h的作业条件下完成作业,还田率达到85%,碎土率与地面平整度均达到95%,前方壅土现象得到明显减轻,且能在相对潮湿、粘重的土壤环境下进行作业,各项指标均优于农艺要求,证明了机具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9.
40.
深施型液态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液态肥深施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深施过程中人工开沟、覆埋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深施液态肥的装置.对此装置的施肥性能进行了二次旋转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6.0.1软件分析,获得了液泵压力、喷口直径、土槽台车前进速度和截止阀开度之间交互作用对施肥损失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液态施肥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为:液泵压力0.2MPa、喷肥针喷口直径3mm、土槽台车前进速度0.975m/s和截止阀开度60%,此时施肥损失率为2.8%.根据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作参数组合得到的施肥量能满足设计要求,且施肥损失率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