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燕麦粉作为一种谷物,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饮料体系。应用快速黏度仪研究燕麦粉的淀粉糊化特性,同时,通过面筋蛋白醇溶指数法及稀乳酸法分别研究燕麦粉的面筋蛋白质特性,探讨不同工艺条件对淀粉糊化特性及面筋蛋白质黏度特性的影响,测定燕麦粉中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β-葡聚糖含量对燕麦粉的快速黏度仪稀酸法面筋蛋白质黏度特性的测定无明显影响。另外,稀乳酸法中峰值黏度及最终黏度与醇溶指数法中最终黏度间分别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3、0.8364,而与醇溶指数法中醇溶指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海甜菜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影响因素,以海甜菜线粒体基因组136条蛋白编码序列(CDS)和叶绿体基因组52条蛋白编码序列为数据源,利用Codon W和CUSP软件,结合密码子使用的中性绘图分析、有效密码子数分析(ENC-plot)、偏倚性分析(PR2-plot),探究海甜菜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并明确最优密码子。结果显示:海甜菜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所有密码子的平均G+C碱基含量分别为43.42%和37.92%;密码子第3位碱基多为A或U。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有效密码子数(ENC)分别为36.44~61.00和35.00~52.01,平均值为52.23和46.10。自然选择是影响海甜菜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原因;GCU、AGG、GCU、CGA等27个密码子可视为最优密码子。本研究结果为海甜菜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广泛应用于乳制品或乳饮料中。采用AR-G2流变仪,通过稳态流动、应变扫描、频率扫描、动态黏弹性温度扫描及动态黏度温度扫描等实验研究pH值对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的增加使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黏度降低,同时使其黏弹性与复合黏度降低,损耗正切增加。另外,pH值低于7时,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剪切稀化程度减弱,pH值高于7时,溶液的剪切稀化程度增强。同时,pH值影响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黏度及黏弹性的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优化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工艺,为蕨麻地上部分的综合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以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率为评估指标,以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工艺,并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1(ml/g),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97 min,提取率为2.68%。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76 mg/ml、0.64 mg/ml。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得到蕨麻地上部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简便可行,提取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9个大白菜品种的花蕾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6-BA以及不同固体培养基对大白菜小孢子胚发生的影响,以期为其它十字花科蔬菜小孢子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白菜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具有明显差异,9个大白菜品种中有6个诱导出胚状体,‘北京特好吃火锅菜’出胚率最高,达到每蕾12.38胚;添加0.3mg/L的6-BA可以促进小孢子胚状体的形成,以‘北京特好吃火锅菜’提升效果最显著;添加0.01g/L活性炭的MS固体培养基比B5培养基更适于成熟胚状体发育成苗。  相似文献   
16.
宁夏引黄灌区近50年北移冬小麦越冬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引黄灌区所辖市(县)的11个气象站点1961-2009年的逐日温度数据,分析了当地北移冬小麦种植区各项温度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宁夏引黄灌区1月极端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为-19.8℃,冬小麦北移后比北移前升高了3.9%;1月的平均温度为-7.4℃,冬小麦北移后比北移前升高了12.8%,1月平均气温低于-9℃的年数减少了75%,说明宁夏引黄灌区北移冬小麦已经处于冬小麦种植北界内的适宜种植区;北移冬小麦生育期≥0℃积温平均值为1969.6℃.d,冬小麦北移后比北移前增加了11.1%,但无论冬小麦北移之前还是之后,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生育期≥0℃积温都能保证冬小麦正常生长;北移冬小麦越冬前≥0℃积温平均值为363℃.d,北移后比北移前增加了10.3%,接近华北冬小麦生长所需冬前≥0℃积温400℃.d的下限;越冬期负积温平均值为-586℃.d,北移后比北移前增加了22.3%,但仍然达不到华北冬性和强冬性品种安全越冬的越冬期负积温的下限。因此,适时早播和加强水肥管理以增加冬前≥0℃积温、培育壮苗和提高冬小麦的越冬存活率是保证北移冬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黄土沟壑区极陡坡承载的植被类型及植被自然恢复状况,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的极陡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并对演替进程中植被恢复的困难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晋西黄土沟壑区内极陡坡的主要植被类型为灌木和草本,随着演替阶段由稀疏灌木及草坡群落向乔灌草群落的递进,群落物种丰富度提高,物种组成更为均衡,多样性水平随演替进程先增加后略减,有利于群落朝着更为稳定的方向发展。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5°~55°极陡坡之间植被多样性整体差异不显著(P0.05),均一性较高,55°以上的地形植被分异明显。运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的方法,可将植被自然恢复困难程度划分为容易恢复、一般、较难、极困难恢复4个等级,一般和容易恢复的样地可采取自然修复的方式恢复植被,而对于较难和极困难恢复的样地,则应采取相关人工促进恢复措施,才有可能取得植被恢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和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覆盖措施在干旱陡坡造林中对土壤水分蒸发量、土壤含水量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覆盖措施,在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布设试验,分析了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3种覆盖措施对土壤蒸发量、含水量、密度和孔隙度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初期连续蒸发20d后,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栽植穴土壤累积水分蒸发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1.50、5.64、20.96mm。不同覆盖处理的栽植穴土壤含水量,4—6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6—8月增加量:土中覆草>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对照;8—10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生长季结束后,对照、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土壤密度分别减少了0.79%、1.59%、3.17%、9.26%,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04%、0.31%、1.57%、3.58%。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3.52、4.11、4.44倍;当年新枝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50、1.65、1.90倍;当年造林成活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3%、6.8%、12.9%。可见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中,土中覆草是一种更有效的覆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从天津辖区分别采集了淡水水样和海水水样,分别利用BG11和f/2培养基,采用平板分离法对水样中的微藻进行了分离。将分离得到的菌株扩大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18S r DNA,将PCR产物测序后与NCBI基因数据库比对确定品种。试验分离得到菌株179株,其中有143株经序列比对,确定分属于绿藻门6个不同的属,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同时初步建立了天津水域冬、春两季微藻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