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7篇
  2021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木薯生长发育期长达8~10个月,前期生长慢、种植稀疏,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很低。木薯套种西瓜、甜瓜及豆类作物,在前期管理套种作物的同时兼管木薯,能够改变长期以来木薯管理粗放的状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效整合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用地养地的目的。2007—2008年,笔者在广西武鸣县城厢镇平等村旱坡地开展了木薯套种西瓜、甜瓜、花生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这对我区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发展旱地木薯间套种、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茎段部位,不同药剂类型、处理浓度和浸泡时间等25种处理组合对木薯单芽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0.05 g/L GGR处理1.5 h、0.5 g/L TDZ处理30 min、0.1 g/L ABT处理 30 min等3种药剂处理组合,采用茎段中部材料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稻田粉垄后第6季土壤及产量、品质状况,为粉垄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粉垄后第6季水稻收获期测定耕层土壤深度、土壤容重、土壤全氮磷钾含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并进行水稻产量测定和品质分析,与常规耕作(对照)相比,分析粉垄耕作处理后对第6季稻田土壤状况和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稻田粉垄耕作深度20~22 cm,至第6季时仍保持22 cm,耕作层加深7 cm,土壤容重降低10.56%,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每公顷分别增加48.46%、23.85%和32.89%,土壤全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25.03%、31.12%和25.59%,有机质含量增加21.46%;第6季稻谷产量增产1832.7 kg/ha,增幅22.65%;粉垄第1~6季平均每季增产897.75 kg/ha,增幅11.10%,净效益平均每季增加21.82%;且品质改善,粉垄稻米整精米率提高4.35%;稻米垩白粒率降低25%,由二级升为一级;稻米垩白度下降43.75%;稻米蛋白质提高13.58%,由三级升为二级.[结论]稻田粉垄耕作一次后,至第6季时仍可有效加深土壤耕作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对水稻具有持续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淮山属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蔓性块茎类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通过种质资源优良单株筛选结合群体观察,植物学、生理学、产量和营养品质等相关研究,从广西地方种质资源中选育出淮山品种“桂淮6”,描述品种特征特性及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早熟,高产,Fe、Zn含量高,淀粉含量适中,可作为药材加工和菜用、粮用、饲用,具有特色开发潜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25.
赵艳红  何海旺  韦本辉  甘秀芹  蒋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75-9475,9481
以3个淮山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淮山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2.0 mg/L+NAA 2.0mg/L+蔗糖30.0 g/L+琼脂4.0 g/L是诱导淮山茎尖愈伤组织较好的培养基,诱导率达88.9%;光照与黑暗两种不同的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6.
广西发展秋冬种马铃薯及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建议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根据广西的气候条件、市场区位优势以及脱毒马铃薯的品种、种薯问题已解决的新情况,指出广西发展秋冬种马铃薯条件已初步具备;提出广西可以利用中稻田、晚稻制种田等采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发展秋冬种马铃薯;同时提出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应注意选择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稻田种植已破眠的脱毒马铃薯种薯,要搞好播种、稻草覆盖和田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并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27.
广西冬种马铃薯新品种试种筛选及栽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从广西区外引进1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试种筛选,结果表明:中甸红、合作-88、大西洋、会-2、东农303、中薯3号和郑薯5号等7个品种表现良好,均比对照思薯1号增产,适合广西冬季种植,能满足加工、鲜薯食用等不同市场需求。同时开展了马铃薯高产栽培及贮藏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8.
利用粉垄农耕新技术,经粉垄栽培水稻试验表明,粉垄中低产稻田耕作层由传统耕作15—18cm增加到22—25cm,早稻利用超级稻组合种植产量达550—650kg/667m2,比传统耕作增产20%左右;粉垄水稻根系发达,早稻收获后作再生稻栽培,低位分蘖,每667m2产量可达400kg以上。据此分析了在广西双季稻地区尤其是发展秋冬种的地区,粉垄早稻+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亩产稻谷1000kg,利用再生稻比晚稻提早成熟收获20—30d发展秋冬种高值种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桂引薯9号是从浙江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引进,属弱感光型早熟红薯品种,株型半直立,中短蔓,结薯浅而集中,抗蔓割病;产量高、品质佳、口感粉甜,可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种植,春种夏收,夏(秋)种秋(冬)收,产量在26 055-29 565 kg/hm2,高产可达64 695 kg/hm2。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选育高产、高淀粉、耐寒及加工与饲食兼用的木薯优良新品种,丰富广西木薯品种.[方法]2007年,从100多份木薯品种(系)中评价筛选出30多份优良亲本材料;2008年起,通过诱导开花等手段,以筛选出的30多份优良材料为主要杂交亲本,在广西本土进行有性杂交获得种子,经过多代评价,并在广西、湖南、江西等地进行多点检验、示范等综合考察,选育出桂木薯1号等5个木薯新品种.[结果]2013~2014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木薯新品种的鲜薯平均产量为36.23~46.88 t/ha,分别比华南205(CK)增产8.64%~40.57%.在2013~2014年区域试验中,5个新品种的鲜薯平均产量为39.77~43.49 t/ha,分别比CK增产6.76%~16.76%.在2015年生产试验中,5个新品种隆安县试验点的鲜薯平均产量为35.25~43.82 t/ha,比CK增产7.54%~34.99%;崇左市江州区试验点的鲜薯产量为26.96~30.19 t/ha,比CK增产20.48%~34.93%.5个新品种的干物质含量为31.4%~40.1%,淀粉含量为28.8%~33.8%,除桂木薯2号外,其他品种干物质和淀粉含量均高于CK;氢氰酸含量为17.6~48.8 mg/kg,均低于CK.5个木薯新品种于2016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木薯1号等木薯新品种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和优良的品质,可作淀粉加工和鲜食、饲用等,在生产上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