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优化集成包括机械精量播种施肥技术、机械化管理技术、联合机械收获技术等。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简化芝麻生产工序,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实现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2.
试验旨在扩增秦川牛Snail2基因,构建Snail2基因在其各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及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时空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Snail2基因在牛脂肪沉积中的功能及调控作用奠定基础。以秦川牛为研究对象,经PCR扩增得到Snail2基因CDS区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功能结构进行预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nail2基因在新生牛和成年牛各组织及脂肪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谱。结果显示,秦川牛Snail2基因编码序列全长为952 bp。不同物种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牛Snail2蛋白在家牛、水牛、山羊、绵羊中高度保守。磷酸化位点分析发现,存在41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其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 dependent kinase 1,CDK1)、CDK5、CKⅡ、CKⅠ等多个细胞周期相关激酶参与了Snail2蛋白的磷酸化修饰。蛋白结构域预测发现,牛、人和鼠等8个物种中有8个相似Motif。Snail2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不规则卷曲构成,二、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Snail2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分析发现1个CpG岛及E2F、C/EBP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 alpha)、AP2和Sp1等与脂肪生成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nail2基因在牛脂肪组织中呈现较高表达水平,且随着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和牛生长发育过程均呈现上升趋势,表明Snail2基因在牛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Snail2基因通过影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进而影响肉牛脂肪沉积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3.
指出了猕猴桃的早采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广大果农和经销商的经济利益,已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调查,分析了猕猴桃早采的成因,并提出了猕猴桃早采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4.
对皋兰西岔电灌工程混凝土渠道的防渗节水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渠道混凝土对衬砌后,水的利用率可提高31.7%,节水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5.
分别对土、沸石、陶粒3种基质除磷前后进行X射线衍射和电镜扫描试验。结果显示,3种基质的表面形貌均有变化且均有新物质生成,其中土有Fe3(PO4)2(OH)21种新物质生成;沸石有Al4(PO4)3(OH)3和Fe6(PO4)4(OH).67H2O2种新物质生成;陶粒有(Mn,Fe)2PO4(OH)和Fe(PO4)3(OH)3 2种新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46.
为了充分利用这种咸水资源,在甜菜生育期进行了以淡水、咸水、咸淡轮灌和咸水磁化4种处理的灌溉试验,对甜菜产量、含糖量、不同土层含盐量、甜菜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蔗糖酶活性、还原糖含量进行了3年定期测定。结果表明,在地下水含盐量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利用咸水对甜菜进行咸淡水轮灌。  相似文献   
47.
环京津冀北贫困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环京津冀北贫困带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和演进态势,以期为冀北贫困带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985—2000年,冀北贫困带林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大面积减少。增加的林地主要来源于草地和耕地,新增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草地和耕地。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和破碎度降低,聚集度增加。耕地破碎程度增加,但形状趋于规整。其它土地类型均向规则、连片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城市绿地植物释放挥发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用热脱附-气质联用(TDS-GC/MS)分析技术,对再生水及自来水灌溉条件下的3种北方城市绿化主要草种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所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进行测定,得到再生水和自来水2种不同水质灌溉条件下3种草坪草BVOCs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3种草坪草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主要为萜类、烷烃类、醛类、醇类、酯类、酸类和酮类7类,并且使用再生水灌溉与自来水灌溉相比,3种草坪草释放的BVOCs无明显差异。这表明,使用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草坪不会对大气组分产生明显影响,再生水可作为城市绿地草坪生态用水的补充。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参与者对有机农业的认知程度、消费现状、理想售价以及对有机农田景观文化功能的支付意愿,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对江西省万载县、宜春市和南昌市3个级别地域居民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受访者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理想售价和支付意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仅有20.7%的受访者对其比较了解,总体认知程度较低。受访者认为有机产品的理想价格为常规产品的2.6倍,理想价格与受访者的了解程度显著相关(P=0.034),与受访者的性别(P=0.002)和月收入(P=0.002)呈极显著相关。受访者对有机农业景观文化教育功能的平均支付意愿为316.7元/(人·年),支付意愿与受访者的了解程度(P=0.002)和月收入(P=0.000)极显著相关。基于此研究得出,加大宣传、合理定价、针对高收入群体等都是扩大国内有机产品及服务市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0.
随着生物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水稻种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改善水稻品种质量的主要方法有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其中,转基因水稻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转入到目标水稻的基因组中,通过外源基因的表达,获得具有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近年来,国内外在采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水稻育种,提升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方面具有较多的研究进展。在阐述转基因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概述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在优质水稻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究转基因技术在我国水稻育种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