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田耕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185-185
1伴有贫血、黄疸 该类病征主要见于肝片吸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山羊泰勒焦虫病、肝营养不良、肝硬变、胆管胆囊炎及妊娠毒血症等。造成羊贫血的原因有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病、肝寄生虫病;出血和血细胞遭到破坏,红细胞减少,发生溶血性黄疸;肝片吸虫病、胆管炎引起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22.
为了确定彩叶植物叶片中花色素苷、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与叶色表现的相关性,建立通过叶色快速预估色素含量的方法,以春夏季转色期的红叶石楠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不同叶位叶片各色素含量,利用色差仪将不同叶位叶片的色彩量化,并用SPSS 21.0软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叶片转色期上位叶变化鲜明主要是花色素苷含量显著变化的结果。各叶位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时间的推移明显增加,同时色彩参数也呈现规律性变化;叶片的色彩参数与花色素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性显著,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其中,色相a~*、色泽比H、色光值s与花色素苷含量拟合的方程:y=2.611+0.04a~*+2.703H-1.344×10~(-5)s,相关系数r高达0.999。色彩参数能够充分反映色素含量,通过拟合方程可快速准确预估色素含量,并根据叶片转色期的颜色变化确定叶片色素含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以四季秋海棠绿叶品系“超级奥林匹克”的第3~5片完全展开叶片作外植体,从消毒条件、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方面建立离体再生体系。结果为,(1)最佳消毒条件为0.25%NaClO处理15 min;(2)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12 mg·L^-1 NAA,分化率达到80%,且最早生芽时间为24 d;(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 NAA,增殖系数4.8;(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 NAA,生根率95%。(5)炼苗与移栽的方法为室温下炼苗一天后,选择珍珠岩∶腐殖质=1∶2作为移栽基质进行移栽,移栽成活率为96%。  相似文献   
24.
新嫁妆     
隔壁大哥对俺说: 他家二妮要出阁。 姑娘在家贡献大, 陪送点啥正琢磨。  相似文献   
25.
26.
27.
鸡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一般秋季发病较多。它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伤口感染,吸血昆虫如蚊子等极易传播该病。时值入秋,应引起广大农村养殖户足够的重视。 (一)症状 感染了该病的鸡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该病一般分皮肤型和黏膜型两种。皮肤型潜伏期一般4~6天,典型发病症状是发痘,多见鸡冠、眼角、口角和鸡爪等处。先是患部发生灰白色小丘疹,逐渐变大,表面坏死后出现黄色凹  相似文献   
28.
奶牛瘤胃积食是奶牛常发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与饲喂不当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养牛生产中了解瘤胃积食发生的原因,并且掌握基本的防治方法,对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奶牛瘤胃积食发生的原因进行论述,并且总结了相应的诊治方法,供广大养殖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9.
1购牛前进行检疫,严防传染病侵入 一定要从非疫区购牛,检疫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对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副结核病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检疫.经当地检疫部门检疫后,签发检疫证明,车辆及畜体消毒后方可入场,严防传染病的侵入.  相似文献   
3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牛奶及其奶制品营养丰富、口感佳,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市场上对于牛奶及其奶制品的需求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奶牛饲养量也一直增多。但是因为受营养水平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各种疾病的频发。奶牛酮病属于营养代谢性疾病,奶牛患病之后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日常生产中必须加强管理和饲料营养。本文主要从中西医的角度分析奶牛酮病的防治方式,以期降低饲养者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