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原型区域,采集水样和泥样,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添加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于水-泥体系中,研究了莱莴衣藻增殖、沉降与死亡过程对底泥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莱芮衣藻在大量增殖过程中伴随着藻体沉降,沉降过程中大部分藻体死亡,小部分藻体聚集在底泥表面,当养分增加时其再次增殖并悬浮;藻体增殖、沉降与死亡过程促进了底泥NH4+-N的释放;上覆水NH4+-N累积消耗量与底泥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以巢湖圩区农田排水沟渠为研究对象,探讨圩区农田沟渠排水中氮磷的输出特征及时空 分布规律。【方法】在 2015—2016 年间对巢湖圩区农田排水沟渠不同断面进行取样监测,测定沟渠水体氮、磷 含量。【结果】该区域沟渠水体氨态氮(NH4 +-N)与硝态氮(NO3 --N)平均浓度分别为 1.1、1.3 mg/L,均超过 Ⅲ类水质标准;总氮(TN)浓度为 1.6~11.6 mg/L,TP 浓度为 0.1~1.0 mg/L,平均浓度分别超过Ⅴ类和Ⅳ类水质标准。 农田沟渠水体氮磷浓度季节变化明显,总磷(TP)和 NH4 +-N 浓度夏秋季节较低,TN 和 NO3 --N 则表现为春、 夏浓度较高,秋、冬较低的变化特征。【结论】农田排水沟渠对氮磷具有拦截净化作用,沟渠水体氮磷浓度由 高到低为蔬菜 - 水稻区沟渠、稻麦 - 居民区沟渠和稻麦种植区沟渠,圩区排水氮磷浓度略低于农田沟渠排水, 但高于受纳河流鸡裕河河水。  相似文献   
53.
重庆市生物质能源树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研究对于解决重庆市的能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采用线路调查法和典型样地调查法,对重庆市生物质能源树种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重庆市生物质能源树种资源丰富,但存在着分布分散、品质退化、管理粗放等问题。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就重庆市生物质能源树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4.
农田土壤磷的环境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农田土壤磷的环境指标,综述了国内外1984—2014年农田土壤磷的环境指标研究,发现对于农田土壤磷的环境指标研究不断深入,虽然起步晚,但是进展较快。从研究农田土壤磷的流失途径和流失形态着手,发现土壤水溶性磷、颗粒态磷等不同形态的有效磷含量与地表径流中的磷含量呈现显著相关,流失至水体的磷含量与土壤Olsen-P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把土壤Olsen-P作为农田土壤磷的环境指标具有准确性及可靠性。综述国内外农田土壤磷的环境指标研究表明:目标水体为湖库和河流的土壤Olsen-P环境阈值分别为25 mg/kg和75 mg/kg。超过该临界值时,土壤径流、排水和渗漏液中磷含量将明显增加,加大农田中土壤磷进入水体的风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环境产生破坏。农田土壤磷的环境指标研究还存在不足,今后还需要研究农田土壤磷素在流失过程中的削减系数,以及农田土壤磷素通过地表径流与土壤侵蚀淋溶之间的交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5.
以华容大叶芥菜(HLLM)和高菜(Brassica juncea var.integlifolia,BJVI)为原料,测定和分析比较其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 表明:BJVI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氨基酸态氮和磷的质量分数高于HLLM的,HLLM中的可溶性总糖、总酸、膳食纤维、钙、铁的质量分数高于B...  相似文献   
5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民的认识。在主管业务部门和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工作下.在广大农户、养殖户及养殖专业户的积极配合下.一些动物重大疫病及人畜共患的动物疫病得到有效的遏制。但由于永顺县广大农村以山区丘陵为主,地势辽阔,地形复杂,居住分散,仍有一部分村民对动物防疫工作认识模糊,每年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疫中.由于防疫人员少,而防疫注射任务重.使防疫密度达不到要求.容易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搞好农村动物防疫.必须要建立稳定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相似文献   
57.
辽东寒冷地区属季风大陆性气候,春季较长且风大,果树授粉条件差,无霜期短,给果树丰产栽培带来了不利条件,果园设置防护林使上述不利因素得到有效克服.因此,营造果园防护林是林果业生产中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但这一重要环节在辽东地区多数果产区常被忽视.现根据实地调查所得和有关资料,对果园防护林的效应,结构及其营造技术简述如下.   ……  相似文献   
58.
在产品质量、功能和价格越来越难以实现差异化的今天,服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通过创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立员工忠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一对一”的个性服务、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正确处理顾客投诉和针对同一客户使用多种服务渠道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服务质量,留住顾客,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9.
农田土壤中氮的环境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氮肥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使农田氮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子,然而关于农田氮素对环境污染的标准并没有系统的介绍。笔者分别从农田土壤氮素盈余、农田径流总氮、铵态氮、硝态氮等方面着手,介绍农田土壤中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土壤中氮素富集会加大农田土壤氮流失至水体的风险和数量。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通过氨挥发、地表径流、下渗淋失等进入到环境,其盈余主要以气态、可溶态等形态对环境造成污染。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到:农田径流损失的氮以可溶态为主,其中水稻田面水氮浓度超过30 mg/L会促使土壤矿质态氮部分释放,增加土壤溶液中矿质态氮含量,增加农田土壤氮流失风险;土壤无机N含量达到60 mg/kg时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超过此值,N素流失风险增加,多余的土壤NO3-N将会引起较大的环境风险。化肥使用量控制在150~180 kg/(hm~2·a)之内,可以有效控制化肥氮的损失污染。土壤氮素盈余、农田径流总氮、铵态氮、硝态氮等可作为农田土壤中氮的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酉阳、垫江、丰都、涪陵和秀山5个县(区)油茶主要种植乡镇的病虫害种类进行初步调查后,发现油茶病害6种,虫害25种.根据病虫害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总共筛选出8种主要油茶病虫害,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