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6 毫秒
61.
蚯蚓粪复合基质在蔬菜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节省泥炭资源,提高蔬菜育苗质量和降低育苗成本,拟探讨将一定比例的蚯蚓粪团粒配入复合基质,以替代泥炭资源加以利用。以番茄为供试作物进行育苗试验,观测、比较蚯蚓粪替代泥炭比例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基质中,配入20%-80%的蚯蚓粪团粒部分或全部替代泥炭,对番茄幼苗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以配入40%-60%蚯蚓粪团粒的配方育苗效果最佳。在40 d的试验期间,配入40%~80%蚯蚓粪团粒的处理番茄幼苗多项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未添加蚯蚓粪的泥炭基质对照。综合各方面因素,可将泥炭∶蚯蚓粪∶蛭石∶珍珠岩=2∶6∶1∶1作为临海市番茄育苗基质的建议配方。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汕优63旱育稀植的优势表现,探讨了其高产栽培途径和配套栽培技术,认为旱育稀植水稻要培育壮秧,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茎蘖苗在67.5~90.0万/hm2,合理运筹肥料,氮肥中基蘖肥和穗肥施用比例为4∶6,扩大穗肥施用比例,在稳定穗数的前提下通过攻大穗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3.
盐胁迫条件下钙离子对不同品种小麦NSCCs转移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耐盐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通过添加钾专性通道抑制剂的方法,对盐胁迫下钙离子(Ca~(2+))对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SCCs)转移钾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盐性越强的小麦,由NSCCs转移的钾占总吸钾的比例越大.Ca~(2+)对3种小麦的总吸钾速率均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随着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耐盐能力越强的小麦,Ca~(2+)对其根系NSCCs转移钾的能力促进作用也越大.Ca~(2+)对耐盐能力较强的小麦吸钾的促进是通过同时提高钾的专性通道吸收和NSCCs转移而达到的,但对耐盐能力较弱的小麦而言,更多的则是通过对钾专性通道吸收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4.
为探讨植物苗期根系高亲和转运系统的K+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其是否受吸NH4+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和添加K+通道抑制剂的方法,对低K+浓度下5种植物在有铵和无铵时的K+吸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细胞K+高亲和系统的吸钾特征曲线符合Michaelich-Menten方程。不同植物K+高亲和系统的Km值之间差异较小,均在50%以内,说明不同植物的载体与K+间的亲和性差异较小;不同植物K+高亲和系统的Vmax值间差异很大,说明不同植物根细胞膜上的K4+载体数量间差异很大,这是导致不同植物在低钾条件下吸钾能力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铵的存在可以明显降低供试植物在低钾条件下对K+的吸收速率。与无NH4+情况比较,NH4+的存在可使大豆K+吸收的Vmax减少80%;但NH4+对不同载体与K+之间亲和性(Km的影响较小,由NH4+所导致的Km的降低率均在10%以内。可见,对高亲和系统而言,NH4+对K+吸收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铵竞争细胞膜上的钾载体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5.
以淹水种植水稻为处理,以淹水不种水稻为对照,探讨植稻对模拟土柱(40 cm埋深处)渗漏液NO-3-N、NH4+-N淋出数量及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培养试验期间,种植水稻与不种水稻处理相比,种植水稻条件下NO-3-N流失远大于不种水稻处理,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也呈现相同趋势.而NH4+-N则与之相反.从绝对数量看,种植水稻与不种植水稻氮处理渗漏都以NO3--N为主.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缓释肥在稻茬小麦上的高产高效施肥方式及其增产增效机制,推动缓释肥合理施肥技术在小麦高产高效及轻简化栽培中的广泛应用,以硫包衣缓释掺混肥(SCBF,N∶P2O5∶K2O=26∶12∶12)和普通尿素(U,N  相似文献   
67.
磷在不同土壤和无机磷组分间的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修改后的张守敬-Jackson法在50 d的培养过程中对施磷黄棕壤和红壤中的无机磷组分进行跟踪测定。结果表明:施用无机磷肥能全面提高土壤各无机磷组分含量,但对不同土壤中各无机磷组分间的转化影响不一。磷在黄棕壤中首先转化为水溶性磷和松结合态磷(S-P)、铝结合态磷(A l-P)和钙结合态磷(C a-P),然后S-P和C a-P继续向A l-P转化,施磷对黄棕壤中闭蓄态磷(O-P)和铁结合态磷(F e-P)含量无明显影响;在红壤中,施用的磷首先转化为S-P、A l-P和F e-P,然后S-P、A l-P继续向F e-P转化,施磷对红壤中O-P和C a-P的含量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8.
试验设置了不同氮肥用量(正常施氮量、减氮10%、减氮15%和不施氮)田间试验,研究适度减氮对拔节期小麦氮、磷、钾营养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小麦适度减氮及中后期合理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正常施氮处理相比,减氮10%条件下,小麦展1叶和展2叶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略有增减(+1.15%、-0.40%、-8.59%)但无显著差异,无缺氮性状出现,且群体茎蘖数提高(+4.88%),减氮10%处理小麦植株全氮含量略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全磷、全钾含量亦无显著差异,全氮、磷、钾积累量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减氮15%以上会影响叶绿素合成,展2叶SPAD值显著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茎蘖数下降,植株全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显著下降,需要拔节期适度增加追肥量来满足植株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69.
硝态氮供应对小麦根系形态发育和氮吸收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给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及氮高效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以秦麦11号和宁麦9号作为供试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硝酸盐对小麦根系形态发育特征和硝酸盐吸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NO3-可增加小麦总根长和根尖数,促进根系生长;当NO3-浓度超过2 mmol/L时,总根长和根尖数受到强烈抑制,但由于根系平均直径的增加,根系总体积并未明显减少。两个供试小麦品种之间根系NO3-含量并无明显差异,而两个品种的叶片NO3-含量在介质NO3-浓度超过10 mmol/L时表现出了明显差异。叶片、根系NO3-含量与根冠比之间的关系可用一次函数来进行描述,与根长、根尖数之间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来进行描述。与宁麦9号相比,秦麦11号的NO3-吸收具有更高Vmax值和Km值,这可能与两个供试小麦品种根系形态特征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