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4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本文采用机械化学法与添加活化剂法(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氯化铵)对磷矿粉进行复合活化,研究了设备及活化剂对磷矿粉的活化效果,以期为充分利用我国的中低品位磷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化学法活化磷矿粉,有效磷随着加工次数和活化时间的增加显著提高。采用振动活化器机械活化时,添加活化剂复合活化可以减少机械活化次数,以机械活化3次添加5%硫酸铵与添加10%氯化铵活化效果最佳。冲击式活化器机械活化时间≤12 min时,以复合活化添加10%硫酸铵、10%氯化铵活化效果较好,机械活化12 min时,添加活化剂对磷矿粉枸溶率的提高反而起副作用,应单独采用机械活化为宜。  相似文献   
42.
长期秸秆还田对白浆土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浆土秸秆还田(20、24、32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秸秆还田后耕层(0~20 cm)与20~40 cm白浆土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2.46~3.91、10.75~15.79g/kg。随还田年限增加,耕层与20~40 cm土壤水溶性物质在还田24年达最高值,分别为0.67、0.58 g/kg;而水浮性物质显著增加且在还田24~32年趋于稳定值。耕层土壤腐殖酸与胡敏酸含碳量均呈增加趋势,还田24年时最高,分别为10.04、5.51 g/kg;在20~40 cm土层则先增后减。耕层土壤富里酸含碳量先减后增,20~40 cm土壤富里酸含碳量则显著增加。耕层胡敏素含碳量呈减少趋势,而20~40 cm土壤则呈增加趋势。秸秆还田后白浆土胡富比发生较大变化,耕层土壤胡富比在还田24年时达到峰值1.22;而20~40 cm土层胡富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3.
我国南方红壤磷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如何提高磷肥当季利用率、减少因磷肥损失带来的环境污染是长期以来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针对我国南方红壤磷肥利用率低、磷素固化严重的现状,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对南方红壤磷素各方面研究的概况,包括磷素形态与转化、固磷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增强磷素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为解决南方红壤磷素固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正>新型尿素按现有产品可分成:物理改性尿素——大颗粒尿素;包衣尿素——包硫、包树脂、包养分、包矿粉等;稳定性尿素——含硝化抑制剂、含脲酶抑制剂、含复合型抑制剂;聚氨酸尿素——聚氨酸尿素、多肽尿素;微肥尿素——含锌、硼、硅等。大颗粒尿素:是一种在有甲醛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二次凝结而形成颗粒较大的尿素产品,和普通尿素相比,其表面光滑、颗粒均匀、不易结块。其特点是:1.粉尘含量低,颗粒强度较高,流动性好,可散装运输,不易破碎和结块,适合于机械化施肥;2.表面积较小,施入土壤后溶解速度稍慢,加上单粒重较大,在水田中施用  相似文献   
45.
缓释肥料的研制及其缓效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洪斌  石元亮 《土壤通报》2006,37(2):411-413
在模拟条件下通过筛选选择2种亲水性材料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钠,并用2种材料制造了6种包膜肥料SRF-A1、SRF-A2、SRF-A3、SRF-B1、SRF-B2、SRF-B3。并用水浸泡法和土柱淋溶法检验其缓效性,最后得出SRF-A3和SRF-B3在同种材料中具有较好的缓效性。  相似文献   
46.
硫脲对脲酶活性和尿素氮转化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研究了硫脲(TU,0.1%,0.3%,0.5%,1.0%,5.0%)不同浓度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尿素氮转化的影响。室内培养表明,硫脲既是一种弱脲酶抑制剂又是一种硝化抑制剂。硫脲对脲酶活性和尿素水解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作用时间较短;硫脲用量为0.1%时,就起到了抑制作用,用量0.3%~1.0%之间差异不显著,用量1.0%~5.0%之间抑制效果随用量增加而加强。硫脲不仅延缓了土壤NH4+-N的释放高峰期一周,而且降低了土壤中NO3--N的富集,使NO3--N的释放高峰期向后推迟了10天。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的NH4+-N向NO3--N转化的时间大约为7~10天;土壤中有效氮的释放曲线主要取决于土壤NH4+-N的浓度,受NO3--N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47.
抑制剂对尿素转化及土壤中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福丽  石元亮 《土壤通报》2007,38(2):412-414
以草甸棕壤为基质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合使用,明显地抑制了NH4+-N向NO3--N的转化。NBPT+DCD处理效果最好,可延缓硝态氮的释放高峰达40天以上;H1和HA都表现出较强的硝化抑制作用。H3和H2对硝态氮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48.
硝化/脲酶抑制剂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硝化/脲酶抑制剂对于解决氮肥,特别是尿素及含尿素肥料施用带来的问题已经显示其效果和很好的应用前景。大量的实验室和田间实验表明,与传统肥料相比,添加硝化/脲酶抑制剂的肥料对尿素氮的转化、氨的挥发、土壤中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作物产量、环境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今,在世界肥料市场已经有几十种抑制剂申请了专利,其中有四种抑制剂西吡(Nitrapyrin)、双氰胺(DCD)、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氰醌(HQ)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9.
缓释复合肥养分释放速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忠  石元亮  刘子江 《土壤通报》2003,34(6):600-601
缓释复合肥是控释肥料中的一种,通过测定其释放养分的速度,可以评价它的缓释效果。通过快速采用淋溶法测定肥料养分的释放,可以先期评价肥料的释放特性,指导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50.
持续农业的理论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农业是近些年兴起的一新型农业类型,它同时解决了由现代农业及传统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退化及不能持久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已被多数国家认可。本文对中外持续农业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系统地介绍了持续农业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及目前主要代表性国家对持续农业的理解与研究动态,还介绍了我国在持续农业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与我国生态农业的关系。指出持续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理论体系。持续农业定义为:成功地管理各种农业资源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人类需求,并同时保持或提高环境质量和保护自然资源。由于各地的环境不同,对待续农业的理解就不尽相同,发达国家倾向于保护环境,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逐步发展经济解决基本生活需要。我国的生态农业具有一致的目标和理论,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双重良性循环,本文目的在于向国人介绍持续农业,以利于推进我国持续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