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4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选择适合东北地区的硝化抑制剂品种。[方法]采用埋带培养法研究4-氨基-1,2,4-三唑盐酸盐(ATC)对土壤硝化过程的抑制效果,并利用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ATC可抑制硝化作用的进行,其抑制效果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加,抑制作用维持36d。ATC还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对氮肥的利用效率。[结论]在我国东北地区,使用ATC作为硝化抑制剂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62.
63.
为了探究抑制剂在不同地区和作物上的适宜添加量,本研究选取中国华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代表性作物,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探究不同抑制剂施用量对作物产量和增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茶树和龙眼的抑制剂适宜用量分别为7.5‰和8‰,增产幅度分别为6.94%和24.92%。华东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和春花生抑制剂适宜用量分别为6‰、7‰和5‰,增产幅度分别为14.30%、10.98%和12.17%。华中地区水稻抑制剂适宜用量为12‰,增产幅度为8.74%。西南月季和香石竹的抑制剂适宜用量分别为8‰和7‰,增产幅度分别为16.67%和12.10%。西北苹果和冬小麦的抑制剂适宜用量均为7‰,增产幅度分别为27.83%和3.63%,西北春玉米的抑制剂适宜用量为5‰,增产幅度为1.97%。东北玉米的抑制剂适宜用量为9‰,增产幅度为7.67%。总的来说,抑制剂在西北地区粮食作物(玉米、小麦)的增产效果弱于其它地区,水田的抑制剂推荐使用量(12‰)高于旱地(5‰~9‰),且抑制剂在中国各个地区均能产生明显的增产效果,具有显著的增产节肥作用。  相似文献   
64.
硫脲在农业中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硫脲既是一种硝化抑制剂也是一种脲酶抑制剂。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硫脲与尿素或硝铵尿素(UAN)配施能有效抑制土壤中尿素的水解、减少NH3挥发损失和延缓氮素的矿化过程,同时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5.
通过室外模拟田间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硝化抑制剂及其复配后的硝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硝化抑制剂,明显抑制了NH4+-N向NO3--N的转化。硝化抑制剂1-甲胺酰基-3,5-二甲基吡唑(CMP)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优于4氨基-1,2,4-三唑盐酸盐(ATC)、双氰胺(DCD);硝化抑制剂CMP与DCD复配的抑制效果显著,硝化抑制率为35.6%。为了结合生产实际获得最优性价比,在硝化抑制剂复配比率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6.
吉林省各级沙化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林省约有 97 8万h 的沙化土地 ,在根据“综合指数和法”将其划分的Ⅰ、Ⅱ、Ⅲ三个等级中表现出 :各等级在干燥度、沙土稳固性、有效土壤层次 (腐殖质层或土壤本身发育程度 )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磷、土壤物理性粘粒和 10℃积温等方面皆有一定差异 ;其分布为Ⅱ等沙地面积居多 ,在耕、草、林的不同沙地利用类型中Ⅰ、Ⅱ、Ⅲ三个等级的占有面积差别明显。同时还明确了三个等级的沙地在各县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7.
温度对黑土磷形态及有效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兰兰  石元亮  任军 《土壤通报》2007,38(6):1114-1117
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黑土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施磷和施磷情况下,Ca2-P、Ca8-P、Fe-P含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l-P含量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少;Olsen-P的含量,在不施磷时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30℃时效果要明显好于10℃和20℃,施磷时,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少。不施磷情况下,有效磷和各形态的无机磷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施磷时,除Ca8-P含量增加外,其它各形态磷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少。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黑土中磷的主要组分是Al-P和Ca2-P,并得出了它们与Olsen-P的回归方程:Y=-0.958+0.675X(1 Ca2-P)+0.286X(3 Al-P)。  相似文献   
68.
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洪斌  石元亮 《土壤通报》2005,36(3):422-425
对控释肥料进行分类,控释肥料可分为物理型、化学型以及物理化学型。并分别对各种类型的控释肥料给以简单的概述。同时还阐述了影响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的因素、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评价和预测方法,最后指出控释肥料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9.
盐渍土区域水分调控与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元亮  王晶  李晓云 《土壤通报》2001,32(Z1):102-105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目前世界上盐渍土区域水盐调控与综合治理研究动态与进展情况,在水化学调控措施中介绍了阳离子多糖、瓜耳胶衍生物及负电聚丙烯酰胺等化学改良物质的应用与效果.总结发现,农业措施在水盐调 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生物措施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耐盐碱植物的应用拓宽了盐渍土 资源利用的途径和范围,有机地结合了水盐调控与开发;文中还回顾了我国盐渍土水盐调控 与治理的历史与进展,目前已进入了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新时期,且取得了大面积的成功.水盐动态的预测预报技术也解决了由点到面的问题.总体显示出世界上“利用改良”的思路已 逐步成熟,并不断被各国所接受.  相似文献   
70.
中国东北地区的盐渍土资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长期区域土壤考察,我国东北地区盐渍土资源的面积约为7 66×106hm2,其中松嫩平原的盐渍土面积占39 3%,西辽河沙丘平原占30 3%,辽河冲积平原占12 8%,呼伦贝尔盟高平原占9 3%,滨海平原占7 9%,三江平原仅占0 4%而已,20世纪80年代不同辖区所获的土壤普查结果与之相接近。在上述的盐渍土资源面积中,其潜在盐渍土的面积约占34%。在开发利用方面,盐渍土的耕地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占其总耕地面积的21 4%,增加为80年代的37 8%,呈显著增长之势。水田灌区土壤普遍脱盐,作物高产稳产,已属新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盐渍土旱作区,农作物亦已普遍持续增产,惟局部土壤的脱盐状况尚不甚稳定,其西部地区的盐渍化面积呈明显蔓延之势,主要原因在于大面积天然草场的土壤盐渍度加剧,生产力普遍下降。上述中国东北地区盐渍土资源的面积约占全国盐渍土面积的7.9%,战略地位重要,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利用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