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9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4种抗寒主栽苹果品种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其它果实性状,研究主要香气成分,为寒地苹果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4个主栽抗寒品种为试材,检测果实的总酚、抗氧化能力、类黄酮、果皮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糖酸,HS-SPME法检测分析香气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4个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龙冠>龙丰>七月鲜>金红。总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金红>龙丰>七月鲜>龙冠。总酸含量金红>七月鲜>龙丰>龙冠。共检测出9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7类,各成分排序由大到小:酯类>烯烃类>杂环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果实香味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56.24%),表现为“果香”味。不同参试品种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龙冠最高为22.96,七月鲜最低为9.92,表现出酸的味感。【结论】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成与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均为“酯香型”苹果,酯类物质可能对这4个品种果实风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为了明确玉露香梨果实品质与矿质营养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施肥技术来调控果实品质。以玉露香梨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玉露香梨果实发育期,叶片中N、Mg元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B、Zn、Mn元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K和Fe元素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a元素含量在盛花后65~95 d和盛花后110~140 d各出现1个吸收高峰,P和Cu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果实中N和K元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P、Ca、Mg和Cu元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下降的趋势,B、Zn、Mn和Fe元素在盛花后65~95 d和盛花后110~140 d出现2个吸收高峰。玉露香梨叶片和果实中的N、K、Ca、Zn等元素含量与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肉硬度存在较高的关联度。综合果实品质指标与矿质元素含量之间的关联分析,果实发育初期是调控N和K元素含量的关键时期,盛花后65 d前后是调控P、B、Zn、Mn和Fe元素含量的关键时期,盛花后95 d前后是调控Ca元素含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3.
研究不同颜色果袋对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测定红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套袋成熟果实挥发性物质。红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处理果实分别检测到43种、40种和36种发性物质,未套袋果实有36种。挥发性物质中酯类为最主要香气成分,红色、蓝色果袋套袋处理酯类均降低,红色、蓝色和绿色果袋果实酯类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84.91%、86.35%和88.74%,主要酯类有乙酸己酯、乙酸2-甲基丁酯、2-己烯-1-醇乙酸酯、乙酸丁酯、丁酸己酯;检测出的主要烯类和醇类物质分别是α-法尼烯和正己醇。红色果袋实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蓝色果袋果实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而绿色果袋果实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而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4.
本软件综合运用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以及主动武网关技术,将无线通讯网、固定电话网和互联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无缝跨接,拓宽了互联网络上应用系统的服务范围.农业专家或农技推广员利用本软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为基层农户提供信息服务,有效的解决了基层农户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85.
<正>辽宁省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水果产地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发展果树生产。2013年,全省果树栽培面积63.7万hm2,水果总产量740万t,产值170亿元,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新高。水果产业是我省重要的传统高效特色产业,竞争优势强,综合效益好,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繁荣果品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及出口创汇等方面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分析辽宁省果树栽培  相似文献   
86.
以当年定植的6种矮化中间砧的‘长富2号’幼树为试材,对其根系形态指标及矿质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GM256’为中间砧的苹果幼树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及分枝数最大,其次为‘辽砧2号’,‘SH1’最小,差异极显著;在d≤0.5mm、0.5mmd≤2.0mm和d2.0mm根径级中,‘GM256’为中间砧的苹果幼树根系形态指标均为最大值,其次是‘辽砧2号’,‘SH1’均是最小值;‘辽砧2号’为中间砧的苹果幼树根系N、P、K、Ca、Mg、Mn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GM256’,‘SH1’为中间砧的根系Fe、Cu、Zn质量分数最高;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枝数与部分矿质元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根直径与各元素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嫁接不同矮化中间砧的苹果幼树根系形态及养分质量分数的比较得出,‘长富2号’苹果在采用山定子为基砧时,嫁接‘GM256’和‘辽砧2号’中间砧的树体根系发育好,养分吸收能力强。  相似文献   
87.
华兴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育成的红色、中晚熟苹果新品种。于1976年利用金冠为母本。惠为父本进行杂交,1987年开始结果。1989年选为初选优系.1992年选为复选优系,于1993年暂定名为华美。同年辽宁、河南、云南、吉林等地开始引种试栽,目前已在辽宁、吉林、河北、河南等10多个省20多个地区进行了区域试验和比较试验。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果实性状观察研究,确认该品种是一个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88.
近年,我国苹果生产,经过区域、品种调整.迎来了稳定提高阶段.面积近200万公顷.产量波动于2200-2400万吨,优质果率提高到40%左右.单位面积产量达到12.978吨/公顷.鲜果年出口量200万吨左右。苹果浓缩汁年出口近67.36万吨,已成为苹果生产、出口大国。各地丰产实例屡见不鲜.高产示范园随地可见。但从一些果园产量连年变化规律来看.无论是盛果期树.还是初果期树;无论是稀植树,还是密植树;无论是乔砧树.还是矮砧树;无论是普通型品种,还是短枝型品种;无论是优势区.还是非优势区.都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小年现象。  相似文献   
89.
以7年生‘贝达’砧‘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对葡萄新梢生长、副梢萌发、果实品质和1年生成熟枝条贮藏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kg烯效唑(T3)处理能显著抑制新梢生长,显著减小节间长度,显著抑制副梢萌发,增大果穗,果实品质没有明显下降,对葡萄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0.
苹果越冬抽条问题的症结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越冬抽条问题的症结与治理当前,苹果幼树越冬抽条依然是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偏北的黄土高原和西北果产区。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各地的有关报道和实践,较全面地分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法。一、越冬抽条问题的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