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西尼罗病毒(WNV)E domainⅢ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domainⅢ基因片段,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果蝇表达载体pMT/B/V5,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T-DⅢ。测序验证正确后,用脂质体转染法与辅助质粒pCoBlast共转染果蝇S2细胞,通过Blasticidin进行加压筛选,获得了抗性细胞S2-DⅢ。提取S2-DⅢ细胞的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果蝇S2细胞中的整合与表达。用硫酸铜溶液诱导表达,收集无血清的细胞表达上清,样品浓缩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MT-DⅢ,转染细胞经12mg/L的Blasticidin筛选及鉴定后获得了稳定表达WNV E do-mainⅢ蛋白的果蝇S2细胞株。  相似文献   
12.
牛白血病是由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BLV)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淋巴样细胞恶性增生,进行性恶病质和发病后的高死亡率。此病早在19世纪末就被发现,但直到1969年才由美国的Miller从病牛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分离到病毒。目前此病几乎遍及全世界各养牛国家,亚洲的日本发生也较多。此病在我国于1974年首次发现于上海,目前本病有逐渐扩大蔓延的趋势。在某些牛群中血清阳性率已达30%~50%,已成为牛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牛源的血液代用品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此类代用品病毒安全性检测就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3.
14.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种猪源细胞系中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建立检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的特异性方法,根据巳发表的PERV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针对PERV核心蛋白(gag)、多聚酶(pol)、囊膜蛋白(env)基因的3对引物,预期扩增片段分别为361、150、265bp。应用PCR技术检测了PERV在4株猪源细胞中的整合情况。结果表明,在所有被检细胞的基因组中均存在有PERV的前病毒序列,应用RT-PCR检测上述4株猪源细胞中PERV特异性MRNA的表达,结果均为阳性。试验还对建立的上述2种方法的特异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PERV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PERV奠定了基础,还可对异种移植动物模型及异种移植受体进行病原安全性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以缺失不同功能区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5''非编码区(5''UTR)为启动子的萤光素酶表达载体,分析5''UTR的转录调控规律.[方法]将含有不同功能域的PERV的UTR克隆至萤光素酶表达载体上,转染瞬时表达细胞Cos-7,检测萤光素酶的表达.[结果]缺失R区的5''UTR显示出很强的启动子活性,U3重复区序列缺失的5''UTR启动子活性显著下降.UTR显示出较之LTR强的启动子活性.缺失整个U3区的UTR比仅缺失U3重复区的UTR启动子活性强.[结论]在R区有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可引起转录活性下降;U3重复区序列表现出增强子的活性.在5''UTR的下游序列中,包括引物结合区(PBS)和前导序列(Leader)可能有某些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引起转录增强,同时在U3重复区的上游和下游序列可能存在某些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可减少5''UTR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6.
防治雏鸡白痢,国内目前常用抗生素类、磺胺类或呋喃类药物,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因此,寻求新的防治雏鸡白痢的药物很有必要。病毒性腹泻口服粉剂(简称“372”)是由多种中草药制成的复合制剂,对多种动物及人的病毒性腹泻均有防治效果。该制剂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使血清IgG和肠道局部IgA增加,故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鸡B细胞膜免疫球蛋白(mIg)的功能,深入了解鸡免疫系统抗体基因的特点,从鸡法氏囊B细胞cDNA中扩增出Igλ轻链基因,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该基因cDNA全长873bp,编码含226个氨基酸的Igλ轻链,N-端21个氨基酸构成轻链信号肽,随后是2个Ig样结构域。运用融合PCR的方法将该基因与牛IgG Fc受体γRⅡ跨膜区序列嵌合形成重组跨膜分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λR2T,转染COS7细胞,荧光抗体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到重组鸡Igλ轻链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所扩增的鸡Igλ轻链基因以及构建表达于细胞膜上的重组鸡Igλ轻链跨膜分子,为研究鸡免疫系统中的抗体轻链基因,探索Igλ轻链和B细胞膜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减蛋综合征病毒33K蛋白基因克隆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化的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DNA经HindⅢ水解、0.8%琼脂糖电泳后,回收各DNA条带并克隆至pBluescriptKS载体,建立了EDSV基因文库,对33K蛋白基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证实,EDSV33K蛋白基因含有2个外显子,与羊腺病毒(OAV)33K蛋白比较,N端编码产物的同源性为30.8%,C端的为60%。用RT-PCR扩增33KmRNA和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证实,EDSV33K蛋白含有82碱基(nt)的内含子,去掉内含子33K蛋白基因能形成完整的ORF,其编码产物由177氨基酸(aa)组成,推测分子质量为2.06×104,与人5型腺病毒和OAV的同源性分别为28.1%和44.7%。  相似文献   
19.
蓝舌病是一种侵害反刍动物的虫媒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列为上报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本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获取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核酸检测的保守靶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建立了BTV荧光定量RT-PCR技术,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等实验评价,并对动物样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可有效检出不同血清型BTV,与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无交叉反应;对RNA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为102 copies;重复检测CV<5%,可对动物样品进行有效检测.因此,所建立的BTV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为蓝舌病诊断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病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巴马小型猪封闭群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存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分析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PERV)在中国巴马小型猪封闭群中的携带情况.根据本实验室已建立的PCR、RT-PCR检测方法,对来自于巴马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和RNA样品进行PERV核心蛋白基因(gag)、多聚酶基因(p0l)及囊膜基因(env)的存在与表达进行检测;同时根据目前通用的env基因分型方法检测PERVenv-A、env-B、env-C的存在与表达情况.所有被检样品不仅存在PERV gag、pol、env特异性DNA,而且都能够转录为RNA;所有样品同时存在PERV A、B亚型的前病毒,且有70%个体还同时存在PERV-C亚型前病毒,但仅有90%样品检测到PERV-A亚型的表达,50%检测到PERV-B亚型的表达,而所有的样品均未检测到PERV-C型的表达.巴马小型猪封闭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中存在PERV-A、B、C 3种亚型,但仅有A、B两种亚型能够表达.PERV-A、B、C 3种亚型的同时存在,预示着巴马小型猪封闭群中存在不同亚型病毒重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