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5篇
  55篇
综合类   214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为了有效防治火龙果溃疡病,本实验通过菌种的分离与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对引起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及抑菌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菌株P1与新暗色柱节孢的相似性达100%,结合形态学分析确定该菌株就是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13种药剂中40%氟硅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烯唑醇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507mg/L、0.1317mg/L、0.1832mg/L和0.1731mg/L。结果可为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2.
采用抑菌圈法,对10种杀细菌剂在火龙果茎腐病病原上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53.8%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杜邦TM)、45%代森铵水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火龙果茎腐病病原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45%代森铵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到78.88%和71.42%,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0 2.477x,y=2.896 1.146x,EC50分别为0.4929,0.0240。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效果次之,抑制率达到66.67%,直线回归方程为y=1.020 1.040x,EC50值为2.5686。这3种药剂可作为火龙果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23.
“紫龙”火龙果由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海南省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海南省琼海中原镇思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引进选育。该品种投产早,定植一年可开花结果;自花结实率高,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385.20 g,果实纵径11.24 cm、横径10.22 cm;果皮薄而易剥离、平均厚度1.75 mm,果肉紫红色,肉质细腻多汁、含水量90.63%,可食率74.23%,可滴定酸含量0.16%,维生素C含量为6.34 mg/100g,全果肉TSS含量14.64%,中心果肉TSS含量17.45%,具黑芝麻状种子、柔软可食,风味浓郁。品种丰产性佳而质优,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于在海南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4.
抚州市汛期暴雨天气多发,极易引发洪涝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开展暴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是检验防灾减灾服务水平的依据。受多种因素影响,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梳理了构建气象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的各项因子指标,从防灾减灾综合效益分离出气象服务效益,为客观定量评估气象服务产生的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利用cDNA AFLP技术 ,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群和不育株群分析显示 :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莲座期叶片之间、开花期叶片之间和花茎之间基因表达无差异 ;叶片、花茎和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对开花期的小蕾、中蕾和大蕾分析显示 :10对引物中 ,1对在可育株中蕾和大蕾中扩增出 1条特异带 ,另 1对扩增出 1条在可育株中蕾中表达丰度高于不育株中蕾的条带 ,其余 8对未发现差异条带。对上述表达丰度有差异的基因进行Northern验证 ,结果与之一致 ,表明cDNA AFLP技术可以用于植物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生理指标的差异,揭示影响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可能因素,以牡丹品种岛锦试管苗和大田苗的叶片及根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两者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的生理指标存在很大差异,试管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等指标均比大田苗低,大田苗根系活力为689μg/(g·h),而试管苗仅为141μg/(g·h),但试管苗的POD活性明显比大田苗高,试管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分别为432.37 U/(g·min)、43.89 U/(g·min),而大田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仅为1.76 U/(g·min)和1.61 U/(g·min)。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未表现出类似的规律。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可能与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较低,POD活性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27.
果园生草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可以改善果园土壤环境,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发育及对水肥的吸收利用,丰富了果园生态环境中的植物多样性,利于昆虫天敌捕食和栖息,同时也利于天敌存活和增殖,进而控制害虫发生。推广果园生草,对促进果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8.
29.
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调优豆、蔬菜生产布局。通过协会带动增强蔬菜产业市场竞争力。探索出高效种植增产的方法,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撑。介绍了豆、菜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鞍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发育和生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鞍带石斑鱼的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初孵仔鱼到幼鱼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卵黄囊的变化,长鳍棘的长出与收缩,鳞片和体色斑纹的出现,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可以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又可分为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水温27~30℃,盐度27~31,pH值8.0~8.4的海水中培育,初孵仔鱼至孵化后2日龄为卵黄囊期仔鱼。2日龄仔鱼开口,3日龄至20日龄为后期仔鱼,22日龄至30日龄为稚鱼期,31日龄进入幼鱼期。鞍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和收缩,也是生产育苗当中比较关键的仔稚幼鱼变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