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26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有机肥对土壤中的氮素矿化及对化肥氮固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15N示踪法研究不同有机肥品种在土壤中的氮素矿化释放规律及对化肥氮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90d后,鸡粪、豆粕米糠混合肥氮素矿化量分别达到了95.6和185.4mg/kg,而牛粪和污泥堆肥分别为-28.1和-10.9mg/kg。4种有机肥在化肥施入土壤后,对化肥氮在土壤中的保留进行了观察,鸡粪和豆粕米糠混合肥对化肥氮的固持率明显高于牛粪和污泥堆肥。  相似文献   
92.
一氧化氮改善铁胁迫玉米光合组织结构及其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氧化氮(NO)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层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发生剂,液体培养20.d龄的玉米幼苗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O可完全逆转玉米幼苗由缺铁引起的脉间失绿现象,极显著地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电镜观察结果证实,NO促进了玉米叶片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的发育,叶绿体数量增多且体积增大,基质片层和基粒数量明显增多且结构完好。同时,NO促进了缺铁玉米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体的装配并显著提高了光合链的电子传递速率,使叶片光合活性得到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3.
浙江省肥料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 浙江省肥料施用现状 (1)化肥用量变化及与国内若干省份比较:1980~1990年,全省化肥总用量由62.3万t(折纯)增加到94.8万t,增幅为52.2%.化肥用量最高的年份为1997年,总用量达到了98.9万t,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为614 kg/hm2, 单位播种面积化肥用量为251 kg/hm2. 按耕地面积计,1998年全国平均化肥用量为410.9 kg/hm2,用量最高的是福建省,已达到了1 000 kg/hm2,最低的是内蒙古,用量为100.9 kg/hm2,浙江省列第9位,超过全国平均值.按单位播种面积计,全国平均化肥用量为231.7 kg/hm2,用量最高的是江苏省,最低的是内蒙古,浙江省列第19位,低于全国平均值.  相似文献   
94.
氰胺类肥料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连续种植茄子4年以上的连作土壤进行室内培养,将传统的人工培养法和现代分子技术PCR-DGGE法相结合,旨在探明长期连作蔬菜土壤施用石灰氮和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以及配施稻草后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石灰氮处理能有效提高连作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真菌的数量,提高细菌/真菌比值(B/F)和放线菌/真菌比值(A/F),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促使连作土壤从真菌主导型向细菌主导型转化,将失衡的微生物区系恢复到健康状态,从而起到防治土传病害的作用;双氰胺的处理效果不如石灰氮处理。PCR-DGGE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氰胺类肥料改变了连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种群结构,产生了一些新的种属和优势种群,也对一些种群有抑制作用;氰胺类肥料均提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石灰氮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大于双氰胺,配施稻草明显有利于氰胺类肥料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的改变可能是氰胺类肥料防治土传真菌病害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5.
鸡粪和垃圾有机肥对苋菜生长及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采用盆栽试验,在红壤和潮土中分别施入土壤重量5%、10%和15%的鸡粪或垃圾有机肥.研究其对苋菜(Amaranthus tricoclor L.)生长、土壤化学性状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鸡粪或垃圾有机肥显著增加苋菜的鲜重、主根长和株高;土壤有机质、EC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大幅增加,但土壤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潮土中施用两类有机肥使苋菜植株Cu和Zn含量分别增加26.3%~36.0%和1.2%~20.13%,但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Cu和Zn的允许含量;Cd、Cr和Pb含量都较对照降低,没有出现积累现象.红壤施用两类有机肥,苋菜植株中Zn、Cd和Pb分别下降42.7%~59.9%、0~48.9%和4.1%~71.3%,达到显著水平.有机肥的施入量为5%时,两类土壤中重金属都没有出现明显积累;当施入量为10%和15%时,两类土壤的Cu、Cd、Cr和Pb含量显著增加,出现明显积累趋势,其中除了施用鸡粪使土壤有效Cu含量下降外,两种有机肥均增加了两类土壤中重金属Zn、Cd、Cr和Pb的有效态含量.试验结果提示,从土壤培肥与环境质量安全综合考虑,有机肥的用量应控制在一个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96.
本文采用石灰石粉等碱性物质与浓硫酸联合对鸡粪进行快速无害化处理,探讨该技术对鸡粪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及对有机物料农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经酸碱联合化学快速处理后,距肥堆2 cm处NH3浓度从164 mg/kg下降至65 mg/kg,H2S浓度从8.0 mg/kg下降至0 mg/kg,SO2浓度从0.6 mg/kg下降至0.1 mg/kg,蛔虫卵死亡率达到98.9%,大肠菌值从大于等于240 000个/kg下降至100个/kg。化学快速处理后鸡粪在堆肥过程中高温持续时间比直接菌剂发酵处理延长,有利于堆肥的进一步熟化;化学快速处理后60 d内鸡粪堆肥中碳损失率仅0.6%,氮素损失率只有14.5%,保氮效果明显;化学快速处理鸡粪堆肥比直接微生物菌剂接种处理提高约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番茄新品种浙粉202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番茄浙粉202在产量达到5 200 kg/667m^2时,吸收N,P,K,Ca,Mg的量分别约为11.9,3.9,29.0,9.8和2.1㎏,共56.7 kg/667m^2,养分吸收比例为1.00:0.33:2.44:0.82:0.18,各养分的需求次序为钾>氮>钙>磷>镁,磷素需求量虽在钾、氮、钙之后,但对浙粉202生殖生长很重要.80~120 d是其整个生长期中各养分吸收比例最高的时期.  相似文献   
98.
荷花为我国名贵花木,花大艳丽,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荷花可供观赏,还可作为切花应用于室内环境布置.荷花的经济用途广泛,藕和莲子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种子(莲子)、根茎藕)、节(藕节)、叶(荷叶)、叶柄(荷蒂)、花及种子的胚芽(莲心)等皆可入药.  相似文献   
99.
2009年8月~9月,对四川螺髻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59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44种,古北界种类12种,广布种3种。有我国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4种,其中Ⅰ级2种,Ⅱ级12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兽类16种。本次调查发现了西南绒鼠康定亚种,是Osgood于1929年描述后的再一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0.
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考察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规律,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投量、pH、无机阴离子、氨氮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的影响,降解效果以CODc,去除效率表示.结果表明:催化剂投量为0.1 g·L-1最适宜;缓冲及非缓冲体系下均表现为pH越大,FA降解效果越好;无机阴离子中C1-对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自由基抑制剂HCO3-;和CO2-3对反应的抑制效果显著;NH4+对FA的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NH3对FA的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浓度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Mn2+、Cu2+抑制了富里酸的降解,而Ca2+、Fe2+对富里酸的降解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