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方法,以云南省维西县香樟箐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注重水土流失治理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结合,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等多种因素,选择决策变量、建立目标函数,并用Excel进行求解。经过规划和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趋于合理、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土壤侵蚀模数降为1 026.03 t/(km2.a),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 115.16 t,年人均产粮517 kg,年人均纯收入提高879.50元,小流域经济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的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2.
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营养成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相关测定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18个样品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贵州喀斯特山区的野生榛子皮厚、出仁率低,但榛仁中能量、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灰分、脂肪等营养成分丰富,尤其是VA、VE较丰富,为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营养成分相关性分析及后期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相关测定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18个样品,东北铁岭3个样品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总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6.5%~24.5%、水分含量为3.97%~5.12%、维生素A含量为0.023 3~0.038 0mg·hg~(-1),显著高于东北铁岭野生榛子;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的能量含量为2 532.5~2 679.6kJ·hg~(-1)、灰分的含量为2.49%~3.24%、蛋白质的含量为18.7%~20.7%、脂肪含量为48.8%~54.9%,显著低于东北铁岭野生榛子;喀斯特山区野生榛仁维生素E含量为3.61~7.82mg·hg~(-1)。对21个野生榛子的8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第Ⅱ组的野生榛子(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的7、8、9、16、17、18号品系)的维生素A的平均值最高,且蛋白质的含量也较高,可以作为今后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重点开发、推广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林分特征、地形因子和物种多样性的响应。【方法】以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龄组(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化学计量特征和影响因子。【结果】(1)研究区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OC、TN、T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46.92、11.22、0.21 g/kg,枯落物OC、TN、TP的化学计量比C/N、C/P、N/P平均值分别为31.31、4 296.96、148.73;(2)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OC、TN含量和C/N在不同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TP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 <0.05),中龄林枯落物C/P、N/P均显著高于近熟林和成过熟林(p <0.05);(3)枯落物养分TN与TP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p <0.001),枯落物C/N与OC和TN含量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而N/P和C/P与TP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4)影响枯落物TP的因子是...  相似文献   
15.
岩溶区根系地下生境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岩溶区3种不同的典型根系地下生境类型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类型Ⅰ——白云岩水平产状多层空间类型、类型Ⅱ——白云岩倾斜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及类型Ⅲ——白云岩直立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及层次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根系地下生境类型和层次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2)3种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均随土壤层次的下降而降低,类型Ⅰ的微生物环境较差,类型Ⅱ较好,类型Ⅲ居中;(3)类型Ⅰ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碳循环,类型Ⅱ利于有机碳的循环、氮的供应,类型Ⅲ利于磷的供应及有机物质的氧化。该研究可为探索岩溶地区的根系地下生境及其土壤条件,并为同等条件的土壤肥力评价、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乌当区新场镇各村的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着手,分析了新场镇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乌当区新场镇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本研究以贵阳花溪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项目为实例,总结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建设与管理经验,以期对类似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并有效推进该区农业现代化,提高水利化程度,改善该区农业生产条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照对广玉兰1年生移栽苗的生长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光]照度(100%、75%、47%、25%)研究了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1年生移栽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第四纪红色黏土上,广玉兰在不同的[光]照度下成活率较高,均达91%以上,以47%时最高,达95.83%;苗高总生长量表现为47%〉75%〉25%〉100%,47%时净增长量最大;地径总生长量表现为47%〉100%〉75%〉25%,同样,47%时净增长量最大;叶的生长大小相对一致;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变化也相对稳定,无太大反差。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第四纪红色黏土上,广玉兰移栽苗对不同[光]照度具有不同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光强为47%时生长最好,适当的遮荫更能促进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典型岩溶石漠化区根系生境及其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岩溶石漠化区,根据碳酸盐岩分布、地貌类型及岩石类型分布情况,共计调查152个根系生境剖面,利用岩性、产状、根系分布范围内的岩石斑块数、土层深度、裂缝宽度、垂直剖面土壤分布范围、植物根系分布的长宽幅度等指标,采用RDA排序方法,分析根系生长空间类型及其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快速聚类,划分植物根系生境类型,并进行生境类型命名及类型特征描述.结果表明:1)石漠化区植物根系生长空间分为表层空间、单层空间、多层空间3种类型,植物根系对多层空间类型利用最多;2)贵州岩溶石漠化区根系生境分为18个类型,各类型特征不同.研究成果加深了对岩溶石漠化区植物根系生境的认识,对植物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治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