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8篇
基础科学   21篇
  25篇
综合类   2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针对现有一些承载力研究仅考虑水资源或土地资源的片面性和单一性问题,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构建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科技功效、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6个子系统共20个评价指标的水土资源复合承载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关中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在权重确定中,用基于模糊集决策理论的主观权重对熵权进行修...  相似文献   
52.
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及周边的17个站近50年的观测资料,应用1998年FAO灌溉排水丛书第56分册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历年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ro,分析了海拔高度与Ero的相关性。石羊河流域Ero值空间变化比较大,从山区到绿洲平原Ero多年平均值呈递增趋势。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5和Arcview3.1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式模型,本研究只考虑了海拔高度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暂未对坡地上的辐射及温度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53.
气候变化对河西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的影响程度,为节水农业的区域发展及水资源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河西地区18个气象站点的长系列气象资料月值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河西地区历年ET0值;用相关法分析各站ET0与地理位置、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应用相关法结合Penman-Monteith公式预测2010-2019年和2020-2029年ET0的年代均值。【结果】河西走廊西段、中段、东段和祁连山地的平均ET0值分别为1 265.1,1 078.6,1 058.5和984.5mm;海拔每升高100m,河西地区中部和东部各站年均ET0值约减少19mm,西部各站则约减少12.4mm;河西地区年ET0值与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4 1,0.597 3,0.421 3,0.356 6和0.191 9;预测的每10年变化量,西部的安西、玉门镇,中部高台、临泽及祁连山地的肃北站点年ET0值减少20mm以上,西部的马鬃山增加20mm以上,东部的古浪及祁连山地的天祝站点增加10mm以上,其他站点变化小于10mm。【结论】截至2009年,河西地区的年ET0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分布地域性比较明显,表现为河西走廊西段高于中段,中段高于东段,祁连山地最小,海拔高度是其决定因素;气象要素对于年ET0值的影响表现为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未来20年河西地区东段年ET0值呈增加趋势,中段和西段多呈减少趋势,且各站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主要作物产量与耗水的响应关系,结合节水高产发展要求,确定县域资源节水潜力,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肃省高台县为典型区,依据气候、作物、土壤、管理数据,利用AquaCrop模型对主要作物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和小麦的耗水量和产量进行模拟。以产量最高、耗水量最低为目标,以减产量在5%以内为约束条件优化灌溉制度,利用作物种植面积和优化后减少的耗水量计算高台县资源节水潜力。【结果】对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和小麦的产量进行模拟,3种作物产量的模拟精度均较好,模拟精度大小表现为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小麦。2002-2015年高台县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和小麦的年均耗水量分别为366.1,423.7和451.2 mm。灌溉制度优化后,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和小麦的年均耗水量分别减少10.8,17.7和22.3 mm,年均资源节水潜力分别为66.62,63.50和99.90 万m3,3种作物总的资源节水潜力为230.02 万m3。【结论】AquaCrop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作物产量与耗水的响应关系,基于AquaCrop的灌溉制度优化是确定县域资源节水潜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5.
农作区净灌溉需水量模拟及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净灌溉需水量是估算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参考依据。该文以西北干旱内陆区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农业净灌溉需水量宏观驱动力因子(1959-2005)的基础上,以关键因子作为输入项,区域农业净灌溉量为输出项,分别建立农业净灌溉需水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集成模型。并对不同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比较;通过对时间序列的离散化蒙特卡洛(MC)设计,采用不确定性评价指数(d-factor)对3种模型模拟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BP模型相比,神经网络集成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并能合理地指示影响因素与净灌溉需水量的不确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石羊河流域8条支流出山口径流的周期变化特征和水文演变规律,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小波分析法,对石羊河流域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和大靖河等8条支流出山口径流序列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确定各河流径流变化的主要周期。【结果】东大河径流在45年时间尺度上的周期信号最强,具有全域性特征,其发生时段为1950-2008年,在该时间尺度下,1950-1958年、1974-1989年和2001-2008年为丰水期,1959-1973年、1990-2000年为枯水期;30年时间尺度的径流周期也具有全域性,在1950-2008年整个时段内径流周期呈现丰枯交替;18年时间尺度的径流周期具有局部性,周期性在1950-1978年表现明显,其中在1971年之前周期性较突出。同样,石羊河流域8条支流的径流序列均主要存在45年左右、30年左右和17~19年3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不同时间尺度下周期信号的强弱在时频域中的分布具有较强的局部特征。【结论】45年和30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对石羊河各支流径流变化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增长潜力,为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2009-2011年858个中国城市用水及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幂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和ANNBP模型,基于人均GDP的差异分别建立人均生活用水量模型,进行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增长潜力分析。【结果】在不同的人均GDP水平下,模型对于高收入的数据样本最为敏感;线性回归模型、幂函数模型和ANN-BP模型的模拟效果较为接近,对数函数模型的误差最大。人均生活用水量增长潜力最大的是年人均GDP低于3万元的城市,增长潜力最小的为年人均GDP3~≤10万元的城市。【结论】基于人均GDP差异可以进行生活用水量的模拟与预测,人均GDP小于3万元的城市将成为人均生活用水量增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8.
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为解决灌区内作物之间和单作物生育期内不同生育阶段的灌水配置问题,依据大系统递阶分析原理,建立了一个能同时优化作物灌溉制度、种植结构和灌溉定额的双层模型。模型第一层以作物相对产量最大为目标,采用动态规划,优化了作物灌溉制度;第二层以灌区内农业净效益最大为目标,采用非线性优化,优化了作物种植结构和灌溉定额。该模型应用范围较广,既能为政府部门提供宏观决策,又能为农民提供具体的灌水办法。以民勤灌区为例,优化结果表明,在75%保证率下比现状节水1.29亿m3,农业生产总值和净效益分别增加5.99,4.25亿元。  相似文献   
59.
【目的】准确量化生态系统的干旱敏感性程度,为生态干旱早期预警和减少生态损失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基于生态缺水量构建标准化生态干旱指数(standardized ecological water deficit index,SEWDI),结合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定义生态干旱敏感性;采用Copula方法探讨生态干旱加剧条件下WUE升高的概率,以此分析生态干旱的敏感性。【结果】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吐鲁番盆地以及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较高,逐月均值最高达75 mm。在研究区大部分区域SEWDI与WUE相关性较强,其中显著正相关区域占全区的24.2%,主要分布于新疆大部、青海西部、陕西南部等地;显著负相关区域占全区的36.8%,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等地;随着生态干旱的加剧,WUE对生态干旱的敏感性在不同地区并非单调增加。植被生长期内生态干旱的敏感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而升高,且草地的生态干旱敏感性高于林地和耕地。5-6月WUE升高概率上升的速率最快,轻旱-中旱、中旱-重旱、重旱-特旱3个干旱变化情况下,WUE升高概率的月平均速率分别为0.09,0.07和0.06。【结论】水分利用效率(WUE)可以很好地反映植被在生长期遭受干旱胁迫时的生态干旱敏感性,可用作表征生态干旱敏感性的因子。  相似文献   
60.
采用Penman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根据作物需水量、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农产品单产等计算农产品中含虚拟水、虚拟蓝水和虚拟绿水量,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石羊河流域不同区域主要农产品中含虚拟水量及组成,从提高绿水利用率角度,提出凉州区应增加水果的种植面积,民勤县应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古浪县应增加玉米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天祝县应增加小麦的种植面积,金川区应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永昌县应增加玉米和水果的种植面积。虚拟水的细分研究可为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