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鲜食蚕豆-鲜食大豆-秋豌豆高效种植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鲜食蚕豆-鲜食大豆-秋豌豆高效种植模式要求,从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等方面,制订高效种植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HVI90 0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是一种相对测试仪器 ,目前使用的校准棉样有两种 :美国农业部 HVI校准棉样 (简称 HVICC)、国际校准棉样 (简称ICC)。测试结果表明用 ICC校准的强度值低于用HVICC校准的强度值。余楠等 ( 1 998)通过分析德国不来梅国际纤维对比试验结果 (表 1 )给出了两者间的换算关系 :HVICC标准强度值≈ 1 .2 9× ICC标准强度值。这一换算关系的提出 ,有利于正确评价进口原棉与国产棉的品质差距 ,并确当估计当今的育种成果。余楠等 ( 1 998)提出的换算系数 1 .2 9是将表 1中 1 7个样品的 HVICC强度平均值与 ICC强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菜用豌豆苏豌1号品种特性,从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等方面,阐述苏豌1号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通豆6号是用大粒、优质地方品种启东绿皮大豆为亲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7 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5.
1选育目标选育出适合我省气候特点和栽培制度,以及适应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需要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以满足我省城乡居民食用特种稻米之需要,并为外向型农业需要服务。制定的育种目标要求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有一定产量潜力,抗逆性强,品质优良,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16.
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中10个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枝数、株高、鲜百粒重、主茎节数、标准荚数、单株荚重等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1.1%1、7.4%、15.7%、14.1%、14%和13.2%,出仁率变异系数最小,为3.4%;在相关性上,鲜百粒重、出仁率与鲜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鲜百粒重与出仁率、株高与鲜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94.40%。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时,应注意选择鲜粒产量和鲜百粒重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夏大豆品种。以引J0082为母本、海系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多年单株选择育成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原系号08-4)。通过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及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28.3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32%,为历年区域试验单产最高品种;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90.5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4.10%。该品种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生育期l21d,株高73.3cm,有效分枝4.3个,单株结荚56.6个,每荚2.0粒,百粒重25.3g,粗蛋白含量4O.5%,粗脂肪含量20.6%,抗倒性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感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蚕豆优势组合的选配效率,以6个蚕豆材料(P1~P6)为亲本,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组合,分析亲本和F1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蚕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明显,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为正值,株高、始荚高和主茎节数的超亲优势为负值。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P1和P2为选育大粒高产的优良亲本,P1×P2和P4×P6符合高产的育种目标,P2×P5和P2×P6符合大粒的育种目标;遗传力分析表明,百粒重、每荚粒数和单株粒数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相对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且这3个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适宜进行早代选择,其他性状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蚕豆育种应将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作为重点目标;通径分析表明,在育种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分枝数、株高、百粒重、每荚粒数等农艺性状。本研究为蚕豆育种进程中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综合评价鲜食大豆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以2005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试结果为数据资料,综合12个较为重要的性状指标,对14个参试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D13和D10综合测试较好,明显优于对照,名列第1和第2位,D5和D1综合测试较差,排位第13和第14位.该方法综合考虑多个性状,评价较为客观、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20.
特大粒菜用蚕豆育种目标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特大粒菜用蚕豆新品种选育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分析蚕豆产量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特大粒菜用蚕豆的育种目标,百粒重180 g左右,产量达到启豆2号等品种的水平。在品质方面除继续注重外观和食用品质外,还需加强营养品质的鉴定和筛选;抗逆性的筛选主要在抗寒性、耐湿性以及对赤斑病的耐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