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4篇
  1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为探究微生物对植物修复铀(U)污染效果的影响,获得更好的放射性重金属生物修复模式。采用大棚水培试验,研究不同U浓度(5、15、25 mg·L-1)下混合接种3种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胞杆菌和黑曲霉)对凤眼莲的生物量及其U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能够促进凤眼莲根系生长,其中以接种枯草芽胞杆菌与黑曲霉效果最好,5 mg·L-1时,凤眼莲根系干重最高增加了75.8%;接种胶质芽胞杆菌与黑曲霉能增强凤眼莲在较高的U浓度下的抗胁迫能力;3种微生物均降低了凤眼莲的根系U富集浓度,但促进了茎叶富集浓度,其中同时接种3种微生物的组合对根系富集浓度的降低效果最小,接种胶质芽胞杆菌与黑曲霉的组合在25 mg·L-1时茎叶富集浓度达到最大,为3.097 mg·L-1;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胞杆菌和黑曲霉均提高了凤眼莲在15、25 mg·L-1下的转运能力,5 mg·L-1时转运系数最高达0.28。综上,接种枯草芽胞杆菌与黑曲霉整体修复效果最佳。本研究为水体中重金属的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进一步获得铀富集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物法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以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腐蚀黑麦草的剩余残渣为原材料,考察黑麦草残渣与LM2培养基的不同固液比下,接种10%白腐菌(Phanerodontia chrysosporium)对黑麦草残渣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黑麦草残渣与LM2培养基与黑麦草残渣固液比为1∶11条件下,50 d处理残渣降解效果最好,能进一步降解残渣中37.78%的纤维素、42.87%的半纤维素和54.05%的木质素,黑麦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总降解率分别高达88.37%、89.89%和66.01%,并且黑麦草残渣的总失重率和总铀浸出率分别为49.70%和85.48%。利用硝酸改性活性炭,探究其投加量、溶液pH值、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降解废液中铀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在最佳吸附条件(改性活性炭投加量为0.72 g,溶液pH=6,25℃反应9 h)下铀的吸附率达93.62%,吸附容量达0.22 mg·g-1,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铀富集黑麦草的减量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23.
为探索添加外源微生物对堆肥起始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而提出二次调控工艺参数的意义。本研究分别添加0%、0.25%、0.5%、0.75%、1% 5 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嗜热菌,研究微生物加入后对含水量、酸碱度(pH)、电导率(EC)、全碳、全氮、碳氮比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1%加菌组水分含量较对照增加幅度为5.82%;pH、EC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0.25%加菌组含碳量较对照降低幅度为9.20%;0.75%加菌组全氮含量较对照下降幅度为35.33%;0.75%加菌组碳氮比较对照增大幅度为4.34%。以上结果综合表明,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菌,菌悬液会导致堆肥起始工艺参数不同。  相似文献   
24.
益生菌的分类、生理功能与有效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在消化道、免疫和心血管系统等诸多健康方面发挥了作用。综述了益生菌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以及益生菌调节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过敏和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其黏附或定植评价、活性保护技术及代表性商业产品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开展益生菌相关研究开发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5.
铀对蚕豆幼苗光合特性和呼吸代谢的毒害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铀(U)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代谢的毒害作用,采用溶液培养法,用含有不同浓度铀(0、5、10、15、20、25μmol·L~(-1))的溶液处理蚕豆幼苗72 h后,通过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根系结构的变化,并测定蚕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以及根系活力,另取高浓度铀处理组(U-25μmol·L~(-1))与对照组(U-0μmol·L~(-1))的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铀胁迫下,铀向地上部的转移极少,其转移系数小于0.01,过量的铀累积明显破坏了根系的结构。此外,铀胁迫下蚕豆幼苗的光合效率降低,但根系活力增加。RNA-seq结果表明,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代谢调控相关的基因中,共有117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光合作用中与光反应途径、卡尔文循环途径及光呼吸途径相关的基因表达以下调为主(90个DEGs;3个上调,87个下调);呼吸代谢中参与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的相关基因表达以上调为主(27个DEGs;23个上调,4个下调)。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铀胁迫抑制了蚕豆幼苗的光合作用,但增强了其根系的呼吸代谢,这可能是蚕豆对铀毒害的一种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26.
试验为在莱芜大麻田间出苗后30天,用50ppm、100ppm、200ppm、400ppm的GA(赤霉素)复合剂作叶面喷雾处理,设喷水为对照。在大麻田间出苗后30天、37天、44天、51天分别用100ppm的GA复合剂作叶面喷雾处理,各处理时期设喷水对照。  相似文献   
27.
碳酸盐在稻壳挤压膨化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稻壳挤压膨化加工中,加入3%~5%的碳酸盐作助膨剂,以250~300℃的温度连续膨化处理稻壳,可降低稻壳中粗纤维20%~30%,大分子物质裂解为中小分子,使原来不能被利用和利用率很低的养分得以充分利用。膨化后的稻壳代谢能提高近10倍,作饲料中部分能量代用料育肥效果显著。部分或全部用作食用菌种料和栽培料,增产20%~40%。碳酸盐助膨化稻壳加工为稻壳的深度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在培养条件下对铀的富集能力及机理,为该菌在铀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探究铀的初始浓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各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富集铀特性的影响,并且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探究菌体富集铀的部位以探讨菌体富集铀的机理。结果表明,当接菌量为6%,培养时间为48 h时,枯草芽孢杆菌对UO_2~(2+)的富集达到平衡。UO_2~(2+)初始浓度为25~100 mg/L时,枯草芽孢杆菌可正常生长,并且对铀具有富集能力。枯草芽孢杆菌对铀的主要富集部位为细胞壁,约占菌体总吸附量的89%。SEM、EDS表明菌体与铀作用后,细胞表面粗糙,铀沉积在细胞表面及周围。FTIR图谱中出现了UO_2~(2+)的特征吸收峰,羟基、胺基、羧基及菌体蛋白质等活性位点参与枯草芽孢杆菌对铀的富集作用。XPS表明菌体吸附的铀多以U(VI)形式存在。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枯草芽孢杆菌在培养条件下对铀有良好的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29.
木质素/聚乙烯/皮胶复合改良剂对风成沙饱和含水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系统探讨由木质素、低密度聚乙烯再生料(RLDPE,Recycled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和皮胶制备的改良剂对风成沙饱和含水量(SMC,Saturated Moisture Content)影响.结果表明:SMC随木质素含量增加线性增大;随RLDPE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掺量为20%时达最大值;随皮胶掺量增加而增大,但增长速率改变.三组分对SMC影响显著性:皮胶>RLDPE>木质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SMC与三者掺量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68;三者最佳掺量:皮胶/20%、RLDPE/15%、木质素/10%.  相似文献   
30.
几种土壤酶活性对低分子量聚乙烯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塑料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环境可降解地膜则相对容易地降解形成大小不等的膜碎片样残留物,这一类低分子量残留物是否对环境造成危害,是当前急需证明的问题。研究低分子量聚乙烯(LMWPE)对土壤中几种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对环境可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不同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模拟可降解地膜降解后的聚乙烯组分,将不同分子量(2000、5000和10万以上)和不同累积量(1年量、10年量、50年量和100年量)的LMWPE粉末添加在土壤中,自然条件下盆栽种植蚕豆,研究土壤中三种关键酶对LMWPE处理的响应。结果显示,蚕豆苗期、开花初期、开花期、结荚鼓粒期和成熟期,LMWPE对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其中以添加LMW-PE分子量2000且累计量100年的处理(AS)对三种土壤酶的激活作用最为显著;随着LMWPE累计量增加,三种土壤酶活性增幅呈显著增加的趋势;LMWPE分子量处理对三种酶活性影响的差异大多未达显著水平;蚕豆根系的形成和生长对三种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可实现可降解地膜的无害化降解,低分子量聚乙烯可能具有改善土壤微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