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4篇
  1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松针和椰糠无土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飞  罗学刚  赵健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2):164-169
为开发松针资源作为高附加值植生袋基质材料的新途径,以松针为材料,对松针和椰糠的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松针的总孔隙度为88.64%,持水能力为293%,pH 6.12,电导率为1.10 mS/cm,都处于无土栽培的适用范围;松针阳离子交换量(59.8 cmol/kg)略小于椰糠(67.1 cmol/kg);与椰糠相比,松针的矿质元素含量更为丰富,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植物提供养分;松针的酸、碱、盐缓冲容量分别为0.0689、0.1033、0.1202 mol/kg,椰糠为0.0567、0.0842、0.1394 mol/kg,两者相差不大。松针可以作为有机栽培基质。研究既对无土栽培和植生袋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又为可再生林下资源松针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2.
为探究微生物对植物修复铀(U)污染效果的影响,获得更好的放射性重金属生物修复模式。通过大棚水培实验,研究了3种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在不同U浓度下(0、5、15、25 mg·L~(-1))对凤眼莲生物量、荧光生理特性及U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胁迫下,3种微生物对凤眼莲均有促生作用。在U浓度为25 mg·L~(-1)时,枯草芽孢杆菌可使凤眼莲根系干质量增长34.8%,胶质芽孢杆菌使凤眼莲茎叶干质量增长60.5%。黑曲霉对凤眼莲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而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则对它们有促进作用。在实验浓度下,3种微生物对凤眼莲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均有明显提高,但是,光合性能指数(PIabs)与可变荧光强度(Vj)仅在5、15 mg·L~(-1)下有明显上升。实验条件下,3种微生物对凤眼莲富集U均有明显影响,在U浓度为25 mg·L~(-1)的条件下,胶质芽孢杆菌可使凤眼莲根系U富集浓度提高36.6%,枯草芽孢杆菌可使凤眼莲茎叶富集浓度提高14.1%,并且3种微生物对凤眼莲植株的U富集量及富集浓度均有促进作用,其中胶质芽孢杆菌对U富集量提高最为明显(51.8%)。枯草芽孢杆菌能明显提高凤眼莲的转移系数(TF),最高为1.192,黑曲霉则对生物富集系数(BCF)提升明显,最高为272.8。在植物根系接种微生物可能会对植物修复过程产生影响,凤眼莲根系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或黑曲霉可以提高凤眼莲的生物量和U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43.
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对U、Cd污染土壤的原位钝化修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考察固定化微生物对铀(U)、镉(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研究筛选出对U、Cd都有较高去除率的微生物组合,以生物炭为固定化载体,通过吸附和包埋两种固定方法制作成复合钝化剂,探究施加两种复合钝化剂和单独施加生物炭3种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可提取态U、C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微生物组合对U、Cd都有去除作用,综合考虑枯草芽孢杆菌、柠檬酸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比组合的去除率最优,用于进一步研究。各钝化处理后,土壤的pH值升高,且随着钝化剂添加量的增加,pH呈上升趋势。各钝化处理组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均有所升高,其中,生物炭处理组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3个处理组相比,生物炭处理组和吸附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处理组中有机质增加较包埋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处理组效果显著。各钝化处理后,土壤中可提取态的U、Cd含量均有所下降,且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可提取态的U、Cd含量持续降低。3种钝化剂的钝化效果有所差异,即吸附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处理组生物炭处理组包埋固定微生物生物炭处理组,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钝化效果显著。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了研究铀对泽泻和鱼腥草两种湿生植物的生理生化及其积累特性的影响,探究其用于 修复铀污染水体的可行性。【方法】设置浓度 5、30、55 mg/L 铀处理进行水培试验,每个处理 3 次重复,并设 空白对照;21 d 后测定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光合参数、荧光参数、丙二醛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1)在 不同铀浓度处理下,泽泻和鱼腥草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铀浓度 30 mg/L 时,两种植物的 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 对照上升 11.79%、114.69%、69.64% 和 6.03%、19.91%、10.71%;在铀浓度 55 mg/L 时,两种植物的 MDA 含量 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上升 70.42% 和 55.42%。(2)不同的铀浓度处理下,两种湿生植物的光合速率(A)、 气孔导度(Gs)、胞间 CO2 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 数(PIABS)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铀浓度 55 mg/L 时,两种植物的叶片 Ci 分别比空白对 照下降 13.14% 和 27.49%;Tr 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泽泻叶片 Gs 呈先增后减、鱼腥草叶片 Gs 呈逐渐上升趋势; 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在铀浓度 55 mg/L 时下降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下降 55.19% 和 85.92%,Fv/Fm 分别比对照 下降 25.27% 和 1.45%;两种植物的 PIABS 均先升后降,泽泻 PIABS 在铀浓度 5 mg/L 时达到最大值、比对照上升 146.43%,鱼腥草泽泻 PIABS 在铀浓度 30 mg/L 时达到最大值、比对照上升 86.57%。(3)两种植物茎叶和根部对 铀的富集浓度在 55 mg/L 时达到最大,分别为 2 778.74、10 393.94 mg/kg 和 3 184.91、6 515.00 mg/kg。【结 论】本研究表明泽泻和鱼腥草对铀均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45.
木质素液体地膜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木质素液体地膜对不同土层深度含水量、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液体地膜的保水效应时20~30 cm的土层影响显著,土层含水量平均较对照处理提高7.81%;对土壤的保温性能略低于塑料地膜,5~15 cm土层温度平均较对照处理提高了3.64%~6.59%.  相似文献   
46.
木质素磺酸钠脱磺及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副产品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采用均匀设计法深入探讨蒸煮温度、蒸煮时间、氢氧化钠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木质素磺酸盐脱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脱磺条件为:蒸煮温度180℃,蒸煮时间3h,氢氧化钠用量7%;经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差热和流变特性分析,脱磺后分离纯化的木质素具有较好的玻璃化、热塑性能和熔融塑化性能,为热塑性木质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针对松针/椰糠基质分解不充分自身缺乏养分和微量元素,不足以满足辣椒苗期生长需求的问题,通过育苗盘试验,研究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对辣椒苗期幼苗生理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陇0.16 g/株(A3)和克黄威0.08 g/株(B2)处理下辣椒幼苗生长效果最好,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都显著提高,其中壮苗指数和根冠比分别增加49.66%、11.37%和44.30%、10.87%;叶绿素含量和PI_(abs)较对照分别提高19.17%、34.76%和29.41%、32.37%。松针/椰糠基质中添加绿陇和克黄威可促进基质分解,有利于辣椒萌发,补充苗期营养,对PSII系统有较大影响,可促进幼苗光合作用等生理生长进程。  相似文献   
48.
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混合硫酸盐还原菌,并研究其最适的生长条件,考察了接种量、温度、最初pH、Fe~(2+)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10%,温度为35℃,初始pH为6.5,培养基内Fe~(2+)为200 mg/L时,混合硫酸盐还原菌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49.
选取2个玉米品种(金玉819和金单999),探讨了3种盐胁迫(NaCl、Na_2SO_4和NaNO_3)对玉米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叶片中K~+、Na~+、Ca~(2+)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的盐胁迫均会导致玉米幼苗鲜重下降,地上部鲜重金玉819下降超过28.6%,金单999下降超过18%;盐胁迫下金玉819叶片SOD酶活上升2.1倍以上, POD酶活性最高上升4.5倍,APX最高上升2.1倍,CAT最高上升2.2倍;金单999叶片SOD酶活最高上升2.1倍,APX最高上升1.6倍,CAT最高上升1.9倍。2个基因型玉米胁迫下叶片内Na~+含量上升4.5~6.3倍;NaCl和NaNO_3处理下,K~+/Na~+比对照降低90%~93%,而Na_2SO_4处理下K~+/Na~+下降78%~82%,金玉819和金单999的Ca~(2+)/Na~+比对照分别降低了85%~90%和92%~94%。综合分析表明NO~-_3引起的次生盐害对玉米生产危害较大。与金单999相比,金玉819对盐胁迫更加敏感,相同Na~+浓度处理下,金玉819的鲜重和SOD酶活性下降显著且拥有较低的K~+/Na~+和Ca~(2+)/Na~+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铀污染对苔藓植物的叶绿素荧光生理特性和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筛选用于环境铀污染监测和修复研究的苔藓品种。【方法】以灰藓原变种、大羽藓和东亚砂藓为生物材料,分析不同铀胁迫浓度下(0、2.5、5、10、20 mg/L),3种苔藓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铀累积量及矿质营养代谢差异。【结果】3种苔藓的叶绿素含量与铀胁迫浓度呈反比关系,其中大羽藓表现出对铀胁迫较高的敏感性,其叶绿素含量最先受到显著抑制,降幅最大。铀胁迫对大羽藓的最大光学量子产量Fv/Fm、有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N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灰藓原变种Y(Ⅱ)、qP、qN和东亚砂藓的Y(Ⅱ)、qP表现为“低促高抑”作用;对东亚砂藓的qN表现为促进作用。大羽藓的铀累积量在低中高浓度铀胁迫下均显著高于灰藓原变种和东亚砂藓,铀累积量与3种苔藓的叶片绒毛长度呈正比。一定浓度铀胁迫能促进苔藓植物对K元素和Ca元素的吸收,胁迫浓度过高则会抑制。【结论】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生理特性和大量元素K、Ca含量可作为筛选苔藓植物监测和修复环境铀污染的生理指标;大羽藓对铀胁迫敏感性强于灰藓原变种和东亚砂藓,对铀的累积能力也优于灰藓原变种和东亚砂藓,可作为监测以及修复环境铀污染的优选苔藓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