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日光温室温度对番茄叶面积扩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日光温室内温度对番茄叶面积扩展的影响.通过破坏性取样观测确定了采用长宽法计算叶面积的系数R,当叶长≤20 cm时,R=0.378 2;当叶长>20 cm时,R=0.318 4,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50 2.试验还表明:番茄叶片生长具有前期和后期扩展速度慢,中期扩展速度快的特点;随着温度升高或降低,叶面积扩展量也随之增大或减小;并且成熟叶片的叶面积也随之增大或减小;温度变化对叶面积扩展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冬季低温可降低番茄叶片的干物质含量;温度降低,还可促使比叶面积减小,反之比叶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12.
北方寒区日光温室冬季生产基本无通风,为了探寻温室内不同边界层空气动力学阻力(r_a)与气孔平均阻力(r_c)表达式计算植株蒸腾量的差别及适用于此环境下的最优子模型模拟式,以Penman-Monteith(P-M)方程为基础,比较分析了4组适用于北方寒区冬季日光温室(基本无通风条件)的r_a、r_c子模型模拟的温室内番茄植株蒸腾量。结果表明:子模型的变化具有波动性,采用不同子模型模拟的蒸腾量值差异较大,北方寒区冬季日光温室植株蒸腾作用主要集中于白天,此时不同子模型模拟的r_a、r_c平均变化量分别为5.73%、37.10%;本试验环境下,温室仅在中午前后通风,其余时间处于密闭状态,此时,室内风速垂直流通且并不均匀,选用包含空气温度、植株叶片温度及植株生理指标(叶片特征长度、单株植株叶面积指数LAI)等参数模拟单株植株边界层空气动力学阻力值,选用的r_a模拟式在晴天、阴天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185~489、249~357 s·m~(-1),模型检验结果为:Pearson=0.826,MRE=21.69%,MAE=0.02,RMSE=18.59,EF=0.81;应用反演式模拟单株植株气孔平均阻力的准确率较高,选用的r_c反演式在晴天、阴天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253~1 356、235~1 260 s·m~(-1),模型检验结果为:Pearson=0.955,MRE=7.16%,MAE=0.01,RMSE=8.56,EF=0.95。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太阳总辐射量变化规律及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温室内太阳总辐射量、太阳辐射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太阳总辐射和净辐射的关系以及新旧薄膜对其关系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环境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实时测定温室内太阳辐射量,与温室外太阳辐射进行比较分析,且对不同薄膜覆盖下的太阳辐射环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9月-翌年4月,温室内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先减少后增加,12月只有4.45 MJ/m2,4月为11.68 MJ/m2;11月温室日总辐射利用效率最好,Q内/Q外值为75.99%,且Q外-Q内仅1.67 MJ/m2。温室太阳总辐射与净辐射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3、4月份的线性方程表示为y=0.8277x-0.2909,相关系数R=0.995。旧膜A与新膜B相比,膜A的太阳辐射利用效率小于膜B,最多达13%,且使用膜A时,3、4月份总辐射与净辐射线性方程表示为y=0.9223x-0.1762,相关系数R=0.985。日光温室内太阳辐射环境变化规律及设施对其影响的研究是温室环境调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计算出近年辽宁省日光温室这种特殊几何屋面建筑所受的基本雪压及雪荷载分布情况,利用辽宁省30年冬季降水数据,使用矩法、耿贝尔参数估计方法对极值I型分布函数的参数进行估计,比较参数优良性指标,进而计算30年一遇最大降雪量及基本雪压,结合辽宁省日光温室结构特点,确定日光温室积雪分布系数,最终得出辽宁省各地区日光温室雪荷载分布。结果表明:辽宁省30年重复期实际基本雪压与建筑规范中基本雪压标准值差距较大;辽宁省日光温室雪荷载范围为0.28~0.79 kN/m2。其中,以鞍山、岫岩、本溪、沈阳等中部地区雪荷载最大,由此向东西南北4个方向雪荷载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东北春玉米出苗至抽雄发育速率模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型研究玉米出苗至抽雄叶片的增长规律,从而更精确地预测玉米发育进展情况。采用3种玉米出苗至抽雄的叶片发育速率模拟方法对玉米抽雄期进行模拟,将预测结果与各地田间玉米试验实测值相比较。结果表明:经验法和Logistic曲线法预测的抽雄期(7月27日、6月30日)与实测值(7月25日)之间的误差为2~25d。因此,这两种方法不能直接应用,需要对参数进行修正后才可使用,或对所得结果进行校正。贝塔分布函数法引用过程中误差比前两种明显偏小,误差在4d内(实测7月31日,模拟8月4日)。贝塔分布函数中3个基点温度的范围对预测结果影响小,误差小于4d(预测7月29日,实测7月25日);而参数c的取值对预测结果影响很大,误差大时可达到12d(预测8月6日,实测7月25日)。玉米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用贝塔分布函数描述较好,其参数容易获取,且应用范围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番茄不同生育期的蒸腾作用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称重法,用Penman-Monteith方程模拟了番茄生育期蒸腾速率的变化,以期为北方日光温室节水灌溉、环境调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番茄结果期日蒸腾量最大,苗期最小,结果期的需水量是开花期和苗期的14倍;苗期的蒸腾量在午后12:30时达到最大值为8g·h-1,开花期和结果期在上午11:3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7.
在日光温室内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对温室番茄植株在一个干旱周期中茎直径变化动态、不同天气条件下茎直径变化规律及茎直径变化与土壤水分状况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干旱周期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番茄茎直径日变化幅度逐渐增大,茎直径变化量能灵敏、适时、准确地反映植株体内的水分状况;晴天番茄茎直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阴天;直径日最大收缩量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具有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r2=0.986 3)  相似文献   
18.
光照时间对番茄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对番茄的开花时间、展幅、株高、叶面积、比叶面积、根、茎以及叶片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时间的延长,番茄的开花时间缩短;株高和比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叶片生长速度、根和叶片的干物质量呈上升趋势。光照时间对番茄展幅和叶面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与穿山龙间作的产量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与穿山龙不同间作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间作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穿山龙产量略有下降,间作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清种玉米;玉米株间作穿山龙较玉米垄间作穿山龙更有利。  相似文献   
20.
“蒸发悖论”现象在吉林省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吉林省有效的45个气象站1963—2012年的气象资料,分析50年吉林省20 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温度变化,着重分析"蒸发悖论"在吉林省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50年来吉林省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季的下降速率和下降的幅度最大,而夏、秋、冬三个季节中虽然存在小幅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是并不显著。50年来吉林省整体上存在"蒸发悖论"。地理上,吉林省存在"蒸发悖论"现象气象站的数量呈自西向东逐步增加的分布形式,但悖论在长白山山区极少出现。不同年代际中,吉林省存在悖论的站点数量也不同,80年代最多,其后依次为00年代、70年代,90年代最少。从季节来看,春季全省存在悖论,其他三季悖论现象则以中部长春地区为中心,夏、秋两季向东部地区扩展,冬季向中部地区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