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沙枣树胶恢复已变质新疆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抗氧活性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葡萄树伤流液具有极强的抗羟自由基(·HO^-)能力,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较弱,即在空气中易氧化、发生变质、抗氧活性迅速降低、消失。沙枣树胶对已变质红葡萄树伤流液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恢复红葡萄树伤流液的抗氧化能力、增强红葡萄树伤流液抗氧成分的抗氧性能及其稳定性。向已变质的葡萄树伤流液加入沙枣树胶后,过一段时间,变质葡萄树伤流液所生产的异味消失,并对羟自由剂的清除率恢复到50﹪,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剂的清除率上升到26﹪,其后一直保持稳定。研究成果表明:沙枣树胶有很强的恢复和增强已变质红葡萄树伤流液抗氧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不同株距对温室冬春茬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温室冬春茬番茄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以及株距对群体配置的影响,试验在相同的垄沟配置下通过改变株距,对番茄的植株生长、果实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幅宽、单株果数和单果重均表现为,随着株距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对果穗数和果型没有影响,畸形果率随着株距的减小而明显增加,单产处理间没有较大差异,均在115500kg/hm2左右;说明在相同的70+50垄行配置下,株距在25~40cm之间部分性状虽表现出一定的趋势性变化,但均为比较合理的田间群体配置。  相似文献   
23.
育苗基质添加菌剂对黄瓜幼苗质量及耐贮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ZB-42,GM以及Bio等菌剂加入育苗基质中,研究了不同菌剂对黄瓜幼苗生长、生理以及贮藏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FZB-42,GM对黄瓜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显著;FZB-42和Bio能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不同处理的黄瓜幼苗在12℃下分别贮藏3 d和12 d时,FZB-42和Bio能使幼苗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FZB-42的耐寒指数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24.
不同施氮量对枣棉间作棉花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枣棉间作下不同施氮水平 (0、150、450 和750 kg·hm-2)对棉花根系形态、生理指标的效应,分析氮素对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0、150、750 kg·hm-2时,主根长度增速较慢,根长密度、干物质积累量降低,根系活力、氮素代谢相关酶NR活性减弱,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远冠区N0、N10、N50与N30相比,根长密度0~20 cm土层分别下降18.18%、25.97%、29.87%,20~40 cm土层分别下降31.43%、38.29%、41.14%。根系活力变化最为显著,在棉花生育T1时,近冠区N0、N10、N50与N30相比分别下降36.01%、27.45%、9.74%,远冠区分别下降34.32%、23.53%、10.10%,说明氮素营养缺乏会加速棉花根系的衰老进程,抑制根系生长发育。因此,适当的施氮量,可延缓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25.
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究昌吉地区1963—2020年作物生长季蒸散量变化特征,为该地区水资源优化管理、作物合理布局、农业灌溉规划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昌吉地区8个气象站点1963—2020年的气象数据,采用Thornthwaite法、气候倾向法、M-K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分析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相关分析探讨气候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潜在蒸散量增加趋势显著,变化率为2.3 mm/10 a,多年平均值为876 mm;8个气象站点潜在蒸散量都呈现增加趋势;(2)在空间尺度上,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内潜在蒸散量由西向东呈递减趋势。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3)西部在2009年、中部在1994年、东部在2013年发生突变,昌吉地区突变发生在1997年,中部和昌吉地区突变早于西部和东部;周期变化显示,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潜在蒸散量有3.7~4.2年变化周期;(4)影响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潜在蒸散量主要因素是气温,其中最低气温逐年升高导致潜在蒸散量逐年增加的贡献最大,其他气候因子的变化对潜在蒸散量起着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26.
施氮量对枣棉间作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枣棉间作下棉花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品质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机制,确定枣棉间作的合理施氮量,为果棉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的合理氮肥运筹,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在南疆的主栽棉花品种中棉所49为材料,研究了4个氮素水平(N 0、 150、 450 和750 kg/hm2)下棉花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下棉花干物质累积存在显著差异,氮素缺乏或过量均影响其干物质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累积量,使产量降低。施氮量对棉花品质也有显著影响,合理的氮肥用量不但能提高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从而提高产量,而且可使其有较好的整齐度,棉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因此,在枣棉间作条件下,施氮量为N 450 kg/hm2 时棉花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增产效果显著,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7.
该文就沙枣树胶对红葡萄树提取液抗氧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红葡萄树提取液具有极强的抗羟自由基(H0·)能力,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较弱,即在空气中易氧化、抗氧活性迅速降低、消失;当加入沙枣树胶初期,其抗氧性能迅速降低,3d后开始上升,15d后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到30%,60d后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8%,其后,一直保持稳定.在沙枣树胶的多糖活性成分的作用下,红葡萄树胶的抗氧活性显著增强,稳定性提高.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沙枣树胶对红葡萄树提取液的抗氧活性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1997~ 1999年我们在吐鲁番棉花枯萎病自然重病田和人工病圃 ,研究气温、地温对长绒棉棉区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温对棉花枯萎病影响较小 ,地温是影响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灌溉和棉田日辐射量是影响地温的主要因子。在火焰山以南 ,棉花枯萎病发生盛期较南北疆棉区早 ,6月是棉花枯萎病隐症期 ,7~ 8月该病发病率回升 ,这与其他棉区不同。在火焰山以北 ,地温超过 30℃ ,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9.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 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 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 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 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 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 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 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 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 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 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0.
回顾新疆现有小型水电站的发展现状,在分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总结出了7个方面的普遍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的新方法和措施。特别是对建在多泥沙河流上的径流式水电站,提出了用“排沙漏斗”这一新技术来彻底解决泥沙磨损危害的思路,并重点介绍了“排沙漏斗”这一新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