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1篇
  26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品种筛选及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宜嘉峪关市盐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优良品种,引进国内外10个紫花苜蓿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法进行了生产性能和耐盐性比较。结果表明,两茬鲜草和干草总产量位居前3位的品种是中兰2号、龙威和公农1号,鲜草产量分别为54 897.44、48 054.02、45 662.82 kg/hm2;干草产量分别为13 056.53、11 115.56、11 095.5 kg/hm2, 均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耕层含盐量3.6 g/kg以下均能正常出苗,均具有一定耐盐性,中苜3号、中苜1号和中兰2号、龙威耐盐性较好。综合分析可得,中兰2号、龙威和公农1号这3个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耐盐性等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嘉峪关市中轻度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2.
苦豆子和披针叶黄华种子形状、颜色、表面状态差异显著,种子健壮度和硬实率很高,含水量都很低且差异不显著;苦豆子种子长度显著大于披针叶黄华,披针叶黄华种子体积质量和千粒质量显著大于苦豆子,两种豆类宽度、厚度和相对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新鲜干净的两个豆类种子中,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同时存在,破除苦豆子和披针叶黄华种子硬实的最佳措施是:90%的H2SO4处理70 min和120 min;破除硬实的两种豆类种子萌发的物质转化效率达到了77.94%和77.28%,苦豆子和披针叶黄华种子开始萌发时间均为21 h,最低萌发需水率分别为151.05%和151.71%,两种种子萌发相对需水较多,苦豆子种子萌发40 h达最大发芽值,披针叶黄华种子56 h达最大发芽值。  相似文献   
133.
肖占文 《作物杂志》2003,19(6):31-32
试验表明,选用新品种陇薯3号,采用地膜垄作方式栽培,当地马铃薯适宜播期为4月5日~15日,适宜密度为67.5万~75万株 /hm2,生产上可供选择的优化组合有X1 Y2 、X2 Y2 、X1 Y1 、X2 Y1 。……  相似文献   
134.
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专用肥最佳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模式,研究了茄子专用肥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随着专用肥用量的增加,茄子株 高、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增加,但单位肥料增产效果则递减。经回归统计分析,茄子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0.098 kg·m -2(N 19 %,P2O5 6 %,K2O 25 %)时,理论产量为9.10 kg·m-2(折91 t·hm-2),统计分析结果与田间试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5.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密度(X1)与氮(X2)、磷(X3)、钾(X4)施肥量对紧凑型玉米极峰25制种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建立制种产量和经济效益目标函数与4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解析与寻优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且密度和氮肥交互作用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显著。提出制种产量≥8 250 kg/hm2和经济效益≥22 500元/hm2高产高效协同农艺措施优化方案:母本密度8.9万~9.6万株/hm2,平均9.3万株/hm2;施N量265.18~294.77 kg/hm2,平均280.0 kg/hm2;施P2O5量146.58~174.89 kg/hm2,平均160.7 kg/hm2;施K2  相似文献   
136.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索河西内陆灌区粮饲通用玉米超高产栽培优化农艺措施,研究密度(X1)及氮肥(X2)、磷肥(X3)、钾肥(X4)主要栽培因子对耐密抗倒玉米正德305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4个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解析寻优表明,4个因素对玉米产量效应的主次为氮肥>密度>钾肥>磷肥,且密度和氮...  相似文献   
137.
【目的】研究增密对河西灌区春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密抗倒玉米品种正德305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9.0(T1)、10.5(T2)、12.0(T3)和13.5万株/hm2(T4)4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农艺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叶面积指数(LAI)在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但灌浆期和乳熟期LAI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不同密度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在吐丝前随生育期递进逐渐增加,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后随灌浆逐渐降低。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以T2处理最大,在吐丝期T2处理Pn达到27.18μmol/(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