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23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探究炭基肥对贵州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肥(T1)、习惯施肥(T2)、炭基肥(T3)、炭基肥×80%(T4)4个处理,研究炭基肥和炭基肥×80%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叶绿素SPAD值、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和T4处理均能...  相似文献   
82.
贵州省耕地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1991~1992年开展的土壤硫素肥力调查,已明确指出贵州省耕地土壤全硫、有效硫的含量情况.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21个田间试验,研究了硫肥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土壤平均有效硫与全硫量分别为55 mg*kg-1与419 mg*kg-1,比南方其他各省都高.在21个田间试验中有15个试验施用硫肥作物增产达5%以上.工业副产品磷石膏作为硫源比普钙、石膏、硫酸钾及硫磺粉好.田间试验证明当土壤有效硫含量低于30 mg*kg-1时有较好施硫效果,在贵州有效硫含量30 μg*kg-1或许作为缺硫或潜在性缺硫指标,在贵州大约有1/3土壤低于该值.为了作物高产稳产需求,在贵州缺硫或潜在性缺硫土壤上硫的施用量建议为31.5~60 kg*ha-1.  相似文献   
83.
1982年以来,我所先后对不同肥力黄泥土进行玉米氮磷钾肥用量及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不论何种肥力的黄泥土,施氮处理的玉米产量普遍高于无氮处理,以氮磷钾配合的增产效果最大;肥效在低肥力黄泥土上高于中上等肥力黄泥土。在氮肥供应充足时,中上等肥力黄泥土应氮钾配合,低肥力黄泥土宜氮磷配合。在我省大部分黄壤地区,种植玉米施用化肥时,以亩施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4~8公斤为宜,氮磷钾配比以1~1.25:0.5~0.75:0.5~1较好。中上等肥力黄泥土可采用1:0.5:0.75~1的比例,低肥力黄泥土可采用1.25:0.7.5:0.5的比例。  相似文献   
84.
为探究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在贵州黄壤区轮作玉米-白菜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RF+B)、化肥氮减量20%配施菜籽饼(RF+O)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RF+BO)对玉米和白菜干物质量、养分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配施处理中RF+BO处理的总体效果最佳,RF+BO处理能满足玉米和白菜生育期养分的需求,有效提高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与CF处理相比,其玉米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7.59%、37.21%和30.34%,白菜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6.64%、35.56%和33.44%;RF+BO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和白菜当季氮素利用效率,就氮肥贡献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氮素表观利用率而言,与CF处理相比,玉米季分别提高1.64%、9.88%、8.36%和26.21%,白菜季分别提高2.99%、35.70%、33.71%和31.78%;增产效果显著,玉米和白菜较CF处理分别增产9.72%和39.26%。综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可为贵州黄壤区玉米-白菜的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不同耕作制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连续2年试验研究表明: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分带轮作水土保持效益优于净作,分带轮作制中洋芋(油菜或小麦)/绿肥/玉米/红薯轮作方式优于油菜(小麦)/绿肥/玉米/大豆;不同作物轮对对产量的影响小季以洋芋>油菜>小麦,大季以红薯>大豆;适宜的分带轮作制为洋芋(或油菜)/绿肥/玉米/红薯,其水土流失量小,作物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6.
黄壤旱地有机肥施用与磷肥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1999-2000年在黔中地区旱地黄壤上对有机肥和磷肥配合施用方式的试验,明确了水溶性磷肥是黄壤旱地首选磷肥品种,探明了磷肥与有机肥对植株根部土壤环境,植株体内磷水平的影响及肥料效应。同时,也探讨了有机肥与磷肥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7.
田间试验研究表明:氮肥(尿素)采用分两次对水浇施,用量为150~250mg/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38.98t/hm^2)和较高的产投比(≥3.64)。硝酸盐含量及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标(GB/1846.1—2001)规定的根茎菜类硝酸盐及亚硝酸含量的限量标准,这为无公害胡萝卜的生产提供了氮肥适宜用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通过定点、定位、定坡度、定土壤类型,于1997~1999年在贵州省长顺县凯佐乡设置了不同耕作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坡度11~13°)不同耕作栽培技术对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影响极大.顺坡平作水土流失最大,横坡少耕最小.作物产量最高的为横坡聚土盖膜,其土壤侵蚀量达无明显侵蚀的国家标准.土壤侵蚀与降水径流同步发生,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月份,土壤侵蚀量占全年的2/3以上.  相似文献   
89.
南方山区小型集雨工程的建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